英拉不知所踪渎职案宣判被迫延期 “消失”有玄机

  英拉不知所踪宣判被迫延期 “消失”有玄机

  泰国最高法院原定25日宣判的大米收购案,因被告、前总理英拉没有出庭而被迫推迟。原定上午9时开始的宣判,因被告席一直空着而无法进行。半个多小时后,英拉的律师告诉法官,英拉因中耳迷路积水导致头晕耳鸣,无法出庭。法官商议后认定对律师陈述不予采信,在对英拉发出逮捕令的同时,宣布将裁决推迟到9月27日。

英拉不知所踪渎职案宣判被迫延期 “消失”有玄机

  当地时间3月3日,泰国前总理英拉抵达曼谷法院出席听证会。在法院外,英拉受到支持的欢迎。

  自始至终,英拉不知所踪。

  那么,英拉究竟去哪儿了呢?

  自宣判前一天,泰国坊间就传出不少关于英拉逃亡的消息。不少消息似是而非、却又似非而是。直至当晚还有媒体称,英拉仍在自己的寓所,并未逃离。

  但是又有人注意到,英拉24日上午在社交网站脸书上贴出一篇不短的文字,劝告支持者不要在25日宣判日这天前往最高法院,担心可能发生暴力事件。她还说,有“第三只手”可能会在现场制造混乱。据此,有人判断,英拉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出庭。

  事实上,在宣判前,大多数人都推测,法院会对英拉作出“判定有罪、但缓期执行监禁”的裁决。这种“判而不决”的策略,一方面可以对英拉在大米收购案中存在的滥权舞弊违法行为进行定性;另一方面可以用“延时惩罚”的手法对英拉未来的活动加以牵制,为当局留出余地。有了这一“余地”,当局就可以进退自如、收放自若,算是一招顾全大局、避免动荡、又将对手捏在手中的缓兵之计。

  而英拉的不出庭,实际上是在避免被对方的“缓兵”拖累。她不出庭,于自己也是“缓兵”之策――在时间上推迟庭审,在空间上获得行动自由。

  对法院和军政府而言,英拉都是一个值得小心的对手。虽然她已不是总理,但她毕竟在泰国国内还拥有大批支持者,仅她的“脸书”账号就有超过600万关注者。更重要的是,自英拉的兄长他信2006年被政变推翻后,英拉就成了他信支持者“红衫军”的一面旗帜。她的一举一动,会让这些年略显平静的泰国政治再起波澜。

  眼下,英拉的去处有三。一是被逮捕拘禁,直至9月底的庭审宣判;二是继续不知所踪,在暗处静观其变;三是逃离泰国,和她兄长一样开始流亡生活。对于政府而言,最后一个去处或许是他们最愿看到的结局。

  但不管怎样,英拉一案,已经成为泰国政局的新看点,甚至会成为拐点。(凌朔)(新华社专特稿)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962 字。

转载请注明: 英拉不知所踪渎职案宣判被迫延期 “消失”有玄机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