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女大学生,毕业10年却仍不肯出去找工作,赖在家啃父母的养老金生活,她就是33岁的范成金。啃老在我们眼里,是这个人无能的表现。女大学生啃老十年背后,是一个有天赋孩子的毁灭。然而这一切是否都只是范成金一个人的过错?
范成金由于“啃老”的事迹,一栏访谈节目专门前来了解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记者来到后,范成金谈论自己很喜欢设计、雕塑,喜欢有创造力的事物,然而还没等范成金把话说完,范成金母亲立马说这些东西没用。
范成金对着记者控诉母亲的“专制”。母亲立马回应范成金说她一事无成,对不起自己把她拉扯这么大。范成金情绪非常激动,她在声嘶力竭的控诉是父母亲手折断了她的翅膀,还怪她不会飞翔。控诉父母无休止的批评自己给她带来的种种伤害。
而面对女儿声嘶力竭的控诉,范成金的父母并没有选择正面回答,不论女儿控诉什么事,父母只抓着她三十多岁没工作、没老公、没孩子这几点来回说,面对咄咄逼人的范成金父母,甚至让屏幕前的我们也感到心寒。
范成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给她取名“成金”,希望女儿将来能够挣大钱。从小范成金就是想象力丰富、具有创意的孩子,上初中的她设计过一些多功能鞋还有很多新颖款式的衣服。
然而每次她将自己的想法或者作品展现给妈妈时,得到的不是妈妈的鼓励与表扬,妈妈就只会严厉的斥责她没有认真读书,一门心思只知道玩,将来成不了大器,还把她打了一顿,为了让范成金“长个教训”。然而,即使范成金在成绩上获得了一些成功,范成金的父母还是一脸嫌弃,翻着白眼叫范成金不要因为这一点成绩就得意,这点成绩还到不了他们的要求。
不止关于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范成金也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儿被挑刺。就连棉被折的不是他们想要的那样,这样的小事都能换来父母的一顿臭骂。只要是她自作主张做的,无论好坏都说她。不论自己对错与否,范成金父母总喜欢揪着范成金的一点毛病说个不停。
在面对父母这样持续不断地打击下,让范成金对她自己越来越对自己没有信心,越来越压抑。她真的以为是自己不够出色,让父母不满意。然而直到上了大学她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兼职遇到顾客询问时,紧张的她说不出一句话,很快便被辞退了。毕业后,找了一份做期货销售的工作,然而情况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失而好转,她仍然不敢面对陌生人。
她自己也发现了自己的社交恐惧,但她告诉父母自己有这个问题时,他们认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社交恐惧症,他们认为这都是自己的女儿太过于废物,是不想去工作的借口。不被父母理解支持的范成金,一气之下选择不出去找工作,在家“啃老”。
范成金曾经也很想改变自己,让自己不再恐惧陌生人,为此她买了相关的书籍来治愈自己的社交恐惧,在网上贴吧寻求办法,想要治好自己的社交障碍。然而,在父母看来,这些都是没用的东西,他们只认为自己女儿不想出去工作就是因为懒,什么社交障碍都是她自己瞎编的。
所以,他们对范成金的指责并没有减少,反而变本加厉的指责,就好像指责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根本不管孩子的心理健康。
范成金完全是在父母否定的环境下长大,长期以往导致没有自信心的她很难鼓起勇气面对众人。然而造成这一切的范成金父母,他们认为自己没有错,错的是范成金她自己,是范成金辜负了他们的养育之恩,三十多岁还靠他们的退休金生活。
范成金父母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顶着“我做什么都为了你好”的名义随意践踏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这个本来富有创造力的女孩,在父母的打压下渐渐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孩子一旦有自己的想法、创造,他们都认为是不允许存在的,马上否定。久而久之,孩子会对自我产生怀疑,认为自己就像父母说的那样——“我不行”。
这种打压式教育,故意漠视孩子的进步,却总是将孩子的不足是不是拎出来讨论一番。是被父母批评指责的孩子,认为父母不喜欢自己,认为自己真的像父母说的那样失败,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渐渐地形成了自卑,失去了信心。批评教育毁掉的是一个人的自信和尊严!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鼓励和表扬,可是父母一再否定,根源在哪里? 据调查显示,一些家长通过打压自己的孩子来获取优越感,能够显示自己的“权威”。一般来说,在外面过得很窝囊、很失败,在外不被别人理解,无法和别人正常人际交往,得不到他们想要的,最喜欢打压自己的孩子。而绝大部分成功人士,多半倾向于鼓励和赞扬孩子。
你是否注意到西方孩子和中国孩子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西方的孩子更善于表达自我、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中国孩子相比较而言不善言辞。这是西方的教育崇尚“鼓励式教育”,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西方人看起来就比我们更加自信,阳光,这是因为他们在鼓励的环境下长大,他们认为自己很出色。西方父母认为不论孩子成绩好坏,天赋与否,他们都会想方设法找出词语来夸奖孩子,让他觉得自己被爱,被需要。
被批评长大的孩子,等到他们作为父母时,他们会如何表现?绝大部分的他们会成为下一个喜欢施展自己“权威”的父母,还自我安慰这是中国家庭的传统。自己接受了父母一味的批评,那么在自己孩子身上也不能少。
一位知名心理学家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就连动物也是一样。当孩子兴致勃勃拿着自己的创意成果时,请不要一味地否定他,去试着夸奖他吧,仔细看看他的成果,你会发现很多惊喜,发自内心地说一句“你做的好好看”“我真为你骄傲”,即使这样短短的一句话,也可以让孩子高兴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