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月3日),读者刘女士向小时新闻记者报料,说自己与朋友在9月20日吃了一餐龙虾后全身酸痛,痛到坐都坐不牢,经医生诊断患了横纹肌溶解症,怀疑与其当天中午食用的小龙虾有关。
图自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而商家虽赔偿了当天餐食的费用并承诺给她们每人5000元的补偿,但刘女士对商家的态度以及赔偿金额并不满意。
事情到底怎么回事?
昨天晚上,小时新闻记者联系上报料人刘女士,她向记者讲述了事情的原委。
9月20日,刘女士约上了两位小姐妹,去杭州一家叫“喜柿龙虾和螃蟹餐厅”的网红店解解嘴馋。
其实她们也是这家网红店的老主顾了,前前后后去了大约四五次,有时还会点外卖。9月20日当天,像往常一样,她和小姐妹一共点了六斤小龙虾和两只螃蟹,吃得也是蛮开心的。
当天下午2点半,刘女士三人吃完后便分开,还打包了未吃完的一斤多小龙虾。
但就在吃完小龙虾四个多小时后,刘女士发现自己脖子、肩膀、手臂很酸,用她的话说“站也站不住、坐也坐不牢”,于是立即就医。
当天晚上,刘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当诊断结果出来时她傻眼了,不仅诊断患有横纹肌溶解症,自己的血压也飙到了148/93mmHg,而自己平常血压基本正常,并没有高血压的症状。
令刘女士讶异的是,与自己一同吃小龙虾的小姐妹朱女士,在吃完小龙虾一小时后出现了类似的症状。
今天早上,小时记者联系上了朱女士。据她介绍,在食用小龙虾一小时后她便有了肌肉酸痛的症状,意识到身体不对劲后立马赶到浙医二院滨江院区进行了就诊,医生给出的诊断也是横纹肌溶解症。
“很明显的一个感觉就是手都抬不起来,就连手机都无法使用,三天后复查还是诊断肌酸激酶增高。”朱女士说。
同行的另外一位小姐妹,倒没什么症状。刘女士回忆,那位小姐妹当天来吃小龙虾之前吃了馄饨,本身并不饿,只吃了几只小龙虾,而且吃完小龙虾后还喝了很多冰水。
这让刘女士立马警觉起来:“很有可能是因为吃了小龙虾才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症。”
为了不让有更多的人中招,并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查明,刘女士于是她让老公拨打了食药监的投诉电话,对方建议刘女士可以先与商家协商。
经过和商家交涉之后,店家答应免去刘女士在店里消费的1068元,并在几天后表示“目前通过各方的检疫检验结果,产品上没有未达标或不合格问题存在”,但考虑对刘女士和朱女士的工作耽误,“赔偿每位5000元费用表示歉意”。
对于店家的这一解释和赔偿方案,刘女士并不满意,“因为横纹肌溶解症耽误的这些日子的误工费远远不止五千元,误工费在两、三万左右,都是可以查证的。就算全额赔偿误工费,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也是不可逆的……”
就检验检疫结果、后续赔偿等相关问题,小时新闻记者也联系上了“喜柿餐厅”的负责人张先生。
“事情发生后,我们对两位女士进行道歉,在赔偿餐费和误工费基础上,也会赔偿两位女士的全额医药费用。目前我们已经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鉴定,检疫结果是合格的。我们也在等食药监的纸质报告出来,要是小龙虾真的有问题,一定会全力配合调查并按规定处理。”张先生说。
而刘女士,对商家送检的小龙虾结果并不认可,表示会持续关注此事。小时新闻记者也将继续关注。
近三个月50多人中招
医生提醒:小龙虾这样吃才安全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自7月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急诊科接诊了50多例“横纹肌溶解症”患者,此前均食用过小龙虾。
小烨(化名)前一天晚上独自一人吃了一份近两斤的小龙虾,便出现胸口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感觉自己好像要死掉了!”随后立马叫醒老公,被紧急送医抢救。经检查,是典型的“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大多与过量运动、肌肉挤压伤、缺血、代谢紊乱、极端体温(高热、低热)、药物、毒物、自身免疫、感染等相关。
医生吴文滔介绍: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能证明,吃小龙虾就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症。但是从医院接诊的病例来看,患者发病前都没有过量运动、没有服用相关药物等,是在吃了小龙虾之后才出现相关症状的。
医生析因
医生祝胜郎分析,食用小龙虾引发横纹肌溶解症的原因大概有以下三个:
一是小龙虾本身具有某种生物毒素或其他的外源性化学物质。尽管小龙虾这种外来生物在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生病害,但并不意味着它不会被感染和携带病毒。
二是洗虾粉的毒素。有些商家为了把小龙虾洗干净而使用洗虾粉,洗虾粉可能也会含有某种毒物。
三是食物添加剂。有的餐馆在烹饪小龙虾过程中为了增加汤汁的鲜味和香味,随意添加人工合成香精,这些成分不详的化工合成添加剂,长期食用还可能损伤肝脏甚至有致癌风险。
“小龙虾少量食用还是可以的,最好去头食用。”祝医生说。此外,活龙虾在买来后,最好放在清水里养24至36小时。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