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霞,部队寄来的视频我们收到了,你打枪的样子真帅!”3月底,上等兵先忠霞的父母看过女儿在部队的飒爽英姿后,欣喜不已。
今年1月20日,西藏山南军分区挑选14名女兵成立女子侦察班,这在该军分区历史上还是首次。这群高原女兵中,有士官、有上等兵,还有刚下连不久的新兵,她们像朵朵玫瑰,在雪域高原沐浴阳光尽情绽放。
第一阶段的集训结束,山南军分区将女子侦察班训练的视频、照片脱密后,整理制作成“电子家书”,寄给官兵家人。视频中展示的都是女子侦察班光鲜的一面,她们背后流了多少汗水却鲜为人知。
女子侦察班组建之初,她们的岗位要么是通信兵,要么是卫生员,对侦察专业堪称“小白”,一切几乎从零开始。
“压力山大。”受领任务时,教员肖祥东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倒不是怕教不好,而是怕女兵哭。”
肖祥东是山南军分区某边防团侦察连的排长,入伍时在内地,由于在各级比武中摘金夺银,成功提干来到边防。“侦察兵的训练很苦,一些男兵都吃不消,更何况是一群女兵,哭恐怕在所难免。”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攀登课目训练时,看见蟒蛇般的绳子在空中晃悠,下士于雅琪还没有开始攀爬便哭得稀里哗啦。于雅琪恐高,入伍前她对过山车、跳楼机等娱乐项目都是敬而远之。
“相信自己,你行的!”“没事儿,眼睛一闭一睁就到了。”在战友们的鼓励和“忽悠”下,于雅琪擦干眼泪,开始挑战自己。可向上没几步,动作就变形了,绳子怎么也踩不住,手臂力量缺乏的劣势充分暴露。
10米高的攀登架,于雅琪感觉比1公里还长。
“加油!加油!”“快到了!”于雅琪在战友们的呐喊声中,像蜗牛一样拼命向上。爬到一半时,她突然睁开眼,看见脚底变小了的一张张脸庞,“哇”的一下,尖叫之后便是大哭,“我不上去了,打死我也不上去了。”
于雅琪在空中悬停约1分钟后,肖祥东无计可施,只得叫保护人员将于雅琪拉到顶,让她感受“一览众山小”,以此克服恐高心理。自然,于雅琪又哭了。
让肖祥东没有想到的是,于雅琪在之后的训练中,完成了“要我上”到“我要上”的转变,一步步战胜自我,啃下攀登这块硬骨头。“别人可以,我也能行。”这名宁夏女孩笑着说。
“扛圆木有人哭,翻轮胎有人哭,牵引横渡也有人哭……我们当中几乎每个人都哭过。”中士张孟竹主动揭丑,“但,哭更多的时候只是一种发泄方式,并不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哭不丢脸,放弃才是最丢脸的。”上等兵刘瑞霞感同身受。一次体能训练,在“公主抱”环节中,她抱着女兵韦静一路狂奔,返回时,体力几乎透支的她一下子瘫坐在地上,看着其他战友都顺利完成任务,她急哭了,现场不少战友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好在她“知耻而后勇”,最后冲过终点时笑中带着泪。
3月初,女子侦察班组织课目展示,悬崖攀登、乘车射击……所有课目一气呵成,现场掌声雷动。走下演训场,一群人热烈相拥,这是泪水和汗水浇灌出的幸福。
女子侦察班集训结束,成长都写在脸上,不少女兵两腮都泛起“高原红”。除了“高原红”,黑也一度成为流行色。一个月时间不到,刘瑞霞的脸可以跟包公“媲美”,体重也轻了两三公斤。于雅琪的肌肉更结实了,手腕和胳膊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
侦察兵的苦与累,女兵们事前都有所耳闻,但参加女子侦察班集训,不少人是主动申请的。问及原由,于雅琪开门见山,“据说侦察集训后就有机会参加巡逻。”
于雅琪对执行边防巡逻任务向往已久。在这之前,她曾短暂从事过新闻报道工作,在众多文字、图片、视频里,她知道了老虎嘴、刀背山、绝望坡……但这些惊悚地名的真实情景是个什么样子,像一个巨大的问号悬在心间,对她而言,边关那么近,又那么远。
和于雅琪一样,大部分女兵心中都怀揣着一个巡逻梦,下士刘苗也是如此。2019年年初,女兵们有机会分流至某边防团。刘苗毅然写下申请书,“到边防才有机会参加巡逻。”
2019年9月,刘苗终于有机会,跟随巡逻分队出征阿相比拉。阿相比拉,在西藏珞巴语中意为“魔鬼都不敢去的地方”。那条巡逻路“悬挂”于绝壁之上,需要负重攀行2天1夜,途经10余条冰河,26处崖壁需架设悬梯。
一路历经艰险,到了宿营点,战友生火做饭,手捧热气腾腾的饭菜,几只飞蛾前来觅食掉进碗里,体力几乎透支的刘苗什么也不管,只顾狼吞虎咽起来。巡逻路和训练场一样,没有男兵女兵之分。
勇闯“魔鬼之域”,刘苗在目的地带回一朵蓝色的小花儿。“那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花。”刘苗说。在她看来,一次巡逻就是一次成长的历练。
去年,女兵庞志宁巡逻登上海拔4600多米的决莫拉山口时,她挑选了一块白色的石头,准备休假带回家刻字,取名字之中的“志”字,意为“志在边防”。那一次在滂沱大雨中,庞志宁和战友走了一天一夜,衣服全部淋湿,展旗宣示主权时,她眼睛里饱含热泪。
有了巡逻的经历,庞志宁对边防爱得更加深沉。去年“八一”慰问演出,作为团里文艺轻骑队的一员,庞志宁为边防战友诗朗诵《假如我倒在边防线上》时几度哽咽,把气氛推向高潮。
“如果我不幸牺牲,请将我的骨灰撒在西藏边防线上,我要融入祖国的泥土,继续和战友守卫万家安康……”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