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渔阳里六号与中国共青团的起点,重温一百年前渔阳里的青春故事

解读新渔阳里六号与中国共青团的起点,重温一百年前渔阳里的青春故事

“相对于一大会址和二大会址,新渔阳里的资料太单薄了。”作为团组织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我们该如何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渔阳里的历史呢?日前,在浦东图书馆举行的第五十三期学习读书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散文分会副主席、《新渔阳里六号》一书的作者陈晨,运用详实的资料和生动的语言,深入阐述“新渔阳里六号与中国共青团的起点”这一主题,带领大家重温一百年前渔阳里的青春故事。

“可以说近三年里,我一直是在收集各种关于团史的历史书籍,在一次又一次的阅读中,我一直在思索1910年代到20年代这一段时间,当时的年轻人他们在思考些什么?每次我就想起这些年轻人在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民族,他们的探索经常能够让我产生一种深深的震撼。”为撰写《新渔阳里六号》一书,陈晨近三年里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在一次次的阅读、思索与实地走访中,她明确了写作思路,终于将渔阳里那段被尘封的历史鲜活地呈现了出来。活动现场,陈晨细数那些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将他们的故事一一道来。

团史、党史的讲述,离不开一个重要的人物和一本重要的杂志——陈独秀和《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出版了创刊号,后人把《青年杂志》的创刊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称其擂响了思想解放运动的战鼓。

《青年杂志》办了几期后,因观点鲜明而声名鹊起,却因刊名与基督教上海会主办的杂志名字雷同而遭到抗议,后改名为《新青年》,正是这个名字,连同“陈独秀”三个字,在中国历史上树立起一块永恒的丰碑。后世评价——“因陈独秀而有《新青年》,因《新青年》而陈独秀名满天下”。

1917年1月,陈独秀应蔡元培之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移师北大。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在散发《北京市民宣言》时被捕入狱。获释后,在李大钊的掩护下,陈独秀秘密回到上海,4月迁入老渔阳里二号,《新青年》杂志也重回上海。

1920年6月,陈独秀等人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陈独秀担任书记。《新青年》被定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俞秀松是发起组中年龄最小的成员,被陈独秀指派筹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0年8月22日,中国第一个共青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霞飞路新渔阳里六号正式成立。陈晨接着介绍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八位发起人——俞秀松、施存统、陈望道、李汉俊、袁振英、叶天底、沈玄庐、金家凤。

俞秀松是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1919年10月10日创办刊物《双十》,两期后改为《浙江新潮》,俞秀松担任主编,并撰写了发刊词。

施存统与俞秀松同为浙江一师学生,一同创办《浙江新潮》杂志。他在《浙江新潮》上发表《非孝》一文,主张在家庭中用平等的“爱”来替代不平等的“孝道”,掀起轩然大波。尽管《浙江新潮》遭到了当局的扼杀,但这份刊物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受到了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的关注和高度评价。陈望道是俞秀松与施存统的老师,他首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

渔阳里的概念是一个地理概念,它分为老渔阳里和新渔阳里,老渔阳里是建造于1912年前后,位于环龙路也就是现在的南昌路100弄,老渔阳里二号是1920年陈独秀重回上海的居住地,同时也是《新青年》杂志编辑部所在地。新渔阳里建造于1916年前后,位于现在的淮海路567弄,新渔阳里六号是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青年团——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之地,也是外国语学社所在地。新老渔阳里之间是相通的,相距不到100米,连接新老渔阳里之间的通道被称为“共产主义通道”。

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新渔阳里六号成立后,为了便于团结、培养进步青年,并且为输送青年赴苏俄学习做准备,1920年9月,团机关创设“外国语学社”,以公开办校的形式掩护革命活动。杨明斋任外国语学社社长,俞秀松任学社秘书。学员多时达五六十人,包括刘少奇、萧劲光、任弼时等。

从1920年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至今,共青团已经走过一百年的历程。团员人数从最初的八名发展到今天,已近9000万。广大青年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72 字。

转载请注明: 解读新渔阳里六号与中国共青团的起点,重温一百年前渔阳里的青春故事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