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商蓝伟光:立足新发展阶段 续写闽籍华商精神

新加坡华商蓝伟光:立足新发展阶段 续写闽籍华商精神

图为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董事长蓝伟光(资料图)。 王益涵供图

中新网厦门12月22日电 (叶秋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投资,新时期的华侨华人应该将先进的理念和思想传播到国内来。”近日,透过视频连线采访,新加坡中国科技交流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新加坡厦门大学校友会会长、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董事长蓝伟光提及新时代如何续写华商精神如是表示。

作为全国著名的侨乡,厦门籍海外乡亲及港澳台同胞众多。时值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中新网记者走进厦门,感受特区开放开发的时代脉动,倾听在厦投资的华侨华人的心声。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年来,广大海外华侨华人是外来投资的先行者和主力军。1996年至今,236名参与特区建设的港澳台侨外人士获授予“厦门市荣誉市民”称号,新加坡华商蓝伟光就是其中一位。

1981年,一纸携带着咸湿海水味的录取通知书辗转抵达福建武平的小山村。蓝伟光以厦门大学为起点,怀揣化学系给予的启蒙,机缘巧合之下奔赴新加坡国立大学深造。

1996年,他重回厦门大学,说服厦门大学领导成立厦门大学膜技术应用与推广中心,并在厦门国家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办了第一家留学生企业——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回到厦门的那一年,现在厦门公司的所在地还是一片空地。”透过视频连线采访,远在新加坡的蓝伟光感慨着厦门这几十年间发生的变化,“交通四通八达,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城市也变得非常漂亮”。

三达膜以提供膜技术顾问服务为着眼点,率先将国外先进的膜设备引入国内,并开发出与之配套的膜应用工艺,从而推动了膜技术在中国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据其透露,经过20余年的摸索,三达膜获得了100多项专利,所创新创造的已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与非公开的专有技术数量更多。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和企业负责人,蓝伟光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他建议厦门大学成立跨学科的厦门大学水科技与政策研究中心。厦门大学于2013年正式批准成立水科技与政策研究中心,依托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致力于打造水政策智库、培养水科技人才,为解决中国水问题开辟新路径。

立足新发展阶段,华侨华人如何续写华商精神,进一步推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蓝伟光认为,早年,老一辈的华侨华人远赴海外“讨生活”,发家致富后回归故土,为家乡建设添加助力;如今,新一辈的华侨华人多为赴海外留学、深造的留学生,他们心系家乡,可引进此类型人才,发挥智慧助力厦门经济发展。

在蓝伟光看来,一代一代华侨华人迭代,新时期的华侨华人应该将先进的理念和思想传播到国内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改变以往单纯投资的状态。(完)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072 字。

转载请注明: 新加坡华商蓝伟光:立足新发展阶段 续写闽籍华商精神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