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优秀、成材。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付出了无数的心力。
市面上的教育方法也层出不穷:各种理论、套路、课程...但不论父母们学到了什么,想要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有一点,是一定需要注意的:
打压式教育是不可取的。让孩子过早接受语言暴力、承受压力,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还会让孩子变得过于谨慎、胆怯……
而且,这样的影响,对于孩子来说,是终身不可逆的。
语言暴力更可怕的地方在于:
它对越是亲近的人,就越具有杀伤力。
夫妻之间是如此。大多数中国人的婚姻就是这样的,似乎是为了达到某种平衡:婚前有多少甜言蜜语,婚后就有多少恶言相向。然后,无数的夫妻共同经历过爱情,经历过贫贱,经历过奋斗,但最后却毁在了语言暴力上。
父母和孩子之间更是如此。
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发现:
言语暴力最容易影响的大脑区域是胼胝体(主要负责两个大脑半球间传递动机、感觉和认知信息的区域),海马回(负责管理情绪的大脑区域),和前额叶(负责思考和决策的大脑区域)。
孩子的大脑尚在发育中,若他们总生活在苛责、匮乏的环境中,他们的大脑为了适应环境会发育成“求存模式”的结构,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
所以我们能看到,诸多童年贫穷、家庭不幸的人,即便成年后生活环境出现了极大的改善,也还是很难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过早承受压力,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还会让孩子变得过于谨慎、胆怯等,而且,这样的改变,终身不可逆。
越来越多的人,在朋友圈、社交平台上戒掉了情绪,既为了不影响别人的情绪,更重要的是为了避免不坏好意的揣测和假装关心的好奇。
因为语言暴力,会让人瞬间变得负面脆弱。
有调查表明,平均每20个人就有1个人遭遇过语言暴力,每50个人中就有1个人因为语言暴力导致心理疾病,轻者患有社交障碍,重者有杀人和自杀行为。
不管是谁,在情绪烦躁的时候很难再去处理另外一些让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在心情不好又面对孩子“不乖”时,父母难免会简单、粗暴的处理问题。
但父母应该意识到,在工作与生活中难免遇到不愉快,需要给这种不愉快找到合适的出口,不要让无辜的孩子承担你的负面情绪。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也接纳孩子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