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薇琪】在今年7月召开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包括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及其潟湖在内的7项世界遗产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另外,英国利物浦海事商城景观被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成为世界遗产会给当地带来知名度、旅游收入以及资金和技术支持,但是当战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偷猎、城市无序发展、过度旅游等情况对遗产项目构成潜在或迫在眉睫的威胁时,世界遗产委员会可能将其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或者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在德国和奥地利,就曾有三处世界遗产先后出现在《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而且其中一处已经被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
德累斯顿易北河谷
世界遗产不仅属于本国,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明确规定,公约缔约国的责任就是保护、保存和展出本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将其完整地传承给后代。如果世界遗产所在国家不能保证在一定时期内采取必要措施有效保护遗产项目,并使其最终失去作为世界遗产的价值,该遗产项目将可能从《世界遗产名录》中被除名。
德累斯顿市所在的易北河谷全长18公里,以老城区的18、19世纪巴洛克式建筑和郊外优美的自然风光著称,于2004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德累斯顿市政府为解决交通问题,计划修建一座横跨易北河的桥。世界遗产委员会坚决反对这样做,认为新建桥梁会破坏易北河谷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当年就将其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同时建议通过修建地下隧道替代在地面建桥,德国联邦政府也承诺为德累斯顿提供援助资金。但德累斯顿市民经过公投,支持建桥的票数超过60%,工程于2009年启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随即将德累斯顿易北河谷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2013年,全长636米的森林宫殿大桥竣工通车。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大多位于贫穷或不能胜任保护工作的国家。而德国是经济强国、文化大国,在保护历史古迹和自然环境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可以说,德累斯顿市是为了城市的交通便利和现代化发展,主动放弃世界遗产的地位。
科隆大教堂:一进一出《濒危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目的不是制裁与惩罚,而是希望利用世界遗产基金实施救援,同时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以挽救和保护濒临毁灭的珍贵遗产。如果遗产所在国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保护力度,解除遗产项目面临的危险,在通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重新评估后,就有机会摘掉“濒危”的帽子。
科隆大教堂位于德国科隆市中心,这座哥特式建筑始建于1248年,直到1880年最终完工,是在二战中幸存下来的著名城市标志性建筑,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因科隆市计划在莱茵河沿岸兴建多座高楼大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现代建筑会破坏大教堂附近城市景观的完整性,改变传统的城市天际线,所以在2004年将其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科隆市听取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建议,暂缓兴建计划,并在遗产地周边划定缓冲区,保护了世界遗产的独特价值,因此得以在2006年脱离《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维也纳历史中心:命运未卜的濒危遗产截至2021年7月,全球共有1154处世界遗产,其中52处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大部分位于发展中国家。2017年,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名字也赫然出现在这份名单里。
维也纳从古典乐时代起就是欧洲的音乐之都,老城作为曾经的哈布斯堡帝国的皇城,至今保留有不同历史时代的印记,建于19世纪晚期的环城大道内汇集了巴洛克式、哥特式、罗马式的建筑和园林,于200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此后,维也纳市政府计划在市中心建造面积6500平方米的现代化设施,包括室内溜冰场、会议中心和高档住宅楼。其中维也纳溜冰俱乐部洲际酒店项目并未遵守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规定,将新建筑高度控制在43米以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新工程会使老城区的整体文化价值大打折扣,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于2017年将其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维也纳市民中有两种声音,一部分人赞成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决定,认为有必要阻止破坏文化遗产价值的行为,另外一部分人则支持市政府打造高层建筑,认为城市发展是大势所趋。目前,维也纳历史中心的命运仍然悬而未决,对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而言,维护世界遗产地位与迎合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未来需要权衡和探讨的问题。
来源:环球网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