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器者,胜在思维格局

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评论!关注!收藏!转发!分享!
嗨~点开这篇文章的小伙伴们,愿大家每天都幸福安康岁月静好
来源:京博国学
古时为官有三思:思危、思退、思变。
“欲安思危,欲进思退,欲通思变”,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思维模型,对现代人立身、处世同样适用。
成大器者,胜在思维格局
1
欲安思危
陈平在离开项羽投奔刘邦的时候,曾发生过一宗险事。
当日,陈平打算偷渡黄河而去。他在河边找到一艘渡船,船上有四五个人,个个面露凶相。但急于逃跑的他来不及顾这么多,赶紧上了船。
船离岸后,陈平虽松了口气,但也察觉到船上的几个人互递眼色,还在小声议论陈平应该是个偷跑的大官,身上一定有值钱宝贝。
陈平心想,自己身上虽然没什么财宝,但万一对方动手后发现无利可图,恼羞成怒害自己性命,自己双拳难敌四手,怕是要遭殃,心下当即开始谋算。
船行驶到河中央时,速度明显减缓,船上几人明显是要行动了。
陈平立即走到船头,故意扯着大嗓门说天气太热,想脱衣服。
一边说,一边假装若无其事地摘下宝剑,脱掉大衣,然后用力帮忙摇船,趁着出汗,再次以天热为由,一件一件地脱下衣服,直到光着身子。
船上几人见陈平确实没什么财物,便打消了谋害他的念头,快速把船划到了对岸。
陈平能不露声色地把危机化解于无形,得益于他预见危机的能力。
《三国志》中言:“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视祸于未萌”。
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成型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察觉,提早想好对策,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左传》中也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懂得居安思危的人,即使在安定的环境中,也能提高警惕,思考可能潜在的隐患,从而做好应对准备。
一个人若没有忧患意识,便会沉溺于安逸之中,不仅会对“即时快乐”上瘾,还是让自身处于倒退的状态。
故而,有危机感的人,在突发的不利环境中,能处变不惊,占得优势。
思危则安,预见危机,预见未知,预见未来。
成大器者,胜在思维格局
2
欲进思退
看过一个故事:
一户人家来了客人,父亲让儿子去买些酒菜。结果过了半天,儿子也没回来,父亲便出门寻找。
父亲来到桥头,见儿子与人僵持在桥中间,原来两人都要过桥,却互不相让。
父亲见状,就让儿子先提酒菜回去,他留下来和桥上那人对一对,看看究竟谁让谁。
本来各退一步便可各自安好,他们却偏偏都选择了针锋相对。
在矛盾的当口,特别是对方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的时候,适时地退让,采取迂回的方法,或许是达到目标更快的路径。
汉朝某任丞相公孙弘,曾因生活简朴被同僚弹劾。
公孙弘幼时家贫,后来虽贵为丞相,但依然俭朴,睡觉只盖普通棉被。
大臣汲黯就向汉武帝参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俸禄可观,却只盖普通棉被,实质上是在沽名钓誉,为了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
汉武帝便向公孙弘核实此事。
公孙弘不但没有反驳,反而夸汲黯对皇上忠心,说自己确实是故意装清廉,以赢得好名声。
没想到,汉武帝听了公孙弘这一番话,反倒觉得他为人谦让,变得更加尊重他。
面对汲黯的指责和汉武帝的询问,公孙弘不是去辩解,而是选择退一步,别人反而觉得他确实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菜根谭》中有言:“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适度的退让,看似便宜了对方,其实是给自己空间,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
懂得退一步的人,善于在矛盾面前克制自己,将大度与理智展示在人前。大智若愚,便是如此。
退是一种生活艺术,它不是畏缩,而是蓄势待发,是另一种姿态的前进。
言语上让人一步,行动上留有余地,不必在无需冒进的地方逞血气之勇,换一种思维方式,退一步就是海阔天空。
成大器者,胜在思维格局
3
欲通思变
庄子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种葫芦,结出一个大葫芦。葫芦本是用来盛酒水的,但这只葫芦太大,装满水就会炸裂,锯开当瓢又太大。
正当众人不知所措时,庄子提出可以将它放在河中当船用。
大葫芦盛不了水,反过来用水盛它,化废为用,这就是变通思维。
很多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其实只要稍微变通一下就会豁然开朗。在山穷水复之际,换个角度来看待,来改变一些行为因素,结果很可能就会豁然开朗。
梅兰芳演绎《白蛇传》中的白娘子时,面对负心汉许仙的跪地哀求,白娘子爱恨交加,剧本原是让白娘子用一根手指头去戳许仙的脑门儿。
但现场表演时,由于许仙的饰演者俞振飞跪得太近,梅兰芳也用力过大,这一戳,俞振飞的身体就向后仰了。
眼见俞振飞就要倒地,梅兰芳下意识地去扶,可他马上又意识到自己是白娘子,对方是负心郎,这一扶不合理啊。
于是,梅兰芳选择在扶住许仙的同时,又轻轻推了他一下。
剧情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一戳、一扶、一推,白娘子对许仙的爱恨交织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临场应变,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变通能力。本是一场舞台事故,却成了流传的经典。
一个真正懂得变通的人,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好的判断,绝处能逢生,柳暗见花明。
成大器者,胜在思维格局
《周易·系辞下》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一切都在时刻改变。多一分主动变通的思虑,便少一分措手不及的窘迫。
懂得变通, 实际上就是接受变化。外部的万事万物都随时在变,那如果做事还拘泥固执,不懂变通,又如何能成功呢?
作家萧伯纳说: “明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 而不明智的人只会坚持让世界适应自己。”
我们改变不了环境, 但可以改变自己。
思变则通,生活处处都可能有死角,懂得及时转弯,人生便会别有一番天地。
成大器者,胜在思维格局
4
“思危所以求安,虑退所以能进。”
这是唐朝宰相房玄龄教给我们的修身之道。
在安逸的环境里,需要有危机的意识;
在矛盾的氛围里,需要有退步的担当;
在变化的世界里,需要有变通的思维。
如此,人生才能得安,得进,得通。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230 字。

转载请注明: 成大器者,胜在思维格局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