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个说法,如果成年人想与一个人绝交,不回ta微信,就可以了。
相比任何一种热暴力,“不给回应”的杀伤力或许有过之而不及。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获得回应是全人类最基本的一个需求——我笑的时候,妈妈也跟我一起笑,能够被回应,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01
天生的社交需求者
上周我带孩子出门玩的时候,遇到这样一对父母。
吃饭的时候,他们把只有几个月婴儿放在婴儿车里,任由孩子在一旁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他们家大儿子趴在婴儿车旁,和小宝宝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小宝宝还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
母亲见状,对大儿子说:“你不好好吃饭,总是和他说什么话?他那么小能听得懂你说什么吗?”
或许,不少家长都会认同这位母亲的做法,觉得“好好吃饭”,比逗孩子重要得多。与一个小婴儿互动,不是在瞎闹或浪费时间吗。
可实际上,当小婴儿咯咯咯笑的时候,你学着ta的样子咯咯咯笑,ta会觉得你是在回应ta,会感觉很高兴。这是人类非常基础的一个需求。
有实验证明:
即使是刚出生的孩子也会表现出对周围人的兴趣,他们有一种天生的社会交往的倾向。
在BBC关于婴儿的纪录片《北鼻异想世界》中就有这样一个实验。
神经科学家Sara Lloyd Fox向刚出生一周的婴儿亚瑟提供了两段长度为15秒的视频。
一段是一个机械玩具在旋转,另一段是一个人在谈话,并做着不同的手势。
亚瑟的头上戴着一些电极,而这些电极连接着 脑部扫描机来监测他的大脑活动。
在分析时,Sara发现,当亚瑟注视机械玩具时,他的大脑活动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而当亚瑟观看人的视频时,他的脑部活动明显更加剧烈。
这个实验表明,孩子天生就与人的面孔有反应,而正是依靠着这种能力,孩子才能够逐渐建立自己的社交生活。
也就是说,孩子是天生的社交需求者。
02
忽视会伤害孩子
美国的发展心理学家Edward Tronick曾做过一个“面无表情”实验。心理学家让母亲对于1岁左右的婴儿采用正面与负面两种回应方式。
正面回应
当婴儿发出声音时,母亲会微笑着热烈回应,并不时用手抚摸婴儿的脸颊。
当婴儿用手指向别处时,母亲会顺着孩子的视线,一同张望,并不时与婴儿进行对话。
在整个互动过程中,婴儿始终处于一种非常平和与满足的状态中,时不时会随着母亲的行为或者言语而微笑。
随后,心理学家要求母亲面无表情,不要给予孩子的行为任何回应,即负面回应。
负面回应
实验刚开始,婴儿便发现了母亲的不对劲,便开始想办法引起母亲的注意力。
刚开始,婴儿的情绪还十分平稳,她依旧会向母亲微笑,伸手向母亲寻求拥抱。
当婴儿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做,母亲都不会给予自己任何回应时,她变得焦躁不安。
婴儿开始身体后仰,发出愤怒的尖叫声,并用手遮挡住面部,拒绝与母亲交流。
直到母亲最后再次给予婴儿回应时,婴儿的情绪才逐渐稳定下来。
从而心理学家表示:
孩子从婴儿时期开始,对于外界环境就极度敏感,而且具有回应能力的,他们会被身边环境的情感交流或是社交互动影响。
当孩子处于负面回应中,他们不仅能够从中感受到压力,甚至会深陷负面情绪中,影响正常的亲子关系与个性养成。
03
看见孩子的情感需求
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曾经做过一个很残忍的实验,他将多个刚出生的婴儿从他们的父母身边带走,并将这些婴儿关在同一个地方。
每天只让负责喂养的护工给予孩子食物,但从不与孩子进行情感互动,即无视孩子的情感需求,例如:抚摸、讲话等,后来这些孩子全都离世了。
在心理学上,对于这样的现象有一种解释: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如果孩子的情感得不到回应,那么他就会体验焦虑,变得孤僻、自卑,长此以往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只有小时候被充分满足情感需求的孩子,在长大之后才能更勇敢,更自信地去拥抱这个世界。
上个世纪的著名歌星陈美龄,在结婚之后毅然退出了演艺圈,专心教育三个儿子,后来把儿子们都送进了世界排名第三的斯坦福大学。
在一次采访中,当记者询问她是如何教育好三个儿子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看见孩子的需求。
▲二儿子从斯坦福毕业时,陈美龄与三个儿子的合影
每时每刻,他们都能被家长“看见”,他们的需求能够被父母满足,这也是他们走向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
爸爸妈妈每一次情感的回应,都能够让孩子得到一种安全的体验,这是与父母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的关键。
当我们被忽视,我们可以安慰自己,我们可以选择建立新的关系,但是对小宝宝来说,爸爸妈妈就是他们唯一的可信赖。
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渴望被爸爸妈妈听到、看到,他们对情感回应的渴望远胜于其他。
别让你的无回应,伤害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