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高调进入日本市场一闻,绝对是近日车圈的重磅头条。
“7月21日,比亚迪的日本分公司在东京召开品牌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首批亮相海洋系列的海豹、海豚和王朝系列的元PLUS三款车型。”
有些网友以为这是比亚迪首次进入日本市场,其实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出口海外市场,已成功过不止一次。
即便是售价高达几百万的电动大巴比亚迪K9,在日本的市场占有率几乎达到了70%。西方欧美多国甚至排着队待买,包括英国、西班牙、德国、荷兰等国都是比亚迪电动大巴的老主顾。
只能说比亚迪的乘用车市场出海一直没有商用车这么威风,毕竟国内需求远超自己当前产能了,也无暇顾及海外。不过既然技术实力和产品力都已经把比亚迪顶到新能源战线的风口,那乘用车出海自然也是顺势而为的事情。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比亚迪进军日本市场,首发的三款车型都是纯电版本,并非国内市场最畅销的DM-i车型。
原因其实很好理解,比亚迪这次恐怕玩得就是一招——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诚然,日本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混动市场全球领先,但在放眼未来的纯电市场,也是真真切切的错过了大潮,实在太弱了。
销量上,据日本汽销会数据显示,今年6月日本全国纯电车销量比去年同比增加了3.6倍,达到3379辆。但电动车整体在乘用车销售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低,只有2%。相比之下,6月中国市场的纯电动车表现十分突出,批发销量达45.2万辆,同比增长131.1%。也就是说日本全国的电动车销量累积起来,甚至还不如中国市场热门单一车型。
从市场规模来看,当中国用户还在纠结低价纯电车选择宏光mini EV、比亚迪海豚还是奔奔E-star。当比亚迪汉EV、极氪001、小鹏P7等轿车成功在Model 3同价位立足。当越来越多车型加入竞争,广大中等价格市场迎来纯电产品线扩张,几乎全价位区间,中国市场都提供了丰富的产品选择,而且在加速内卷的过程中,每一轮投放的新品,几乎都有甚是代差的进步。
而日本现在的纯电车市场呢?热销的仅仅是日产聆风和特斯拉的Model 3/Model Y。先不说Model Y还是暂未交付的状态,这个月份刚开始接受预定,推测大概率还是上海工厂生产的。并且日本整个国家目前仅有12家特斯拉门店,甚至不及北京一个城市就有17家特斯拉店。
日产聆风作为日本市场目前销量最好的纯电车,则是一款在中国市场早已过时的车型。其60度电450公里的续航,在元PLUS同样60度电,510公里续航的水平下,完全没有可比性。
从中可以发现很关键的一点是,以往我们认为日本在世界汽车工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产业链发达,积累深厚。但这次即便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日本车企在纯电领域似乎也没讨到好处。
包括从前段时间丰田找比亚迪设立合资公司,其实也已经很说明问题。
比亚迪和丰田在华的合资公司,可不像以往那样,技术主导权由外资方把持,国内部分则是以市场换技术的代工方。这次二者的合资车型,不仅会搭载比亚迪自研的刀片电池,甚至核心三电也会直接采用比亚迪方面的技术,可以说主导权已实际把握在了比亚迪手里,也暴露出日本汽车工业在纯电领域的落后。
分析到这里,回过头再看比亚迪首批进入日本市场的,全是最先进的e平台3.0打造,代表了比亚迪在电动化领域的最高水准,进攻的就是对方的“软肋”。一方面可以展示比亚迪在电池、电机、电控和车规级芯片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实力,尤其是海豹,可以借着Model 3竞品的身份直接切入相对高端的市场区间。另一方面也是精准打击蓝海市场,有的放矢的一种选择。
尽管客观的说,比亚迪乘用车进军日本市场,还要面临诸多隐形门槛。
比如日本国内的共用充电桩的数量和建设速度不如中美,就算配套基础设施能跟上,电能供应本身对于日本来说也是个大问题。
再比如日本人“爱国货”的传闻,可不是开玩笑的。往年日本国内的汽车销量统计,基本都是本土品牌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不过,长期来看,比亚迪进军日本乘用车市场,无论对于比亚迪自身,还是对整个中国汽车产业来说,都可看做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毕竟不同于很多中国车企登陆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市场,比亚迪这次大张旗鼓杀到日本这个以往大家心目中,亚洲乃至世界汽车工业最发达,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地区作战,对树立中国“新能源车领导者”的形象,肯定能起到示范作用。也期待比亚迪和更多中国新能源品牌,未来能够向着更广阔的海外市场进发。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