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会议规模、时长、能源、交通、住宿、餐饮等因素,会议共产生3.365吨二氧化碳当量,由我公司捐赠核证自愿减排量,中和本次大会的碳排放……”6月23日,河北省双碳联盟成立大会对整场会议进行了碳中和认证,为应对“双碳”时代来临做出了河北表率。当日,大会“冀科创新论坛”召开,三位碳达峰、碳中和专家就各自研究领域,对如何利用技术科学助力碳中和进行了知识分享。
围绕《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与管理措施》这一主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全球碳计划北京办公室副主任王绍强分别就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核算方法与管理措施进行了介绍。在他梳理的2000~2010年中国生态修复区碳汇贡献量图表中,全国六大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面积为152. 9万平方公里,其中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每年约贡献700万吨的碳增量。“这是河北对碳汇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王绍强说。
“努力争取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核心是发展可再生能源。”折晓会教授是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他以《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为报告题目,和与会嘉宾分享了液态空气储能技术、相变蓄冷技术、氨-氢转化存储技术的发展。他表示,在车厢顶部铺设相变蓄冷板,控制车厢货物温度,替代传统机械式方法的这种技术研发,目前已由中车石家庄实现商业化。
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河北省碳达峰和碳中和科技攻关专家马秀琴,向与会企业分享了”企业碳排放核算核查及碳交易机制“,并为企业面对“双碳”新时代提出相关建议。一是要设立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团队,保证碳核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做好企业碳排放底数的统计工作,建档立册、摸清家底。三是建立排放因子数据库,了解企业的碳流图和碳对比,找出源头减排的潜力。四是在核查数据与企业报送数据出现偏差时,要及时沟通合理争取权益。五是根据每年的碳核查数据变化趋势,制定企业碳达峰和碳中和行动方案。
(燕都融媒体记者宗苗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