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怎么实施?这场联组会上带来这些“点子”

2月3日,政协第十五届成都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下午,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联组会在金牛宾馆举行。

作为历届政协会议上的“重头戏”,联组会现场,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围绕“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各项具体举措,在重点关注领域,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深入实施,建言献策。

这场会议,带来了哪些“好点子”?

致公党成都市委会:

加强产业结构现代化建设

致公党成都市委会主委罗霞在发言中表示,成都市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77万亿元,总量排名全国城市第7,人均GDP突破10万元大关,但居民收入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例如与苏州相比,在经济总量排名上成都仅比苏州低一位,但人均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为其60%左右。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产业结构现代化仍需加强、创新创业顶尖人才队伍需进一步充实、优质技术工人队伍规模仍需进一步增大、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存在制度瓶颈、居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偏高(70%)等方面的原因。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怎么实施?这场联组会上带来这些“点子”

△资料图

致公党成都市委会建议,实施产业链提升2025工程,将产业结构向产业链高端化和价值链核心环节延伸,构建产业竞争比较优势。同时,实施产业结构现代化保障工程,为产业链向高端化和价值链核心环节延伸提供人力资源等支撑。并开展财产性与经营性收入开源行动,优化二次分配模式。此外完善居民收入监测平台建设,依托大数据有针对性对部分群体展开收入提升工作。

成都市工商联:

从住房、教育等六方面降低成本

“‘孔雀东南飞’的历史正在改写,‘孔雀西南飞’将成为人才流动时尚。”成都市工商联主席梁伟在发言中表示,近年来,大城市及都市圈生活成本不断攀升,带来的人才挤出效应日益突出,众多事例无不表明,高昂的房价和物价使人才望而却步。“成都的住房、教育、医疗保健等生活成本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主要城市相比,总体具有竞争优势。但随着近年来物价快速上涨,成都的生活成本也在逐年攀升。”

成都市工商联建议,从稳定住房价格、降低教育成本、降低医疗成本、稳定“菜篮子”价格、降低交通出行成本、降低时尚消费成本六个方面,降低成都居民生活成本。其中,作为稳定生活成本的关键所在,稳定住房价格应按“稳地价、控房价、保增量、调存量”的原则执行。而在降低教育成本方面,加快“优教成都”建设势在必行,一方面是解决入学难问题,另一方面是解决教学质量问题。

农工党成都市委会:

让公众可“量体裁衣”选择公共服务产品

“‘十三五’以来,成都新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3338处,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03所、新增学位43.5万个……”农工党成都市委会主委甘华田在发言中表示,经过“十三五”的发展,成都实现了整体公共服务体系共计与目前的制度安排相适应。但仍然存在高品质公共服务产品缺乏、基本公共服务产品覆盖不全、城区间和城乡间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农工党成都市委会建议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新机制增加公共服务品供给,将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作为公共服务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充分挖掘现有公共服务潜力,加大对现有教育资源和现有医疗资源潜力挖掘,办让人们群众满意的优质资源和提高全域内医疗卫生服务品质。并深入挖掘文化产品和体育资源,打造贴近人们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和培养多元融合发展的生态体育公共服务。此外,引导公众转变公共服务消费观念,“量体裁衣”选择公共服务产品。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怎么实施?这场联组会上带来这些“点子”

△树德实验中学举行校园活动

九三学社成都市委会:

探索“可交易电子路票”

“一般认为,提供通勤率,就是要多修路、拓宽路。但实际上,交通问题是科学问题,仅凭常识和经验,往往会好心办坏事。”谈及城市通勤效率的问题,九三学社成都市委会主委徐玖平在发言中表示,目前成都路网基础扎实,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已跃升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第四城”。但作为管理人口已超2100万的超大城市,成都目前平均通勤耗时39分钟,对比全国数据来说耗时仍较长。

九三学社成都市委会建议,从交通指挥协调运行、加强公共出行引导、扬长避短改进服务三个方面,提升城市通勤效率。一方面是缓解“个人利益与社会福利冲突”,建立交通方式协调机制和强化城市智慧交通建设。另一方面是改变“公共交通发展的恶性循环”,通过道路收费补贴公共交通,贴补交通成本。并探索“可交易电子路票”,根据路段拥堵程度及路程动态收取路票,居民也可根据个人交通需求交易路票。此外,提升“轨道交通出行的乘车体验”,探索实施“出行既服务”,改进公共交通接驳方案和优化轨道交通乘车环境。

民建成都市委会:

形成“三方”结合的改造提升路径

“未来五年,成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任务依然刻不容缓。”民建成都市委会主委仰协在发言中表示,截止2020年底,成都共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4632个,涉及建筑面积约3270余万平方米,涉及居民约42万户、110万人。然而,目前全市仅完成了25%~30%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存在的难点在于产权主体复杂与利益难以协同并存、资金缺口较大与改造品质不高并存、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与法规适用性不强并存。

民建成都市委会建议,成都尽快制定出台《成都市城市有机更新专项规划》《成都市城市有机更新导则》等政策法规,形成一套完善的政策体系。并结合单一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同步建立联席会议,制定并适时调整改造提升方案。在改造提升资金方面,形成政府投入、居民付费、社会投资向结合的改造提升路径,由政府出资设立改造提升产业基金,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并探索授权企业税收减免、容积率奖励等政策,并加大信贷资产力度。此外,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中,还应突出“以人为本”和坚持有机更新。

民进成都市委会:

围绕重点产业加快产业生态链建设

在讨论会现场,谈及成都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短板,民进成都市委会主委杨建德用“四不怕四怕”来概括,分别是“不怕税率高,就怕不诚信”“不怕优惠少,就怕不公平”“不怕检查多,就怕不务实”“不怕程序繁,就怕不透明”。在杨建德看来,造成上述窘境,在于部分人员营商理念落后、有部门本位主义作祟、一些职能部门履职作为不力、部分执法部门执法机制不科学。

民进成都市委会建议,从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抓发展”的营商理念、创新建立“以公平为导向”的考评机制、优化解决阻碍“数据共享”的痛点堵点、构建最优的企业发展生态四个方面,优化成都营商环境。其中,在构建最优的企业发展生态方面,民进成都市委会提出成立专门机构,及时出台政策,切实保护、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围绕重点产业加快产业生态链建设,招商引资的同时更关注本土小微企业,园区建设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内容。同时,建议成都空港国际快件中心增设冷链操作及查验区域,以便利本地生物医药企业产品出口。

台盟成都市支部:

构建“租售补并举”的人才住房供给机制

“宜居宜业、开放包容、多样化的事业成功机会与安逸时尚的生活状态并存,是成都吸引各地青年前来创业就业的独特优势。”台盟成都市支部主委潘裕萍在发言中表示,成都近年对外省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吸引力不断增长,但在建设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环境友好城市中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城市青年人才底盘支撑不强、青年就业兴业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青年创新创业尚需改善三个方面。

台盟成都市支部建议,加强对成都发展定位和发展机遇的广泛宣传,颠覆“少不入川”的历史认知。并强化人才培养,发挥“蓉漂”人才发展学院,成都工匠学院技能培训的支撑作用。同时,落实保障措施,特别是构建“租售补并举”的人才住房多元供给机制。此外,台盟成都市支部还建议加强研究评估,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环境友好城市评价体系”研究。

民革成都市委会:

加大有机垃圾生物和氢能的开发利用

讨论会现场,民革成都市委会针对深入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提出了具体建议。

在民革成都市委会的建议中,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矛盾、管理统筹协调不足、价值创造性转换不强,以及城市建设与规划中对地上地下生态关系评估与保护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同时,针对清洁能源高效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大有机垃圾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开发利用等建议。此外,针对“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民革成都市委会还建议完善公园城市规划体系和加快研究提炼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中的新标准和新体系。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怎么实施?这场联组会上带来这些“点子”

△青羊区光华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点

无党派人士:

设立首席信息官及工作体系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中提出的实施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在无党派人士代表梁刚看来,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在讨论会现场,梁刚也用三个成功案例,生动的展现了打造智慧韧性安全城市的重要性。

而针对成都打造智慧韧性安全城市,梁刚也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方面是建立成都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全面规划和技术路线图,尝试设立首席信息官职位并建立相应的工作体系。另一方面是在天府市民云等现有体系的基础上升级设立成都数据集团,保证成都对城市数据的独立性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数据相关法律调研,推动智慧韧性安全城市数据相关的立法和数据安全体系的建设。此外,还可借鉴上海、深圳等先行城市经验,不断做好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基础。

民盟成都市委会:

形成完备的城市全龄生活圈

“‘全龄友好包容’这一全新理念,在城市建设领域中首次提及,将推动成都加快实现培育彰显人文关怀、全民共享福祉的现代城市文明新样板。”民盟成都市委会主委刘旭光在讲话中表示,全龄优化包容社会的核心在于统筹融合,而难点在于分割封闭。

为此,民盟成都市委会建议,在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过程中,应当将统筹融合确立为核心思路和办法,建立科学的工作体系,形成完备的城市全龄生活圈,实现全龄话的城市设施、管理、政策、文化友好体系。具体表现在以高效兼容共享为向导,形成全龄化设施友好、推动服务全龄与全龄参与,形成全龄化管理友好、建立促进包容的长效手段,形成全龄化政策友好、倡导全龄关爱代际交融,形成全龄化文化友好四个方面。

红星新闻记者 邓文博

编辑 刘宇鹏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993 字。

转载请注明: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怎么实施?这场联组会上带来这些“点子”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