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妈爱叨叨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大人看到小孩子,都喜欢言语上逗孩子一下。
而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小孩子心智未全,对成人的很多话,都会当真。
大人逗完孩子,看着孩子的各种或开心或伤心的反应,会莫名觉得“有趣”。
奶奶逗孙子:怎么总来我家吃饭?孙子回怼
王先生婚后,因为和妻子的新房,离得和父母住处不远,所以夫妻俩经常会带着儿子,去父母家“蹭晚饭”。
老人喜欢热闹,看着已经分居的儿子,还能常常带着媳妇、孙子回来,也是很开心的。一家人坐一桌吃饭,顺便聊聊天,也是其乐融融。
这天,孩子奶奶吃着饭,瞅见一旁认真扒着饭的小孙子,突然就起了逗娃的心思。
于是她便对孙子说:
“你怎么总上我家来吃饭?不害羞吗?”
正吃饭的孙子听到这话,不由地眉头一皱,撅起了嘴。
本以为这4岁小孩会哭会生气,没想到孩子却说出了一句话,让饭桌上的爸爸有些“无地自容”。
奶奶饭桌上逗孙子,遭回怼后引全场大笑,爸爸:我无故躺枪
孙子看了看自己的爸爸,理直气壮地冲奶奶说:
“你儿子天天在我家吃饭、睡觉,你不觉得害羞吗?”
此时,一旁的爸爸差点喷饭,饭桌上的其他人愣了一会儿,随即全场都大笑了起来,倒是无故躺枪的爸爸有些无地自容。
小孩子的童言无忌,在很多场合下,都是十分可爱的。
这个孩子,面对奶奶的逗乐,反应也十分机灵,一句话就强势地将奶奶的话回怼,虽是童言无忌,但这个反应速度也是很快的了。
有这样可爱的孩子,难怪大家都这么开心。
生活中,像这样逗孩子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是这样不带恶意,单纯地逗娃。
而有些,就很明显不恰当,比如总有人爱跟孩子说“你是捡来的”、“你妈生了弟弟就不要你了”。
在之前大热的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就有类似的片段,十分典型。
当时的小贺子秋,因为妈妈不辞而别,于是被善良的李爸收养。
小子秋很懂事,常常会在李爸的面馆帮忙,而常在面馆吃面的三姑六婆们,就也爱拿子秋“打趣”。
一次几位婆婆又在那吃面,其中一位看到正在擦桌子的小子秋,就对他说得好好表现,不然李爸就会把他送走。
听完这话的小子秋,瞬间手上动作就停了,委屈巴巴的样子十分令人心疼。
旁边其他婆婆责怪她不该这么跟孩子说话,而那位婆婆,却是毫不在意地笑笑,轻飘飘地说了句:
“逗他玩嘛!”
逗孩子玩,真就得这样吗?大人自以为的“好玩”,殊不知于孩子来说,却是很大的伤害与阴影的。
作为寄人篱下的孩子,内心是有创伤的,也已经很敏感了,却还要被旁人说“被送走”。
这种话带给孩子的恐慌与害怕,程度并不轻,可大人们却觉得孩子的这种表现“有趣”,不病态吗?
想必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类似的,被家人说是捡来的,被亲戚邻居说父母生了弟弟妹妹,就不要自己了。
大人们说这种话,都抱着逗孩子玩的心理,可话说出口,带给孩子的就是被害怕抛弃、对家人的不信任、对亲弟妹的厌恶。
总之,逗孩子玩,不是这么逗的。
大人逗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不说伤害性词语、话题
不少大人都爱逗小孩,大多数也都是没有恶意的,可也总有人会误伤到孩子。大人逗小孩,要遵守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不说伤害性词语、话题。
比如提孩子家人偏心另外的兄弟姐妹,孩子不是亲生的,或是不听话就不要他了。
不要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听了就忘了,他们其实很敏感,也很容易当真,这些话无疑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不说危险性行为
有些大人拿孩子打趣,说的话有鼓动孩子做某件事的意思,小孩子没什么分辨能力,通常大人说什么,就真的会去做什么。
比如喝烈酒、拿鞭炮扔窖井等,这些行为真的是很危险的,孩子一旦听从去做了,后果谁承担得起?别把逗孩子变成唆使孩子。
兜妈寄语
奶奶饭桌上逗孙子:怎么总来我家吃饭?没想到孙子很机灵,很快回怼一句话,让奶奶无话可说,爸爸也有些无地自容。
这种一家人在饭桌上逗逗孩子的话,说说倒也无妨。可若是换成煽动孩子讨厌二胎的“逗”,就很不应该了。
逗孩子无妨,但切记不要什么话都拿来逗孩子。
我是兜妈,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记录和分享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儿经验与趣谈,关注我,随时获取科学靠谱的育儿干货!欢迎留言或评论区告诉我你的想法!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