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主动行为,行为是心理的表现,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执笔:明珠
定稿:苏子后
就行为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人的行为特征可以反应其心理活动,多数父母表示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孩子在吃饭、睡觉时的表现,就可能了解到他们的内心以及性格特征。
为什么可以通过行为看心理?人的任何行为都不是无理由发生的,它是一种潜藏的心理活动给予的指示,也就是说人的心理活动会在行为中得到解释和体现,为此,行为心理学家喜欢通过对人们外部行为的观察,来窥探其内心活动和性格特征。
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心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行为却显而易见,大脑是心理活动的支配者,它承载着人的感受、情绪、思想、意识、潜意识、欲望和信念等等,而大脑又会支配我们的身体去产生一定的行为,比如当你感到饥饿时,大脑会提示你行动起来,赶紧去觅食。
心理作用于行为,行为反过来也可以影响心理,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为此,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人行为表现的特征来判断他们的心理活动。
当然,通过行为来判断心理活动需要结合各种客观因素,举个例子,当一个人说话到中途,突然开始挠头,可能是因为尴尬、不确定、健忘、撒谎或者头痒抓一抓而已,不能单纯的凭借一个动作或者身体反应就盲目下判断。
吃饭睡觉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儿,如何从这两件事上去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心理呢?如果孩子存在如下几种习惯,可能存在心理问题。
吃饭时的习惯1、独占或者狼吞虎咽自己喜欢的菜
一个人对偏爱菜品的态度能反映其性格特点,如果一个孩子碰上自己喜欢吃的菜,独自霸占、狼吞虎咽,恨不得全部进入自己的肚子,说明他们丝毫不顾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不懂得换位思考和分享,有点自私,且做事性子比较急躁,当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来家教的好坏。
2、不敢主动夹菜
有些孩子和一群不熟悉的人坐在一起吃饭时,可能只会夹靠自己近的食物,不敢伸手夹远处的菜,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孩子内心有点儿自卑,对待生活谨小慎微,可能存在社交恐惧症,他们习惯性封闭自己,这样极其不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
3、不敢尝试陌生菜
如果孩子只吃熟悉的几样菜,对于新菜品无从下口,甚至完全不敢尝试,说明内心焦虑、行为谨慎,缺少安全感,不敢轻易尝试和冒险。而不挑食、乐于尝试新鲜菜品的孩子,多数内心安全感充足、充满自信、外向随和,并无太多的防备意识。
不同饮食习惯、喜爱的食物类型以及挑食的程度等等都能从侧面反映一个人的心理,饮食习惯很容易暴露我们的潜意识。
睡眠时的习惯睡眠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它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真实的内心状况,睡眠行为在遗传学上的本质是模拟在母体子宫内的生存状态,为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睡眠状态、睡姿来判断其性格。
1、侧卧缩成团睡或者抱玩偶睡
胎儿在母体内的状态就是蜷缩着身体,感受被母体包裹带来的温暖和安全,而睡觉缩成团的孩子可能是内心缺少安全感,需要采取这种睡姿来提高自我防御意识,他们习惯于隐藏自身的悲伤,不轻易发泄出来,内心又渴望得到关心和在乎。
2、咬指头睡
如果宝宝在睡觉时喜欢吮吸着手指入睡,说明内心感觉到不安全,孩子在一岁左右处在口欲期,可能是正常的表现,如果一岁后依旧如此,可能是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宠爱,内心孤单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