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车“神医”

“会开车可不够,能开会修才是打仗需要的人才。”一级警士长、武警湖北总队保障部保障大队修理中队汽车管理班班长閤明强经常这样说。多年来,这位“红旗车驾驶员”累计维修车辆2000余台次,为部队节约经费50余万元,先后培养了300余名车辆修理工。

有一次任务,车队在山区紧急行进,其中一台车突然涉水“趴窝”了,在它后面还堵有四五台车。天色已晚,眼看着黑云滚滚、电闪雷鸣,一旦下起暴雨河水猛涨,后果不堪设想。

閤明强二话不说,下车跳入冰冷的河水中仔细排查油路、电路,凭借精湛的技术,他没用多久就把故障排除了,车队顺利驶离岸边。5分钟后,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实战中,车辆一旦抛锚,维修时间很紧张,只有速战速决,快速定位解决问题,才能适应实战的需要。”閤明强说。为此,他在长期维修过程中总结出了“四步法”,只要“一看”“二听”“三嗅”“四摸”,问题出在哪儿很快一目了然。

这八个字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是閤明强服役28年、长期从事维修工作的心血结晶。因为喜欢钻研车辆维修,不管什么样的“疑难杂症”到他手里,都能“药到病除”,为此閤明强也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军车“神医”。

但军车“神医”并不是天生的。刚入伍时,閤明强也是汽车修理的门外汉,跟着师傅学习修车,把一台东风140的试验车拆了装、装了拆,靠着一股爱学习爱钻研的劲头,他的维修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中队的试验车只有大车,没有小轿车,一遇上小车出故障,閤明强就犯了难,有时晚上躺在床上思索白天遇到的故障,想着想着就失眠了。

“没有试验车,咱就自己买!”他狠下心来,一定要把轿车的构造研究透。当时还是1995年,买汽车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閤明强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凑钱买了辆二手捷达,为学技术开始了“私车公用”。

而这辆车也确实“不负众望”,由于淹过水,电路问题特别多,成天不是这儿坏就是那儿坏,閤明强只好三天一小修、五天一大修,没过多久,就把全车的配件都摸了个遍,小车的构造图谱也在他心里逐渐清晰。从此不管修卡车还是修轿车,閤明强都是响当当的一把好手,渐渐在总队有了名气。

但他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每逢休假,閤明强都“泡”在亲戚家的汽修厂,他把这个过程称为“进修”。像上班一样,每天早出晚归,遇到问题和老师傅们一起研究。渐渐地,修车对他而言,已经从一份工作变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乐趣。

入伍28年来,閤明强5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被评为“爱警习武标兵”“技术能手”“优秀共产党员”。“是党培育了我,我要尽自己所能回报党组织的厚爱,不分岗位大小,不论职位高低,哪里需要,我就往哪里去。”这名入伍20多年、荣誉众多的“兵王”说。

2015年6月,在“东方之星”沉船救援行动中,閤明强驾驶车辆负责运送物资。到达目的地以后,又参与到野战炊事保障任务中,负责近300名救援官兵的一日三餐制作。

洗菜、烹饪、分装、运送……在部队营区操作间里简单的一项工作,在野外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任务期间经常遇到刮风下雨这样的恶劣天候,閤明强坚守在保障一线,为单位圆满完成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閤明强又开始担任教员,奋战在教学一线,编写教材、开班授课,为学员们教授汽修知识。多年来,已累计培养出数百名维修骨干,他们都已在各自的岗位上独当一面。

閤明强还担任了中队的代理排长,参与中队日常工作,却从不以干部自居,他每天带头打扫卫生、给年轻战士缝衣服、帮助新兵解开心结……战友们都说,“閤排”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

“‘閤排’讲课很有耐心,听不懂的他会反复讲,直到你真正掌握为止。”战友们忘不了,有时培训在酷暑天,閤明强就顶着烈日趴在地上,一遍遍为大家做维修演示。车底下空间小,一次仅能容纳两三人,閤明强将大家分组,一个演示宁愿讲解十几遍,也不愿落下一人。一堂实践课上下来,他累得汗水湿透了衣服。

“犯错的时候虽然会训我,但我很感激,因为那是为了我好。”学员们的真诚肯定,让閤明强觉得很欣慰。“只要战士们能真正掌握维修技术,我多流点汗不算啥。”他说。

28年来,閤明强先后参加抗洪抢险、应急救援、演习演训及野营拉练等重大保障任务30余次,为所在单位建设做出突出成绩。不论身处哪一个岗位,他都“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用精武强能的奋斗精神,书写了一名后装保障尖兵的传奇故事。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741 字。

转载请注明: 军车“神医”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