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洞提问:
孩子8岁,上学了很难管束。上课坐不住,和小朋友在一起还容易起冲突。我很内疚,一是因为他小的时候,我和他爸爸关系出了问题,双方情绪都不好;另一个原因是他爸爸脾气不好,教育孩子太粗暴。
当下都很重视父母或者家庭教育的作用,舆论很容易将一个孩子的优缺点归咎于家庭、如果我们做错了什么,或者做对了什么,会对这个孩子的个性、心理健康、未来成就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我现在就察觉自己有这种内疚感,又不知道该如何克服,让自己多些正能量。
本期心理专家团专家蒋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赛林纳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
这位“内疚的母亲”,大概已经觉察到了内疚的不合理或不必要。这很好。心理学认为,内疚是一种道德的自我补充。这位母亲显然正在超越“补充”的阶段,不再试图借助内疚维系“有责任感的母亲”形象。那就让我们看看如何“化内疚为动力”,启动一系列更具实效的思维与行为。
去罪:原生家庭不是宿命不知这种“舆论”是何时兴起的,人们凭着一知半解的“心理学”(大多来自公号热帖),把成年后的职场障碍、社交困难、婚姻坎坷……统统归咎于“原生家庭”,寻根溯源,为每个现实的不足找出对应的“童年阴影”,通过声讨父母(以及虚无的“和解”),让不理想的人生变得名正言顺。
这是对心理学的曲解和滥用。人的早期经历,与当下现实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但两者之间并非单一必然因果。而父母家庭,确实对成长影响重大,但终归都是“外因”。过度生硬强调父母家庭的决定作用,等于切断了孩子多样发展的可能性,是一种变相的“宿命论”。你真想成为孩子的宿命吗?
如果不,就先为自己“去罪”。接受自己和家庭不完美的现实,同时引导孩子去芜存菁地学习,鼓励孩子观察、探索,允许孩子质疑,与孩子共同改进。这样,不仅孩子不会成为你的复刻,你也将不断突破旧的自我。
聚焦:现实问题现实解决不再受“宿命”干扰之后,应该把注意力放到问题本身上来:8岁孩子难管束、坐不住、易冲突——这样的问题需要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呢?
比如了解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无条件地接纳,把“管与被管”的对抗关系变成合作关系;给予孩子充分的陪伴,用耐心培养耐心,你坐得住,孩子就坐得住;帮助孩子训练提高语言能力(大多数低中龄孩子的冲突,都是因为语言能力不足而产生的);和孩子一起应对“舆论”,在老师或其他人面前建立正面形象;优化伴侣关系,或者中止低劣的关系……
投入有效行动,是去除冗余情绪的最有效手段。试试看,尽力而为地改善现实,就是正能量。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