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聊汽车知识#
问题:
什么性能标准的汽车属于小马拉大车?在车辆评测中经常提到这个词,但却很少有人能精准的给出定义;似乎目前也确实没有权威机构去定出这个标准,所以在性能评定中总会非常主观。那么咱们来给它定出一个标准如何呢?——「≤10.0s」属于正常标准,10-12秒略差,13-15秒属于“小马大车”吧。
相信这个标准应当是大部分汽车用户都能接受的,因为“10.0s”已经成为一个坎,只要迈过去则会感动力还挺不错。最起码代步加速时不会感觉到油门明显的迟滞,而以此为标准的话,国产汽车也就不好吐槽了。
01排量与扭矩
国产汽车曾经被吐槽为“普遍存在小马大车”的问题,这种评价真的客观吗?严格来说是不客观的,因为从全面进入涡轮增压时代开始,自主品牌率先进行了技术转型;虽然内燃机的排量普遍在1.5-1.8T之间,但是性能绝对不输同期的2.0-2.5L。
比如在2010年之后推出的两台比较有代表性的国产内燃机,GW4G15·1.5T被吐槽了好多年,甚至被称之为地库爬坡都做不到;但是这台机器的老款也有110kw/210N·m(2200~4400rpm)的标准,这是同期2.0L普遍做不到的水平哦。
BYD476ZQA·1.5T是比较早的缸内直喷增压机,这台国产发动机早期也有116kw/245N·m(1600~4000rpm)的水平,这是个什么标准呢?
要知道同期热度比较高的发动机还是2.4L-4G69等机型,这种机器的功率倒是能够超过120kw,但扭矩还在240N·m以内。重点是只能够在3000-4000rpm的某个转速节点达到峰值,在峰值转速之前与之后都会出现扭矩的快速下降。很显然哪种发动机的动力更强也就不难判断了,只是不能否认这是“小排量拉大车”——但却不是小马拉大车。
知识点:马力=扭矩×转速÷9549×1.36
代步汽车的内燃机转速范围基本一致,极限转速都在7000rpm以内;转速一致且常数倍率数值不变,决定马力大小的核心因素就成为了扭矩。
早期的国产小排量增压机有超过合资汽车中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扭矩,并且能够在很宽的转速区间内维持峰值;比如473ZQA·245N·m(1600~4000rpm),而竞品的大排量机型不足240N·m,而且在代步的3000rpm以内和高转速的4000rpm以上的扭矩还要低得多。这难道还不能说明国产的小排量发动机动力更强吗?所以这些国产SUV才能从冷门到热销,从低廉的价格一步步的成为中高端汽车。
02技术升级
近几年的国产内燃机技术进步数度很快,应用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350bar高压直喷双涡管增压器缸盖集成排气歧管等除了这些能提升性能的技术,还有声学链条、双平衡轴等能够提升NVH的技术应用。以这些技术打造的小排量发动机动力早已今非昔比,可以说国产1.5T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外国汽车的2.5-3.0L。
比如使用普通奥托循环的JL473ZQ5·1.5T,这台机器有136kw/300N·m(1250~3500rpm)的水平;匹配于整备质量在1.5-1.7吨的SUV上,百公里加速成绩还能达到8.0-9.0s的水平。其次则是GW4B15·1.5T,这台机器以124kw/285N·m(1400~3500rpm)的动力储备,实现的是驱动H6这种超1.6吨的SUV达到9秒级别的破百成绩,弱吗?
米勒循环1.5T发动机参考比亚迪骁云动力,所谓米勒循环指压缩冲程节气门延时关闭,上行的活塞将部分混合油气挤压回进气歧管;以少量的燃油燃烧做功完成标准的膨胀冲程,这种模式可以节油但动力确实会差一些。参考丰田等品牌的米勒循环自然吸气发动机,排量达到2.5L都弱到131kw/221N·m的低水准。
然而骁云1.5T达到了136kw/288N·m(1500~3700rpm),这台机器是能够直接匹配燃油汽车的,4.7米级别的宋PLUS仍旧可以实现10.0s以内破百;然而合资汽车的米勒循环或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都只能用于混合动力汽车,这就是技术差异。
03实现10.0s破百难吗?
对于合资汽车而言理论上并不是很难,但国产汽车确实有难度!——因为国产汽车普遍比较重。
推重比可以用马力除以质量,决定马力大小的核心因素是扭矩的大小,决定代步驾驶的中低转速区间的马力大小更是扭矩;所以能维持最大扭矩的涡轮增压机是理想的选项,不过这种技术在合资品牌汽车中也有应用。比如大众汽车280TSI·1.4T,通用汽车LFV·1.5T;参考途观L·1.4T吧,这台机器以110kw/250N·m(1750~3000rpm)的低水平,也能驱动途观L破百在10s左右。
然而途观L是中型SUV,国产汽车的有些紧凑级1.5T·SUV也不过是这个水平;这不是说国产发动机的参数但是实际性能差,或者说存在“动力虚标”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要知道中型SUV·途观L的整备质量也才1595kg,而很多国产紧凑级SUV都可以高达1650-1700kg。
马力相当整备质量大则动力差,整备质量大且马力略大也只能做到动力相当;这就是推重比和性能的关系,那么国产汽车为什么普遍比较重呢?
这就涉及到“轻量化”和“减重”的区别了,途观L在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中出现了A柱弯折,当然日韩系汽车也有很多存在相同问题,这些车的安全水平可以说是非常差的。但是这些车总能很轻盈,因其车身钢材用料普遍存在缩水的问题;钢材的层数与厚度、强度与硬度等等参数都不够理想,所以也才有了碰撞保护水平低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在国产汽车上市不能出现的,因为合资汽车出现严重问题也会被“包容”,而国产汽车必然会被贬损;所以优秀的一线自主品牌汽车都有很扎实的用料,不过只能用钢材。
因为能够实现轻量化的铝合金动辄4-5万元一吨,而且这还不是高强度的标准;碳纤维材料高的离谱,这两种材料都只有高端(非普遍豪华汽车)可以使用的;于是国产汽车只能比较重,所以才会在马力扭矩明显领先的前提下,只能实现相当或略好的性能表现。
核心问题:不论国产汽车的推重比是否因为整备质量的问题而拉低,但事实上都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合资汽车。
比如LFV1.5T的雪佛兰和别克SUV,哪款车还能做到破百突破10.0s呢?在升级排放净化系统后的新款车已经没有了。但是同级别的国产SUV连米勒循环都有更强的性能——可是这些车为什么没有被认定为“小马大车”,评价普遍都是基本够用,小排量省油云云呢?这当然是双标喽,不过这不是针对此类车辆的用户,而是单纯指少部分双标评价的人-它们「很贱格」。
结语:国产在涡轮增压时代已经实现了超越,纵观30万以内的SUV、MPV和轿车,每个价格区间段都是自主品牌汽车性能领先。
≤10万·4B15·F5 MG6等10-15万·哈弗F7x(6.6s) MG6等15-20万·吉利星越 传祺GA8等20-30万·传祺GS8 哈弗H9等这是燃油汽车的选项。
混合动力汽车10-15万有秦PLUS,7.3s破百的平均油耗低于4L/100km;10-15万有秦ProDM·5.9s,20-25万有汉DM·4.7s,25-30万有唐DM·4.3s。这些车随变挑出一辆都能碾压同级别的合资与进口汽车,耗油量也低到难以想象。
而这些车都是以小排量高效率的内燃机为基础,或者以中小排量增压机匹配电驱系统实现了高性能;尴尬的是外国车企以4.0T-8.0T也不过是实现相当的标准,内燃机时代中国制造并不落后——电驱时代欧美日韩已经落后了。看看现在的合资汽车吧,不靠堆叠配置还能吸引消费者吗?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