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杨旗 武红利 宋佳音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堵疏结合”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完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机制、丰富体育资源供给、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聚焦青少年成长经历中需要关注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网络教育:
“堵疏结合”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郭媛媛,本人供图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媛媛在调研中发现,未成年人保护在执行层面存在重“堵”轻“疏”取向,在处置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时,主要强化了限制性的硬性、即时性保护,缺少以网络素养教育赋能等软性和长期可用措施、手段,导致正面疏导的有效措施不足,利用互联网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引导不够。
郭媛媛建议,由国家层面构建政策执行体系,相关部门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发挥主阵地作用,建设“堵疏结合”的综合协同体系。加大“线下”德育、体育、美育、劳育、科普教育等资源投入和开放力度,丰富未成年人课余生活。加强隐私保护,建立网络产品分龄分级分类体系,对教育类互联网数字产品加以扶持,鼓励互联网平台提供优质数字内容,助力青少年向上向善价值观养成。互联网监管部门应建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负面清单,加大对灰黑产业打击力度,建立互联网平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与发展重大事件强制披露制度,确保社会对相关平台的监督常态化。
人才培养:
选出基础学科“苗子”
青少年人才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基石。“中国边远地区基础学科后备人才资源和发展潜力很大,但中小学基础学科人才选拔和培养仍显薄弱。”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田刚建议,探索开展中小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试点,完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建设符合国情的英才识别和教育培养体系。
田刚委员,本人供图
田刚建议,建立常态化的教师培训机制,定期由名师为边远地区教师培训;选取乡村学校作为试点,因地制宜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等方面改革探索,规范英才学生选拔标准和鉴定程序;为基础学科学习能力突出学生提供特色课程,更好选拔出基础学科“苗子”。
委员本人供图,资料图
培养青少年人才,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同样重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赵晓光建议,建立校内外体育锻炼联动认定机制,丰富体育资源供给,激励家长陪伴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游泳、体操、舞蹈等运动项目,改善“小胖墩”“小豆芽”体质体能。
心理健康:
持续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李健委员(前排右一)。本人供图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千万家庭,备受社会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健调研发现,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专职教师数量不足、专业能力不强、心理咨询仍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
李健建议,持续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的心理动态监控和危机预防干预。加强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培训考核。
张其成委员。本人供图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也建议,对中小学生进行定期心理健康“体检”,开发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大幅增加样本采集数量,对中小学生群体的心理特质、个性心理特征的动态追踪进行大数据分析;拟定有效测评问题,创新多维测评方法,提高量表筛查信度,用规范量表对中小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发现问题及时有效跟踪。同时,设立国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加大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常态化、制度化。编写家长专用教材,科普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教育青少年,使他们形成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