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7-28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在京召开之际,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通过官方微博发起“对话中轴线,寻找中轴面孔”计划,旨在通过一张张平凡的面孔,向亚洲、向世界介绍北京中轴线,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
深秋的寒凉并未降低人们对北京中轴线的热情。摄影师端着专业相机捕捉一张张生动的“中轴面孔”,普通市民举起手机记录下一个个动人的“中轴画面”。活动发起的三天时间内,发起方征集到许多丰富多彩的作品。
中轴面孔合集
一个与城市血脉息息相关的群体,自然而然担当起“与世界对话,助中轴申遗”的使命,责无旁贷。
这个群体,既是北京中轴线发展的见证者,也是亲历者、参与者。他们的生活工作,围绕着中轴线;他们的成长轨迹,源自于中轴线;他们的所思所想,根植于中轴线。
从永定门到钟鼓楼,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不仅汇集了整座城市建筑的精髓,也浓缩了古今时空人文的风貌,是北京老城的灵魂。
中轴线是北京城的空间之轴,也是文化之轴,在这里,历史与时代交融,空间与时间交织,文化与文物交汇;在这里,皇城与烟火并存、古典与流行同在、民族与世界相连;在这里,老字号与新潮流争艳、老传统与新模式融合、老建筑与新时尚合拍;散落在轴线上的“中轴面孔”,汇聚了生活的样态,凝聚了时代的缩影,赋予了文化的气息,从细微看全局,以点滴汇宏大,展现丰富多彩的中轴万象,体现中轴线上的活色生鲜。
在众多的“中轴面孔”中,新人林晓宇&王晗塒刚刚在北京西城区民政局领取结婚证。从小在中轴线沿线长大的林晓宇,生活中满满的仪式感离不开中轴线:“婚礼当然也要在中轴线上的胡同里举办,中轴线记录我最美好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鼓楼拍婚纱照的赵子然和乔婷,希望钟鼓楼见证他们的幸福。
说到“见证”,具有百年历史的前门大北照相馆的赵增强师傅感慨良多:“我见证了从上世纪70年代到今天每一位来大北拍照客人真诚的笑脸,他们的笑脸是鼓励我坚持拍摄更好的理由。定格无数个幸福的瞬间,也见证了国家很多重要的时刻。我陪伴大北摄影馆一起成长。”从1921年到现在,坐落在北京中轴线上的大北照相馆像是一台时光机。在百年的光阴中,为数不清的顾客留下一张张记录岁月与温情的照片,也见证着一个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辉煌历程。
关于历史,中轴线及其缓冲区上的博物馆也比比皆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钱币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先农坛耤田遗址、北京郭守敬纪念馆、北京自然博物馆……
中国钱币博物馆讲解员马静介绍,中国钱币博物馆用货币向大众讲述华夏历史,这是中轴线上一处可以了解中国货币史和中国社会发展史的博览地。
先农坛副研究员郭爽说,先农坛体现着中轴线上的农业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我们保留的不仅是雍正曾亲耕过的这“一亩三分地”,其实也保留住了北京人能在中轴线上体验农耕的这份快乐。
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执行馆长张鹏常常给孩子们讲,中轴线是“长”出来的,还在生长的中轴线,让北京充满着面向未来的活力。
一条北京中轴线,完美地诠释了传承与创新。为保持天坛的面貌,“安河琉璃创始人、北京官式琉璃瓦烧制传承人”姬瑞琴不懈努力:“从265片只有5片合格,到如今天坛满目蓝色琉璃片片闪耀,我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坚持住、熬得住,才能像琉璃一样出彩。我想让琉璃烧制这门技艺薪火相传,在北京中轴线上继续焕发荣光。”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设计师蒋菁菁认为,天桥不只是一座地标,更是一串意味深长的文化符号。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它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演绎着一幕幕人生百态。
内联升副总经理程旭说,到今天,内联升的千层底布鞋已经陪着老北京人走过了160多年。如今我们正努力以更新潮的方式,去介绍这个愈发年轻的老字号。
耳熟能详的全聚德,是不折不扣的北京中轴线原住民。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第六代传承人吴玉波的关键词是“坚守”:我生在这,长在这,眼见着“四九城”的发展变迁。现在,我想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坚守这门技艺。
鼓楼东侧的姚记炒肝——就是当年把访华的美国副总统拜登吸引来那家店,在中轴线最具生活气息的地方,坚守着小吃文化的历史传承。老板姚燕语言朴实:“通过小吃,让人感到幸福和满足。”
老北京的美味,中轴线的记忆不缺席。前门商业街糖葫芦摊主王月川,希望让每一个来前门的游客都品尝到专属于北京甜蜜的味道。
甜蜜,不仅仅在口头,也在心头。中轴线作为北京城“活着的”灵魂,具有其独特属性——鲜活生动,不断延续,与百姓的日常密不可分。北京中轴线申遗,将成为全北京人的“家里大事”、全中国认识北京的又一张“京名片”,全世界认识中国的又一枚“中国文化符号”。
抖音达人德国人Leo乐柏说喜欢用脚步丈量北京。他说:“中轴线成为我到北京生活的指路标,根据中轴线我可以分清北京的东南西北。我现在称呼我自己为北京人(beijinger),如果我有朋友和家人从德国来,我都会带他们走一遍中轴线,走完中轴线就能看遍北京最美的风景线。”
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上,北京中轴线文本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发表了题为《亚洲文化多样性视角中的北京中轴线》的主题演讲;刚刚上线的“北京中轴线”数字展通过线上交互展览的全新形态,把这一极具亚洲特色的中国优秀文化遗产推向国际舞台;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发起的“对话中轴线,寻找中轴面孔”计划,则通过一张张平凡的面孔,一个个平常的故事,一段段平实的话语,讲述着同一个主题,抒发着同一份情感,致力于同一个目标——助力北京中轴线的申遗与保护,让北京这座饱经沧桑又历久弥新的城市与亚洲城市对话,与世界文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