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需要在车里「戴口罩」?
疫情之下,人们的「第三空间」正在被重新思考与设计。
什么是第三空间?第三空间的概念是一种术语,主要是表示不同于住宅(第一空间)或工作(第二空间)的公共空间。第三个空间被定义为书店、健身房或博物馆等等,甚至是像星巴克这样,一切人们可以在其中更深刻的感受到自我状态的空间。
一直以来,这个高频往返于「家」和「目的地」之间移动的汽车,似乎是争夺「第三空间」的最有力竞争者。「如果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那么移动空间将成为社交互动和协作的新场所。」毕马威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写到。
但从工具性到确保驾驶的舒适感,到汽车碰撞安全,再汽车的智能化、娱乐功能,汽车这个「第三空间」看似已经被打造的十分完善,但实际上还有一条最重要的底层需求没有被满足,那就是健康安全。
「健康」似乎一直是一个人类之于「空气」一样的物质——不能没有,但容易被忽略。
但「安全」一直是汽车产业最严谨的领域。不论是疫情的影响,还是需求的转变,人们对于「安全感」的追求愈发强烈,而「安全感」很大的一部分来自于空间与环境。
如今在汽车上被忽视的健康教育,似乎应该是消费者选车过程中的必要项,过去往往是默认,但在第三空间中的健康将是未来汽车“安全”的重要基础。
疫情之下,汽车空间成为防疫的新阵地。打车软件 Lyft 在其应用程序中敦促司机「用毛巾和喷雾剂对车进行消毒」,并「避免与人密切接触」。而许多滴滴车主也在车内临时装上了隔离薄膜,以保护和乘客无接触,甚至在空间上隔离。
但当我们重新审视「健康」之于汽车的意义之时,才发现健康是人们看不见的「地基」,但它影响的却是汽车背后承载的所有事物。
如今,汽车的「下层结构」也就是汽车的基础能力越发同质化,加速表现、驾驶感受的差异正在缩小,消费者对于健康这个最基本的决策都在于——「是否通过了基础行业标准」。于是车企们彼此竞争的关键都转移到了产品的个性化等等这样的表层内容。也因此,健康这个领域并没有得到车企们的有效重视。进而对于大多数车企来说,他们的车辆所搭载的健康技术反倒没有突破,换言之,这也是「同质化」的一种表现。
对于如今的很多消费者,大家在健康这个问题上都只是以「平均分」这个基准线去考虑,注意力早就被汽车的设计、个性化的功能转移了。
但在一个领域里的60分和99分的差距却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车内健康”才应该是购车关键所在,它应该变成消费决策时必须深入考量的一点,应该和主动安全功能一样前置。
「在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花钱」
最近,网上车市与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随机为市场上四个品牌的热卖车型汽车,做了全面车内的健康检测。包括非常详细严谨的整车的空气质量测试、汽车禁用物质的拆解检验,包括用户能触摸到和接触不到的车内十四个拆解物品的检测,都是极其苛刻的检测项目。
在这次对于量产汽车的「突击检查」,沃尔沃却交出了出人意料的成绩。在影响车内空气的“五苯三醛”方面,沃尔沃XC60在甲醛测试中的成绩远远低于国家标准,甚至按照婴幼儿级的玩具标准来看,也沃尔沃的测试结果都之后后者的四分之一不到。在其它污染物的测试结果中,乙苯和甲苯分别仅为国家标准的百分之一。甚至,在“丙烯醛”的测试中,应用国标测试方法测试后的结果显示为“ND”,这代表着它低于仪器的可测量值。
安全功能历来都是「内化」的一种功能。汽车要碰撞测试之后才知道整车的结构强度,现在智能的汽车紧急制动功能、智能避让功能等等都是「背后的援手」。更不用说车内的空气质量、污染物的检测,这是跟使用者生命甚至是寿命产生正相关且不可逆的重要因素。
这其实正是体现一家车企「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对于一家发明安全带的车企,沃尔沃在安全方向是始终如一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从健康安全到主动安全、被动安全的一整套解决方案,细微之初的展现才是为消费者带来「安全感」的基础。
这种对品牌核心价值的坚守和不断迭代是及其可贵的。在这些消费者自己都看不见的需求之上,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投入和研发,以先于消费者的洞察,开发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
在汽车这个「第三空间」之中看不见的甚至是嗅不见的「健康技术」才是最给消费者带来「安全感」的信心源头。
-转载自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