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垃圾分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城市治理既讲究高屋建瓴的规划,也需要穿针引线的绣花功夫。在当下世界各国纷纷崇尚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背景之下,绣花功夫毋宁说显得更加重要。

推行垃圾分类,就是以绣花功夫进行城市治理的具体实践。自去年5月1日,北京开始推行新版垃圾分类,到今年5月1日,已经进行了一年时间。这一年,北京垃圾分类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日前,北京多个委办局公布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具体成果:一年时间,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90%,垃圾分类问题率下降约八成,累计建成分类驿站1275座,全市已创建形成了835个示范小区、村……

这些数字传递出一个明显的信号:市民垃圾分类意识正在增强,分类习惯正在形成,北京垃圾分类成效斐然。

任何一项成绩的取得,是所有努力的总和。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许多看不见的努力。

譬如,目前全市城管执法部门检查生活垃圾分类主体责任单位91.93万家次,发现问题2.03万家次,这有赖执法人员一次次认真执法;

截至4月15日,全市6779个社区村发布桶前值守项目8132个,招募志愿者18万人,服务时长390万小时……志愿者用自己热情的参与感,在一线助推着垃圾分类扎实推进。

所以,作为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典型样本,垃圾分类的意义还在于融于每一个市民的日常。他们是城市垃圾分类的主体,也共享垃圾分类的成果。城市精细化治理本质是一个闭环。

北京垃圾分类的成效,也体现着其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文明水准。北京,不只是中国的首都,还正在努力打造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外观是否干净整洁,直接关涉国际社会对北京城市环境的评价。一个干净整洁的外貌,对北京塑造更优质的形象,更为有利。

以此而言,在城市精细化治理中,看似不那么起眼的垃圾分类,实则蕴藏着城市文明的“大乾坤”。

当然,垃圾分类行百里者半九十。北京这一轮垃圾分类,目前只推行了一年时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有许多不足:目前居民自主分类习惯尚未完全养成,区域间、小区间还不平衡,“二次分拣”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

这意味着,北京垃圾分类工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不管是政府、企业、社区还是普通市民,都需要继续强化垃圾分类的意识,并主动落实于日常行动之中。

于城市精细化治理而言,主动作为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行动方式,一种深入骨髓的公民人格。而这,也是涵养城市文明的必经之路。

文/王言虎

编辑 张磊 校对 张彦君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974 字。

转载请注明: 把垃圾分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