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保持货运快速发展态势,起降货机络绎不绝。本报资料图片
《河南日报》1997年8月29日1版
东郊燕庄机场候机楼记者供图
郑州机场T2航站楼鸟瞰图本报资料图片
1958年12月,东郊机场开辟了郑州第一条地方航线——郑州至南阳航线。不过当时的飞机票特别贵,一张机票动辄一两百元钱,而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十几元。而且,并不是有钱就能坐飞机,乘坐民用飞机得是县处级以上的干部,还得单位开证明。
此后,东郊机场陆续开辟了经停航线6条,始发航线1条,直通北京、上海、西安、长沙、广州等城市。
这个机场除了客运和货运业务外,还为河南农业和抗洪救灾发挥了重要作用。1963年,郑州郊区第一次用飞机喷洒农药防治虫害。1975年8月,驻马店、许昌、南阳等地遭受特大暴雨灾害,郑州民航先后从郑州机场调集21架飞机参加救灾工作,顺利完成救灾抢险任务。
机场是城市的门户,折射出一个地区发展的水平与活力。
《河南民航志》上有这样的记载:1956年,郑州机场改为军民合用,当年旅客吞吐量12人,货邮发运量793公斤。
今年1月至6月中旬,郑州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1045.92万人次,累计完成货邮吞吐量32万吨,客货运继续保持中部地区双第一。
65年来,郑州机场几度飞跃,成为河南的特殊记忆,不仅推动了产业发展,更影响着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其中就有郑州市民李景林一家三代。
郑州机场的光荣起点,要从前身“东郊机场”说起。东郊机场位于如今的郑东新区CBD。在上世纪50年代,这里距离市中心6公里,到处是连绵起伏的沙丘,人们习惯称之为东郊机场或者燕庄机场。
“当时大家眼中,飞机是稀罕物。”78岁的市民李景林,50年前因为工作需要经常来往于郑州与成都,“蜀道之难”让他的旅途非常辛苦,即使如此他也从来没想过坐飞机。“坐飞机,在当年离普通人太远。”李景林感叹道。的确如此,燕庄机场启用第一年,旅客吞吐量只有12人,可见在当时,飞机的民用功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流通需求逐渐旺盛,燕庄机场的航线开始增多,业务也繁忙起来。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燕庄机场的条件已经无法满足客货运需求。河南省政府开始筹建郑州民用航空机场,并在1993年开工建设。当时的省委省政府把郑州机场称为“一号工程”,“河南人民扎紧裤腰带也要建一个国际机场。”
当时,李景林的女儿李玉霞是一名出租车司机,经常载着乘客穿梭于市区与机场之间。“燕庄机场不气派,经常听乘客嫌弃咱河南土气。”李玉霞说,后来她从《河南日报》上得知要建新机场的消息,觉得特别提劲儿,“就盼着新机场早日落成,带着咱河南人‘飞天’,我们拉活儿也有底气了。”
1997年,在万众瞩目之中,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建成通航,河南民航业迎来了阶段性辉煌。位于国家版图中部的郑州机场,承接东西、贯通南北,因此成为我国重要的干线机场及空中交通枢纽。机场肩负了拓展航空运输市场、增加区域交流的职能,同时还带动了周边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吸引了更加多样的产业……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倒逼机场再次扩容。
2007年年底郑州机场改扩建工程竣工后,年旅客保障能力达到1200万人次,货邮保障能力35万吨,不仅成为“河南窗口”,也成了闪亮的“金质名片”。同年,省政府出台《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民航优先”成为我省宏大而缜密的发展理念和规划。2011年12月26日,郑州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次,正式跨入“千万级”大型机场行列。
2013年,郑州机场迎来真正的“高光时刻”。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国务院批复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机场乘势“奋飞”。
郑州机场航线网络和通关环境不断优化。截至目前,开通全货机航线51条(国际地区41条),通航城市63个(国际地区46个);开通客运航线194条(国际地区27条),通航城市130个(国际地区24个),基本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航线网络。2020年,成功申报全国唯一的航空电子货运试点,推广电子运单应用,为全国航空物流互联互通提供了“郑州方案”。
李景林的孙子李亮,作为一名新时代的90后创客,自己的事业也伴随着机场“奋飞”,把中东原产地的精油“买进来”,把咱河南的纺织品“卖出去”。“看咱的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密,通关时间越来越短,我的跨境电商生意也一定会越做越好。”李亮说。
郑州机场的发展和腾飞,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注脚,见证并参与了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今,郑州已建成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智能终端产业基地,同时现代航空都市框架基本形成。
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国际化的河南已展现在世人面前。
1958年12月,东郊机场开辟了郑州第一条地方航线——郑州至南阳航线。不过当时的飞机票特别贵,一张机票动辄一两百元钱,而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十几元。而且,并不是有钱就能坐飞机,乘坐民用飞机得是县处级以上的干部,还得单位开证明。
此后,东郊机场陆续开辟了经停航线6条,始发航线1条,直通北京、上海、西安、长沙、广州等城市。
这个机场除了客运和货运业务外,还为河南农业和抗洪救灾发挥了重要作用。1963年,郑州郊区第一次用飞机喷洒农药防治虫害。1975年8月,驻马店、许昌、南阳等地遭受特大暴雨灾害,郑州民航先后从郑州机场调集21架飞机参加救灾工作,顺利完成救灾抢险任务。
机场是城市的门户,折射出一个地区发展的水平与活力。
《河南民航志》上有这样的记载:1956年,郑州机场改为军民合用,当年旅客吞吐量12人,货邮发运量793公斤。
今年1月至6月中旬,郑州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1045.92万人次,累计完成货邮吞吐量32万吨,客货运继续保持中部地区双第一。
65年来,郑州机场几度飞跃,成为河南的特殊记忆,不仅推动了产业发展,更影响着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其中就有郑州市民李景林一家三代。
郑州机场的光荣起点,要从前身“东郊机场”说起。东郊机场位于如今的郑东新区CBD。在上世纪50年代,这里距离市中心6公里,到处是连绵起伏的沙丘,人们习惯称之为东郊机场或者燕庄机场。
“当时大家眼中,飞机是稀罕物。”78岁的市民李景林,50年前因为工作需要经常来往于郑州与成都,“蜀道之难”让他的旅途非常辛苦,即使如此他也从来没想过坐飞机。“坐飞机,在当年离普通人太远。”李景林感叹道。的确如此,燕庄机场启用第一年,旅客吞吐量只有12人,可见在当时,飞机的民用功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流通需求逐渐旺盛,燕庄机场的航线开始增多,业务也繁忙起来。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燕庄机场的条件已经无法满足客货运需求。河南省政府开始筹建郑州民用航空机场,并在1993年开工建设。当时的省委省政府把郑州机场称为“一号工程”,“河南人民扎紧裤腰带也要建一个国际机场。”
当时,李景林的女儿李玉霞是一名出租车司机,经常载着乘客穿梭于市区与机场之间。“燕庄机场不气派,经常听乘客嫌弃咱河南土气。”李玉霞说,后来她从《河南日报》上得知要建新机场的消息,觉得特别提劲儿,“就盼着新机场早日落成,带着咱河南人‘飞天’,我们拉活儿也有底气了。”
1997年,在万众瞩目之中,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建成通航,河南民航业迎来了阶段性辉煌。位于国家版图中部的郑州机场,承接东西、贯通南北,因此成为我国重要的干线机场及空中交通枢纽。机场肩负了拓展航空运输市场、增加区域交流的职能,同时还带动了周边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吸引了更加多样的产业……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倒逼机场再次扩容。
2007年年底郑州机场改扩建工程竣工后,年旅客保障能力达到1200万人次,货邮保障能力35万吨,不仅成为“河南窗口”,也成了闪亮的“金质名片”。同年,省政府出台《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民航优先”成为我省宏大而缜密的发展理念和规划。2011年12月26日,郑州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次,正式跨入“千万级”大型机场行列。
2013年,郑州机场迎来真正的“高光时刻”。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国务院批复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机场乘势“奋飞”。
郑州机场航线网络和通关环境不断优化。截至目前,开通全货机航线51条(国际地区41条),通航城市63个(国际地区46个);开通客运航线194条(国际地区27条),通航城市130个(国际地区24个),基本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航线网络。2020年,成功申报全国唯一的航空电子货运试点,推广电子运单应用,为全国航空物流互联互通提供了“郑州方案”。
李景林的孙子李亮,作为一名新时代的90后创客,自己的事业也伴随着机场“奋飞”,把中东原产地的精油“买进来”,把咱河南的纺织品“卖出去”。“看咱的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密,通关时间越来越短,我的跨境电商生意也一定会越做越好。”李亮说。
郑州机场的发展和腾飞,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注脚,见证并参与了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今,郑州已建成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智能终端产业基地,同时现代航空都市框架基本形成。
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国际化的河南已展现在世人面前。(河南日报记者 逯彦萃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