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6月24日讯(通讯员 陆晞)他,一米八的个儿,顶着一个大光头,骑着一辆红色摩托车,像是大男孩骑上了小男孩的滑板车,模样憨厚可爱。这位“大男孩”就是浏阳市蕉溪镇高升村支委委员、东山支部书记厉宁,村里人赞不绝口的“黑人书记”。
浏阳市蕉溪镇高升村东山支部书记厉宁(中)在现场协调处理邻里纠纷。
今年5月份以来,为落实蕉溪镇党委、政府关于开展人居环境整治“3343”行动要求,为东山村民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厉宁带领村民开始了一个多月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风吹日晒的劳作,他的皮肤渐渐变得黝黑。
从清洗垃圾桶开始教分类
村民彭大爷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平常子女不在家,老两口家门口摆放的垃圾桶经常蚊虫飞舞。刚开始,厉宁上户只是靠嘴巴说,老人认为分类太复杂,记不住。
为了教会彭大爷垃圾分类,厉宁用上了最“笨”的办法,将垃圾桶里的垃圾倒在空地上、清洗垃圾桶,然后将垃圾重新分类。第一次,彭大爷果然没记住。2天以后厉宁再次上户,重复倒垃圾、清洗垃圾桶、分类3个动作,这次,彭大爷记住了“剩饭剩菜不能入桶”这一句话,略微有点啤酒肚的厉宁虽然累得满头大汗,还是一个劲地叫好。之后,厉宁隔两天便上一次户,不断强化彭大爷的记忆。
“这次全分对了!”第6次上户彭大爷的垃圾分类准确率终于达到了100%。
“刚开始屋场里90%的村民都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厉宁认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关键是要做好群众的意识工作,群众意识改变了才会主动跟着干、才能长久坚持。“我们屋场成立了一个9个人的人居环境整治小组,每周进行滚动式的垃圾分类检查,同步建立问题台账,通过反复督、反复教、反复改,近两周,屋场的垃圾分类率达到了100%。近期气温持续升高,村民普遍反映今年夏天蚊子变少了,他们尝到了垃圾分类的甜头,现在都能够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了!”
“六尺巷”里智解纠纷
在东山片和生屋场有4面文化墙,其中一面画的是“六尺巷”,厉宁是这面墙的设计师。之所以画“六尺巷”,他别有一番用心。
2年前,因为土地纠纷,屋场里的2户村民结下了梁子,谁看到谁都不说话。和生屋场本来也不大,因为2户人家不和,整个屋场的气氛总是有些凝重。
6月14日,厉宁请来村上的书记、村主任,屋场内的党员、群众近40人坐在“六尺巷”前召开了一次民主议事会。“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会上,厉宁动情地讲起了清代大学士张英礼让土地的典故。这次会议后的一个清晨,2户村民在产生纠纷的土地上种上了绿色的树苗,有说有笑。
意蕴悠远的文化墙、绿意盎然的小花园、干净整洁的乡村小道,还有跳着舞、唱着歌、说着笑的老人和小孩们……如今的和生屋场,从环境的颜到群众的脸都写着一个大大的“和”字。
“本次人居环境整治,和生屋场自发筹资20余万元,厉宁带着30多位群众义务出工一个多月,为全村树立了好榜样。下个月,我村计划在屋场里新建一个篮球场同时在周边安装健身器材,让村民更深切地感受到屋场建设带来的‘红利’,进而带动其他片区积极开展屋场建设,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村容村貌大改观。”高升村党总支书记董文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