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标收听朗读音频
“那些拥有顶级魅力的人,都有着恰到好处的分寸感。”每个人都喜欢和有分寸的人交往、共事。
说话有分寸,不揭人短
作家刘墉讲过一个国画大师黄君璧生前的故事。
一位妇人满心欢喜地拿着从国外淘来的四幅古画,声称每幅画都是价值连城的传世之作,请黄君璧鉴别真伪。
黄君璧在看画前,先问了妇人一句:“这些画您都已经买下了吗?”
妇人洋洋得意地告诉他,花了不少钱,才从国外抢回来几件国宝。言谈间,妇人吩咐随从将四幅画逐次展开。
第一幅画展到一半,黄君璧就皱起了眉头,假的。第二幅画缓缓展开依然是假的。第三幅画,黄君璧凝视半晌,意味深长地说:“这画家的作品,我不内行,虽说不准,但看得出来画家的笔法相当老练。”
第四幅才展到三分之二,黄大师就拍手叫好:“这幅看起来不错,有欣赏价值!”
妇人听罢,难掩失落,转念一想,有两副或许是真迹,又喜上颜开。
看着妇人起身离去的身影,黄君璧重重地叹了口气:“冤枉啊,花了那么多钱,四幅都是假画。”刘墉大惑不解:“既然都是假画,刚才为什么不说呢?”
黄君璧说了一席话,让刘墉刻骨铭心。他说:“她已经买下了那些画,无论真假,已成定局。她对自己的眼光那么有自信,又已经花了那么多钱,而且当着她的那么多随从,我能说是假的吗?以后找机会再提醒她吧。钱对她来说是小事,伤了她的面子,可就是大事了。”
言为心声,心里总是装着别人,不让人难堪,这就是修养。说话的分寸,就是做人的尺度。
说,是一种能力;不说,是一种智慧。能忍住自己的口舌之欲,不揭人伤疤,才是最高级的修养。
做事留余地,不把事做绝
《朱子家训》中有言:“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话不说满,事不做绝,于己自如,于人自在。
生命是一种回响,种下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
曾国藩是一个能容纳别人的人,凡事都给他人留余地。他位极人臣,身边有很多攀高结贵的人,他们追求名利,却又自命清高。其中一位写了一篇《不动心说》,意思是即使把我放在美女身边,我也能不动色心;把我放在顶戴花翎旁,我也不动官心。
李鸿裔见了,便在其后写到:你对美女和高官都不动心,却一心想见曾大人。
为此,曾国藩批评李鸿裔:这些人沽名钓誉,为人所不齿,但他们能获得高官厚禄,靠的正是这些虚名,你如今断了他们的路,今后岂不是遭人憎恨,也将自己的后路断送了吗?
做事给人留一份余地,自己的路才会越走越宽,才能走得更远。
尼采曾说:“你凝视着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做事留余地,是分寸,更是一种智慧。
交往不逾矩,不越底线
出言有尺,嬉闹有度;把握分寸,熟不逾矩。
心理学上有一个“心理界限”:它是指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忍耐的极限,当别人的干涉触及到自己的边界,就会让自己产生一种极度不舒服感。
成年人,要懂得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选择买单。不要过度侵犯别人,肆无忌惮地干涉他人的生活。要知道,人际关系是很微妙的。
叔本华说: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紧,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
如果过度透支彼此间的感情,也许曾经在困难时拉自己一把的朋友,很可能就变成了路人。此时其实我们并没有资格抱怨,因为这是自己败坏了自己给他人的好感。
电影中《笑傲江湖》中,令狐冲曾有一句台词:“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人这一辈子,尽兴而过。不过度关注他人,就是给予他人最好的尊重。
懂得熟不逾矩,是我们都应该拥有的教养。
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的相处中,分寸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因为关系好,就丢弃该有的分寸。
主播:夏雨
用声音分享故事,愿美好传递给你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全民夜读”栏目
“人民名品”
“民生周刊”
【来源:民生周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