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褚韵文
试想突然有一天,汽车从我们生活中消失,可能在那一瞬间各大城市都会陷入停滞。
毕竟诞生百余年的汽车已经成为了我们离不开的交通工具,如果往宽了说,几千年前人们就已经用轮子来代替自己的脚步。
之前听人说过一句话,“科技的进步源于人们的懒惰”,虽然猛一听有点别扭,但是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汽车的整体发展进程能够很好的阐述这句话,汽车从无到有,解放了人们的双腿,拓宽了人们的生活半径,而且让受益者从之前的一小部分人变为全人类整体。
在很久很久以前,所有的劳动力都是人们自己,双腿双脚构成的“动力总成”能让人走多远,可能全靠上一顿饭吃了多少。
随着人们会利用自然界中的一些其它生物,有效减轻了自身的劳动强度。
不过随着人们对于事物与技术的认知不断加深,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日益加强,风、水、石材、木材、金属等一系列自然资源被开发出全新的用途。
同时,借用自然转化为机械的能力也应运而生。
1886年是人们公认的汽车元年,不过在之前的蒸汽时代,1769年便已经诞生了以蒸汽机作为动力的车辆。
不过相对于此,内燃机要比蒸汽机体积小很多,而且在燃烧时也会更加清洁,这也是人们以此将其判定为真正意义的汽车的一个原因之一。
以现在所处的时间节点来看,汽车的发展历程其实非常快速。
一开始以马车车厢为蓝本,在内部放置一台发动机,包括首次大规模生产的福特T型车就是这一类车型,方方正正的车厢配上玻璃,这也让人们称其为箱型汽车。
FordModelTLandaulet
如果从现在的角度来看,那样的车身造型似乎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超大空间的需求。
其实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那时候的汽车就像是一个能够移动的小房子,里面甚至可以放置沙发,并且在车窗上面挂上华丽的窗帘。
当人们拥有一种能够让其快速移动的交通工具之后,最大的愿望或许就是移动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这时候人们发现让一台发动机去拉一个“大箱子”显然无法实现这一愿望,关键是那个时候的汽车真的会大到超乎人们的想象。
CadillacEldorado
这其中主要是说车辆的高度,于是在后面一段时间内,车高逐渐被降低。
并且,发动机逐渐被强化,气缸数也越来越多,这从侧面也影响了汽车在“艺术性”方面的发展。
JaguarE-Type
BMWM1
由于发动机的体积越来越大,汽车不得不拥有一个更长的车头,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流线型车身被设计出来。
这一段时间内的汽车多数也被人们奉为经典中的经典,就算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我也多么希望汽车厂商能够推出一款拥有最新技术但是应用在老式车身的一款产品。
ToyotaTHS-CE-FOUR
在这之后,空气动力学开始被人们重视,除了能够让车拥有更快的速度之外,更好的燃油经济性也被考虑其中。
几次能源危机之后,让汽车厂商开始着重在此领域发力,随之而来的是更经济、更小型化的发动机,以及全新的动力来源。
到此,算是对汽车的发展做了一个极为简要的概括,毕竟要是每个时间段都详细介绍的话,可能能写成一本书。
自汽车诞生的那一刻起,人们应该便已经在脑海里畅想,未来的汽车将会是什么样子?
而且这个问题,也是每一位对汽车感兴趣的人无法避免的问题之一。
影视作品中描绘的未来科幻场景
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奇思妙想,很难形成一种统一的答案。
就像我自己,可能会喜欢尺寸非常小非常灵活的,而有人则希望未来的车更动感更运动,甚至像一个飞行器。
电影《逃出克隆岛》中出现的飞行摩托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未来的汽车在动力单元的体积方面将会越来越小,这是毫无疑问的。
不管是内燃机还是现在呈爆发趋势的电动车,这一点尤其以电动车为甚,因为除了动力电池,电动车的其余部分占用空间都很小。
而且在未来几年之后,动力电池是否会迎来技术突破呢?是否会实现更小的体积带来更多的电力存储?
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东西,这也给设计师带来了更大的设计自由度。
Mercedes-benzVisionAVTR
这时候我们可以看一些概念车,更多是设计概念模型,从中可以发现一些规律。
很多概念车会被设计成一个类似“面包”的造型,毫无疑问,这是能够让车辆内部空间最大化的车体设计。
MINIVISIONURBANAUT概念车
其实要说实用性,这种车体其实是最该被推崇的,包括现在也是,MPV在国内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而不再是之前会被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
未来的一大趋势也将会是把车内的空间用到极致。
这样的好处就是能够让车内的座椅拥有更多种可能的布局,以应对多种用车需求。
MINI是人尽皆知的经典小车,尽管它也推出了越来越大的SUV车型,不过在前一段时间发布的MINIVISIONURBANAUT概念车便采用了“小面包”的车身样式。
擅长制造小车的品牌往往更会利用空间,MINI这台概念车在车内还设计了能够旋转的前排座椅,这一点也是众多概念车都采取过的设计元素,这样看起来会让人觉得坐进车内仿佛来到了一个小一居室。
没错,将车内打造成家庭样式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相信也是很多用户的设想之一,在很早之前就有人说“车是我们的第二个家”。
RenaultEZ-GO
除此以外,未来的汽车或许还将具备这样一种功能,就是移动的社交空间。
当然这一点在现在也完全可以实现,不过一台车内更多是认识的人坐在一起,或许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后,以这种大空间为基础的,具有共享性质的汽车将会出现。
这时候我可能会想到前一段时间在车展中见到的雷诺EZ-GO,一台具有L4级驾驶辅助的概念车,这款概念车主打的是城市公共交通领域,所以说它的自动驾驶系统将会以相对固定的路线去服务。
而且它的时速仅有50公里每小时,这里为什么单独提了一下自动驾驶?这会在后面进一步叙述。
当然,上面说的这两款概念车是我觉得在未来很有可能大量量产,并且服务于我们生活的类型。
当然我们也会想未来的车辆是不是能够飞起来,以完成点对点之间的最快速度通勤,而且还能够解决交通拥堵的状况。
虽然这种设想可能实现的时间还比较久远,但是只要是有想法就是好的对不对。
说到底,汽车就是交通工具中的一个种类,根据出行路途的长短以及对时间的需求,现在的我们还可以选择高铁、飞机,不知道在未来,是否会有一种交通工具能够“以一敌百”。
除了车本身以外,自动驾驶是未来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这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不过究竟能不能实现,我的观点呈否认态度,这一点针对的是完全的自动驾驶,包括后面谈论的也是。
可能会觉得我的想法过于悲观,但是关于自动驾驶,其实两个问题就非常难以解决,分别是全面普及的难度与产生事故的责任划分。
先说普及的问题,如果说要实现自动驾驶,自然不能是少数车型的配备,毕竟自动驾驶除了车本身,更需要整体环境的配合。
不然在驾驶层面,电脑在人脑面前简直没有什么可比性,毕竟人的脑袋要活泛的多,而且在某些特定环境下,没有电子系统条条框框的限制。
此外就是责任划分,这一点可以是建立在前面一个问题解决之后的情况下,两个通过智能系统控制的东西发生了碰撞,怨人?
不现实,还是埋怨写出代码的公司?人家可能会说代码很严谨,但是两个都严谨的东西怎么会碰到一起?之后可能就会进入无限循环的扯皮当中,多闹心呀。
而且我觉得,只要有人坐在车中,就应该起到提升行驶安全与监管车辆的责任,毕竟一台车属于人。
所以自动驾驶未来的发展状况应该仅限于封闭场地或是固定线路,通过自动驾驶技术改变整体用车生态显然是不现实的。
包括现在很多买了带有驾驶辅助功能车型的用户,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还是睡觉没睡够以为在梦里,他们已经将自身置于“未来社会”,打开领航功能之后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方向盘也不扶,眼睛也不看路,往座椅上一趟,殊不知,这样或将让他们眼睛一闭就再也睁不开。
目前可能是驾驶辅助系统为驾驶员纠错,而未来很有可能发生反转,驾驶员成为纠错的一方,不过要是一个人来说,人永远都应该时刻集中注意力,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负责。
对于未来的汽车将是什么样子一定有很多畅想,刚才说的仅仅是大海当中的一滴水而已,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都让我们看到一些新的希望,也让我们能够产生更多对于未来的“幻想”。
说不定哪天量产车上出现了之前自己幻想中的配置,这难道不是一件让人激动的事情?【iDaily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