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我国古代对战争后勤最为简练而精准的总结。
多对武器装备、兵员数量等感兴趣,而对于后勤则比较轻视。事实上,一支再强大的军队,吃不上饭,战斗力便不能很好地保证;一些再厉害的武器,加不上油、供不上弹也只能是废铁一堆。
古往今来,无数支强悍的军队倒在了后勤不济之下。而由历史经验追溯到现在,现代军队对于物资种类和数量的需求达到一个新的巅峰,后勤保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我们本文就来谈一谈印度陆军唯一一个驻扎在高原地区的作战军,在冬季物资后勤保障上的情况。
印度陆军是目前世界上现役规模最大的陆军,其总兵力有115万人,下辖有14个作战军及大量独立、辅助部队。
这14个作战军中有4个是具备一定机动能力的攻击军,均配置于平原地区,其余的10个军为守备军,基本集结在边界附近。
这10个守备军中有的也驻防在平原地区;有的一部分在高原山地,一部分在平原地区;而全部部署在高原山地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印度陆军第14军。
1999年卡吉尔战争之后,印度加强了对印控克什米尔的军力部署,新成立了第14军,下属第3步兵师、第8山地师等老牌的印军部队,印军在锡亚琴冰川驻扎的第102旅也隶属于第14军。
而随着该作战军的成立,其军属部队也大量驻防到了印控克什米尔的拉达克地区,2010年代还加强了装甲部队,增援了3个装甲团。
到目前为止,该军及受其指挥的准军事部队约5到6万人,其中以第8山地师应对巴基斯坦方向,第3步兵师应对中国方向,锡亚琴冰川旅则专注冰川区守备。印军第14军军部驻扎在拉达克首府列城,军直属部队以此为基地,向前线提供各类补给和支援。
印军第14军所在的拉达克区域位于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之间,平均海拔在3000米到6000米之间,属于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总面积约4万多平方公里。
拉达克自古以来便是中国西藏的一部分,1830年代锡克帝国的封臣古拉伯·辛格派军将其侵占。锡克帝国被灭后,古拉伯·辛格彻底投靠英国,实际占据了查谟、克什米尔谷、拉达克等地,英国人封其为查谟-克什米尔大公。
1947年印巴分治后因克什米尔问题爆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实控了五分之二的克什米尔,印度实控了五分之三,其中也包括拉达克地区。
印军高原营区
因为拉达克特殊的高原山地环境,当地人口到现在也不过20余万人,而印度为了加强对当地的实控,并继续对邻国的蚕食政策,实际是将整个印控拉达克军事化了,常驻的兵力就有5到6万人之多,基本上在拉达克每看到6个人中,便有1个是印度军人。
高原环境是极其恶劣的,拉达克的居民基本上是沿河分布,而不适应高原环境的印度军人也在居民点附近大量建造军营,进行驻军。
因此印控拉达克地区几乎每一处大型的居民点附近,都有印军的军营。而为了交通补给方面,印军的营地基本上就在印度河河谷、什约克河谷和努布拉河谷中分布着,非常好辨别。
以在这些河谷中的营地为基础,印军不断向前延伸触角,其真正驻防在高原四五千米海拔据点中的士兵只是一小部分,但是这一小部分则要依赖后面的补给线和营地支援才能保证生存。
其基本的分布构成是位于列城的第14军军部——在卡如的第3步兵师师部——在德巴克等地的印军旅部——在楚疏勒、DBO等基地的营级驻军——更靠前的印军哨所、据点、巡逻点。这其中只要有一环出了问题,那么再之后环节的印军就要吃瘪了。
这个吃瘪不仅仅是在战时状态下,甚至在平时亦是如此。因为高原的环境比较恶劣,一点小病就可能丢掉性命,挨饿受冻更是可能造成非死即残的严重后果。
以印度在锡亚琴冰川保持的作战旅为例,自1980年代至今的伤残病死等非战斗减员已经超过了1万人,平均至少每天要残废1名,每周要死亡1名,这还是在每年数亿美元军费消耗下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恶劣的环境首先就是印度驻军面临的第一大对手,而为了克服如此恶劣的环境,尽量减少非战斗减员,并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印军必须确保后勤供应不出问题。
由于当地环境恶劣,印军很难从本地得到足够的给养物资,其武器弹药、生活补给甚至是建筑材料都必须依赖外运。
在网络上经常有印军通过军列向拉达克增兵、运输坦克的报道,事实上拉达克地区根本就没有铁路,是无法通过铁路输送兵员、装备与物资的。
长期以来,印军的陆地运输线只能依靠斯利那加—列城公路和马纳里—列城公路来完成,这两条公路的长度均有400多公里。
表面上看里程并不算长,可是公路是从低海拔区域修到高海拔区域的,中途要翻越几个高海拔的山口,实际的通车条件并不好。尤其在10月到次年3月的约半年时间中,受大雪封山等恶劣环境的影响,而无法保证顺利通行。
这样一来,印度实际控制的拉达克在冬半年就会成为孤岛,唯一有效与印军大本营连接的通道就是通过列城机场实施空运了。
印军有20多架C17和伊尔76大型运输机、12架C130运输机、近100架安32运输机,具备一定的空运能力。但列城机场的冬季起降条件也并不好,加之空运的代价高昂,这就决定了空运只能是应急手段,而不能成为常态化补给的手段。
因此为了保证在冬半年印度驻军的物资供应,印军往往在4月到9月的夏半年时间中,主要通过公路实施不间断的物资输送。这些物资除了满足第14军的夏半年消耗外,还要储备好足够的过冬物资。
印度第14军前后勤主管、退役少将阿姆利特·帕尔辛格对媒体称:在10月份之前,拉达克地区要储备20万吨的物资。
由此我们得知,印军这支5万到6万人规模的高原驻军在冬半年的物资消耗量指标。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也进行计算过,以印军50000人的规模为准,在冬半年180天的时间中消耗这20万吨物资,单兵日均消耗量为22千克。
这22千克的物资并非是个人的吃喝消耗,而是将武器弹药、燃料建材、帐篷冬装等分摊到个人身上的消耗。
高原环境极其特殊,物资消耗量极大,因此这22千克的单兵日均消耗量仅仅是保证人尽可能不被饿死、冻死的最低标准而已。
而且这还是人均,事实上印军的物资优先供应军官,底层士兵的待遇是极差的。
前几年就有印军的边防士兵公开抱怨伙食太差,引发了媒体的高度关注。结果印军仅仅是将提出问题的人给解决掉了,而根本没有去解决问题。
那么,这个物资量储备可以用于作战吗?
基本是不可以的,这是一个最低生存量指标,而不是一个作战指标。
以美军的作战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军单兵日消耗量为6公斤;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军单兵日消耗量为20公斤;朝鲜战争时,美军单兵日消耗量为29公斤;越南战争时,美军单兵日消耗量为117公斤;海湾战争时,美军地面部队单兵日消耗量达到了200多公斤,其中的装甲部队单兵日消耗量达到了500公斤。
也就是说,印军第14军的冬季物资储备,按照美军标准的话,仅能满足一场二战式战争的消耗。而印军现在的建设水平再低,也比二战时美军地面部队的装备标准要强,消耗量要大。
而如果按照近30年前美军地面部队单兵日消耗标准来计的话,印军第14军的所有过冬物资仅够18天作战的消耗。
美军在海湾战争中的机械化程度自然高于现在的印军,可也不要忘了印军在高原驻扎,对物资的消耗量可也比平原要高出很多。
当然了,印军和美军不同,作战环境也不同,我们进行这样的比较只是为了说明,一旦进入战争状态的话,现代战争的物资消耗量是十分惊人的。
而印军这区区20万吨物资仅能保证其第14军这5万多人的部队在冬季的最低消耗量,而当战争机器开动的话,这些物资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消耗殆尽了。
这还仅仅是自身的消耗,而不包含战争中印军储备仓库被打掉的情况。
在现代战争中,“火烧乌巢”的手段有很多种,对总体军力处于弱势的一方,想要自身的后勤储备免于受到攻击其实是不可能的。这种一厢情愿式的想法,只能是落得一个凄惨的结局。
实际上,历史已经给现在的人们提供了很多面镜子。
以1982年的马岛战争来说,阿根廷军队卡准时机在4月份动手,突然占领了马岛。阿军虽然采取了军事行动,但是低估了英军立即发动远征的决心,乃至于在后勤供应上一团乱麻,其上岛的部队虽然高达13000人,但是后勤供应体系却没有建设起来。
马岛的自然环境与印控拉达克有个类似的点就是基础设施都很落后,守军无法通过当地进行补给,都要依赖外来运输。
当英军舰队抵达之后,海运通道被掐断,岛上的阿军只能通过有限的空运来进行补给,而且受限于补给因素,阿军只能驻防在几个交通补给便利的区域,而无法在更多要地实施防御。
由于受到物资补给总量和调度分配的限制,大多数阿军的后勤状况都出现了严重问题,受冻、挨饿是普遍现象,甚至一些在外围的部队连续多天得不到供应。由此导致了普遍性的非战斗减员、士气低落,斗志不佳,严重影响了战斗力。
当英军地面部队登陆后,阿军无法迅速集结并对英军进行反击。英军虽然是劳师远征,但由于有完整而齐全的后勤供应体系,竟然在物资供应的效率上远超阿军。
5月21日,英军正式登陆,而阿军地面部队根本无法组织有效防御,大量部队未经激烈战斗便投降了,至6月14日战争结束,11300多名阿军成了俘虏,很多俘虏倒是吃上了英军提供的伙食才避免被饿死。
马岛战争结束已经近40年了,我们再看如今印军在拉达克的驻军,其实在后勤供应上依然是薄弱的。
印度跟阿根廷同样存在一厢情愿式的想法,总是低估对方的反应,而印军的军事行动同样没有考虑到后勤供应能否有效支撑。
以今年夏季印军在拉达克地区的增兵来说,虽然20万大军是夸张了,但是增兵后有10万军队还是比较可信的。
然而再有1个月时间就要入冬了,印军只储备了15万吨的物资,按照其目前一个月储备5万吨物资的效率,到入冬时仅能储存20万吨物资,而20万吨物资仅仅是印度增兵前驻军在冬半年所需的最低物资消耗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多的不是关注印度的军队有多大规模,而是其物资量能否有效支撑的问题。
类似于阿军在马岛战争中的情况,由于冻饿因素,很多阿军在正式战斗前便已经丧失了战斗力。
印度人要是一意孤行的话,恐怕结局不会比当年的阿军更好。这就是战争的客观规律,粮草未动,兵马就先行了,用兵哪有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