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联会公布了2021年全年和12月份各大汽车细分市场的销量排名。据最新销量显示,2021年全年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为2014.6万辆,同比增长4.4%。其中,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53.1万辆,同比增长113.9%,环比增长11.1%,创单月历史新高,全年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5%。从2018-2020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一直在100万左右,到2021年飙升至300万辆,可见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哪些车型表现最亮眼?
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EV
12月份销量:50561辆
12月,宏光MINIEV销量达到了50561辆,作为一款3万元级的微型电动车,宏光MINIEV能够卖得好,首先是2.88-4.36万元的超低售价,拉低了汽车市场的准入门槛。同时,全系标配ABS防抱死系统、EBD制动力分配、胎压监测和倒车雷达等多项安全配置。
虽然只有120公里和170公里两种续航,但对于日常代步的上班族和宝妈来说,他们根本就不会出远门,能够遮风挡雨就足够。不仅如此,使用成本也低,在家充电一公里只要5分钱,而且也不用像燃油车一样保养,都让其在同级别车型中有着极为不俗的优势。
特斯拉Model 3
12月份销量:30102辆
作为特斯拉现阶段最亲民的产品,Model 3在12月份的销量达到了30102辆。在近一年时间里,特斯拉Model 3的配置和价格经过了多轮的调整,目前官网在售的只有两款车型,一款是后轮驱动版补贴后售价为26.5652万元,而另一款是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它的售价为33.99万元,这款车型的0-100km/h加速时间可以达到3.3秒,这样的性能和价格绝对让一众超跑汗颜。
从续航和配置来看,补贴后售价26.5652万元的后轮驱动版是一款极具性价比的车型,相比之前Model 3标准续航版的价格虽然上涨,但配置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比如增加了后排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续航从此前的486公里(NEDC工况)变为556公里(CLTC工况),不过官方0-100km/h加速时间从5.6秒变为6.1秒。
比亚迪-秦
12月份销量:25940辆
12月,秦的销量达到了25940辆。作为新能源车型,能在竞争激烈的轿车市场中脱颖而出,肯定有它的独到之处。它不仅有着时尚、大气的外观造型,配置、空间、动力、油耗等方面均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配置方面,有手机NFC车钥匙、自动空调、车载Wi-fi、后视镜加热以及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CSC弯道速度控制系统、LKS主动式车道保持系统、LDWS车道偏离预警系统、AEB-CCR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20多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秦之所以能实现热销,很大程度得益于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的加持,以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EHS电混系统和DM-i超级混动专用刀片电池为核心,打造出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即使在亏电情况下,百公里油耗还能低至3.8L,在满油的情况,续航里程可达1100公里。
比亚迪-汉
12月份销量:13701辆
自2020年7月上市以来,汉的销量一直不错,目前在售的汉车型分为EV版本和DM版本。从目前的销量来看EV版本占了销量的大头,外观方面,采用了全新的Dragon Face家族式设计语言,辨识度非常高。内饰方面,仪表盘和10.58英寸中控屏的搭配,增强了车内的科技感,并搭载了比亚迪DiLink 3.0智能语音。配置方面,除了后排独立空调外,还配备了膝部气囊、后排侧气囊、前/后排头部气囊、被动行人保护、主动刹车、前排座椅通风/加热等配置。
动力方面,采用了比亚迪自研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电池容量为76.9kWh。其中低中配车型配备最大功率222Ps,峰值扭矩330N·m的前电机,NEDC续航里程均为605km,适合居家过日子的务实派;追求加速性能的消费者还有四驱高性能的高配车型可以选择,在前电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最大功率272Ps、峰值扭矩350N·m的后电机,其0-100km/h加速时间为3.9秒,NEDC续航里程为550km。
长城汽车-欧拉好猫
12月份销量:10482辆
9月到12月连续四个月,欧拉好猫的销量一直处于攀升状态,12月更是直接达成单月销量破万成就,凭借10482辆的成绩,成为新能源车圈销量的佼佼者。对于大多数女性消费者来说,欧拉好猫就是一款完美座驾,比如颜值方面,复古和时尚的交织融合,完美贴合都市女生的审美点。
除了外观之外,智能方面也是亮点,拥有智能巡航系统、智能车道保持系统、智慧躲闪、智能灯光辅助、全场景记忆泊车等超多智能驾驶辅助配置,不管是高速路行车,还是上下班高峰路段,都能最大程度带给用户安全、放心、轻松的驾驶体验,弥补驾驶技术的不足。出众的颜值,出圈的智能表现,都让它成为更多时尚女性的购车首选。
车叔总结
伴随着新能源销量增长,我们也应注意到新能源市场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入门和高端走强终归只是暂时的,长期来看中间区段仍有巨大成长空间。进入新的一年,合资品牌也开始发力新能源领域,这给中国品牌特别是新势力带来了更多挑战,谁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市场会给出最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