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师突然打来电话,说你的孩子把同学打伤了,人家头上起了一个大包,孩子还拒绝道歉。你要怎么跟孩子交流?怎么去说服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采取弥补的措施?这是我的一个学员讲的真实案例。她儿子上三年级,放学前接到老师的电话,让她引导孩子给对方道个歉。当她见到孩子的时候,要怎么说?怎么问?怎么去解决?
共情:理解孩子,要看到孩子行为下的需求
这个学员说,当时她心里很恼火,那段时间她发现孩子嘴很硬,有时明知自己做错了,就是不肯承认,百般争辩。当她看到儿子走过来的时候,她就问:“你今天是怎么回事啊?”可是话刚说出口,儿子就一种无所谓、很倔强的样子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这时她想起来课堂上我们讲到的“如何跟孩子共情”:共情就是带着关爱和好奇去理解孩子当时的感受。所以,她让自己先平静下来,说:“儿子,老师给妈妈打电话,说你把亮亮打伤了。我知道你俩平时关系特别好,妈妈想你那样做一定有自己的理由,对吗?”
这句“我想你那样做一定有自己的理由”是我们亲子共情中最常用的一句话。她儿子一听到这句话,刚才那种倔强的神情一下就放松下来,说出了事情经过:“今天上课的时候,老师提问,我没有听清老师问的问题,所以我站起来答错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就觉得很丢人、很郁闷,下课后亮亮非拉我出去打水,我不肯去,他就说我‘干吗跟个大姑娘似的’,气得我就推了他一下,没想到他就摔倒了,磕在了桌角上。”
听到这儿,妈妈就理解了儿子为什么去推朋友。是他自己觉得课堂上出了丑,正郁闷,朋友本想安慰他,可是方法不太好,一句“干吗跟个大姑娘似的”如同火上浇油,让他彻底怒了。所以,这时妈妈就能理解孩子当时的感情了,之后才能站在他的角度去分析、体会他当时为什么会这样做。
共情的重点是比孩子看远一步,看到他情绪的复杂性和两面性
家长理解了孩子之后要怎么说?能不能只是说“他那样说确实太气人了,你一定觉得很受伤害”?孩子是被认同了,可是也被放纵了,不能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一面。如果共情只做到这儿,孩子发现,我打他原来确实有我的理由,合情合理,那肯定也不行。因为共情做到这儿才只做了一半。后一半是什么?共情完了我们就得开始讲原则,得让孩子找到去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时候妈妈一定要看到孩子情绪的另一方面,就是他推完朋友后,除了恼怒还有很沉重的内疚情绪,我们要去问孩子:“哦,所以你推了他。可是你没想到他刚好被撞,还撞了个大包吧?”三年级的孩子还不太会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在所有的负面情绪里,愤怒、郁闷,他们表达起来更容易一点,但是害羞和内疚的情绪,他们就难以看到。这时,当他把前面的愤怒表达完之后,要引导他勇敢地看清自己内在的情绪,去看到、去承认其实朋友是为了关心他,可是却被他推倒受了伤。他再看向朋友才会想到,其实朋友的内心也蛮委屈的。这样,他才会去主动地找朋友道歉。
这件事情交流到这里,才算是差不多了。孩子通过这件事,收获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体会到当时自己的情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在表面的情绪之下,还有着哪些他自己之前没有注意到的情绪,他觉察到、理解到这个情绪的复杂性很重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一定要做好共情。共情不是一句简单的“我理解你”,而是要真正地去“看到他”,这个“看到”是要看到他情绪的复杂性、多元性,看到他内心的矛盾。
另一部分是,共情不能只是让孩子被共情了,被理解了,还要让孩子看到自己错误的地方,去理解对方的情绪,去理解对方行为的原因和需求,对别人的理解能力是孩子需要积累的重要社会能力。
如果孩子不能学习理解别人的情绪,他的情商会很低
有一些父母只做了共情的前一半,会很麻烦。有一次我在公园看到一位妈妈带孩子玩,孩子闹着想要玩旁边大哥哥手里的溜溜球。妈妈问:“你想要玩大哥哥的球球,玩不到你很难过,是吗?”孩子哭闹得更急了,表示认同。然后妈妈转过身对大男孩说:“小妹妹哭得很伤心,你能把玩具给她玩玩吗?”那个男孩有些不情愿地把玩具递给了她。你看到这儿,会有什么感觉?妈妈这是共情吗?这不是共情,这是放纵孩子。
这里面要想真正地共情,不要只看到孩子得不到玩具的伤心,更要看到三四岁的孩子,想借玩具却借不到时的无助和挫折,要问她:“你想借大哥哥的玩具玩,但玩不到,这让你很难过,是吗?”孩子被认同后会哭,等待她哭一会儿后,要再问:“虽然暂时没有办法借到,但你真的很想玩是吗?”要让孩子看到自己内在的渴望,然后引导孩子去看看对方是什么状态,这时问她:“那你看看大哥哥现在玩得很好,很投入是吧?”要让她认识到:玩具是对方的,人家也正玩在兴头上,人家可以借给你,也可以不借,如果想要借就得想办法。在这个想办法的过程中孩子的能力就会得到增强,变得乐观起来,这时即使想尽了办法仍然借不到玩具,孩子也会比较容易接受。这样通过共情,孩子不但在情绪上被认同了,更被激发了内心想要去解决问题的愿望,具备新的能力。
所以共情的时候主要的是先去觉察和理解孩子,用语言表达清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被认同。情绪被认同、被看到后,才会慢慢平复下来,开始梳理事情的前因后果。共情完了,真正的教育才刚开始,这时要让孩子诚实地面对整个事情,看到情绪的多面性、复杂性,看到孩子情绪中的正面的力量,想要改变的力量,然后引导孩子去采取更好的行为,这才是真的共情。共情会让孩子积极面对自己的情绪,不断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