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去产能安置180万职工,光发1000亿资金还不够 2016.5.23日
煤炭、钢铁行业早已打响了去产能之战,各地纷纷表决心下了“军令状”,但是,一面给企业“做减法”,一面还得稳就业,后者极其重要,也让地方政府和企业很头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中央财政将安排1000亿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近日,这笔资金分配办法出台。那么,有什么值得注意之处呢?
要点速读11000亿资金设置了门槛,不是所有的分流职工都能享有。民企也有去产能压力,却缺少资金扶助。2奖补措施未解决职工再就业问题,同时,该措施还可能会扭曲激励,使企业和地方产生“政绩冲动”。1000亿资金的奖励性质大于补助性质
高达1000亿的中央财政“大礼包”,虽然根据规定主要用于去产能的职工安置工作,但这些钱更像是一种对企业和地方政府去产能的奖励,只不过这些奖励规定了用途。这样一来,想拿到这笔巨额资金就有了门槛,并非所有的分流职工都有机会。而具体在财政部印发的文件《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里,分配方式可总结为:多关多奖励,早退多奖励。以此加速去产能的过程。
1000亿资金的分配
如上图所示,虽然基础奖补资金考虑到了不同企业需要安置人员数量和财务状况的差别,但资金的发放还是主要考虑地方和企业去产能任务量完成的多少。比如,《办法》规定,“对完成超任务量10%以上的省、企业,(编者注:发放资金的)系数为超额完成比例的1.5倍(最高不超过30%)。”即超额完成去产能任务,就能获得分得更多奖补资金。
民企也有去产能压力,却缺少资金扶助
在产能过剩行业,国企由于产能规模,加之不及时“止损”,往往成为亏损的大头。但是俗话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去产能并不区分国企和民企。河北国资委主任王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称,河北的钢铁产能里面,“民企大约占3/4,国企大约占1/4”,“钢铁去产能跟企业的国有或民营这种所有制属性没关系”。也就是说,去产能标准一视同仁,谁符合去产能的标准,就去谁的产能。
资金分配偏向国企
但是,《办法》中明确指出,“奖补资金主要用于国有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工作,也可统筹用于符合条件的非国有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工作”。从其中可以看出资金分配偏向国企。然而,民企员工一次性大量下岗也会带来分流压力。以钢铁行业为例,国家定的去产能目标为用5年时间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全联中小冶金企业商会原名誉会长赵喜子表示,这其中民营企业至少要承担5000万吨以上的去产能任务。足见民企去产能压力不比国企小。同时,《财经》杂志的一篇报道还以河北省为例,介绍民企分流职工的包袱也很重,“河北省共有60余万钢铁工人,加上周边产业总人数达100万人。其中70%—75%为民营企业的工人,因与企业签订的为临时合同,这部分人不管因何种原因丢掉工作后,等待他们的只有一条路:卷铺盖走人。”
“人到哪里去”的问题仍悬而未决
此前,据人社部统计,煤炭和钢铁系统分流安置职工约为180万人。职工分流安置,有资金保障很重要,但“人到哪去”是更该重视的问题。专项奖补资金的发放,能够解一些企业的燃眉之急,但是这些钱的具体用途,现有的规定只是强调最基本的保险和经济补偿金的支付,至于具体对人员进行分流安置的成本,则没有说明。
专题《化解产能过剩,不必恐慌“下岗潮”》提到过,本次去产能导致的职工安置分流与90年末下岗潮不能相提并论,目前就业市场各项指标显示,就业岗位是有的。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提到,“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市场就业的吸纳能力很强,就业形态很多,从2013年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提供的就业渠道更多,各种新业态的发展也拉动了就业。”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失业人员顺利过渡到这些岗位上。
职工分流,找到新的岗位,需要政府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培训服务。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尚未建立体系完善的职工技能培训。
还要警惕奖补政策下的“政绩冲动”
企业和地方去产能需要钱,如果有资金诱惑,就会顺势一哄而上,极力争取。地方“冲动”的现象已然出现,国家提出的去产能目标是:煤炭、钢铁行业未来3年至5年内分别压缩产能5亿吨左右和1亿—1.5亿吨。而上海证券报报道称,“钢铁第一大省河北一个省压减的钢铁产能就达1亿吨,而晋陕蒙三大煤炭主产区要化解的煤炭产能已经接近4.8亿吨,如果再算上其他省份,地方压减力度远超国家预期。”
原本全国去产能的目标想要“激进”一些,但是考虑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负担情况,最终敲定的目标有所下调。而据财新网报道,之所以出现地方政府在全国目标制订时“据理力争”,却在宣布各自压减目标时“慷慨大方”的情况,这与各地都想争取更多来自中央的安置资金和政策优惠有关,各地的官员也想借此比拼政绩。看到“大蛋糕”就冲动无比,想尽办法多分钱,这样的案例在以往发生过不少。因此,1000亿专项资金的发放和使用都需要重点监督,杜绝数据造假骗补。
去产能涉及180万职工的安置,每个人都可能肩负一个家庭的重担。中央财政资金来支持自然是好事,但配套措施设计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