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焦虑是什么?焦虑的本质是人的精神获得留下的垃圾。
但凡一个人起心动念,就会产生精神垃圾。精神垃圾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处理精神垃圾的能力跟不上,所以引发焦虑。
其次,吴伯凡老师认为,焦虑的程度主要跟我们的心智管理的能力有关,与工作量没有什么关系,甚至是负相关;
再次认为,焦虑是一种“精神熵”,也就是说,精神自然趋于混乱无序、喧嚣动荡“精神熵”是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思想流动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在物理学中,“熵”是指系统的无序程度。熵的增加表明系统从一个更有序、更规则的状态向无序、更无序的状态发展。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也会由于种种原因而出现焦虑的情绪。
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极少能达到完全满足的状况。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又会迅速地被另一个欲望所占领,人几乎一生都在希望着什么,很少满足于现状或享受现在……
如果不能停止对欲望的强烈追求,你就永远无法离开焦虑。
有人说,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欲望,我只想自己的生活别那么累。
有人说,只要有个好家庭、好工作,一切都不出状况、永远顺利地进行下去就可以了。
这些难道不是欲望吗?
所有的“想要”和绝对“不想要”都是欲望,一旦有这种欲望,就会引发我们的焦虑。
人们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焦虑情绪,但是有些人的焦虑则会更严重一些:手心出汗、脸红、心跳加速、睡眠失常、情绪紧张,一遍一遍强迫性地思考某一件事的最坏的结果,而无法停止,还有的会有呼吸困难的现象。
他们特别担心一件事的结果不如预期,总是担心,总是害怕,心理状态和神经系统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那么适度焦虑和过度焦虑的区别在哪里?
1、“适度焦虑”的人的内心:
这件事多半不会出现那么糟糕的结果,有这种结果也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即使真很糟糕,天也不会塌下来,我还是可以承受的。
2、“过度焦虑”的人的内心:
这件事很可能会出现最糟糕的结果,没有人保证一定不会,就有可能会;
如果出现了那种最糟糕的结果,天哪,我不敢想,我无法承受。
焦虑情绪比较强烈的人,或者说焦虑型人格的人,他的思维倾向于两种特质:
1、 内心总是充满负面情绪,不由自主地对结果进行负面推定;
2.、承受力微弱,无法承受失败、犯错、被指责、不认同。
一个被焦虑逼得走投无路的人,多半有着极度不自信的内心,对自我的接纳很低,对自我非常怀疑,因此难以承受轻微的指责和错误,或者他人对自己的不满。
这个人无论看起来多么优秀、自信、骄傲,他的人格里面都有因为不自信和不接纳而极度脆弱的一面。
要正视的一件事情是,你永远无法消除你潜意识的真实感受和情绪,即便它已经非常久远。你能做的只是看到它、分析它、释放它、转化它。
但是,有时候我们也可以降低我们焦虑的水平,至少让它不要愈演愈烈。
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自我保护机制,如果大脑判断你快要遇到让你无法承受的感觉,为了避免这种可能淹没你的“不好的体验”,你的内心防御机制会启动,对你发出信号,“报警、报警、前方有威胁”。
然而它往往会反应过度,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站在自己最畏惧的结果边缘感到无比恐惧,因而止步不前,被焦虑逼得无处可逃,很可能是这种报警信号有点过头的反应,放大了让你恐惧的感觉。
换句话说,其实你“感觉”特别让你恐惧的事情,并不是真的那么可怕,你的大脑有可能让你产生错觉。
那么,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人之所以心情忧虑,是因为担忧,担忧那些想得到又怕得不到的,担忧拥有的可能随时会失去,总之就是各种担忧、各种焦虑。一旦陷进那些担忧里面,你整个的神经都会绷紧,时间久了,什么人都受不了。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别给自己留下太多“忧患”。不管做什么,能马上做好的,绝不拖拉到改天。能很快解决的问题,不要留着有时间再解决。
当你把那些问题一件一件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自己就会有一种忧虑感,就觉得好像有很多事情急需你的处理,心情自然就会出现焦虑。
记住了,能解决的立刻解决,不要拖延。
如果想缓解焦虑的情绪,可以建议这样做:
1、要知道你自己为什么而焦虑
明白自己焦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找到原因以后,想办法去解决攻克。
2、提前做好规划
很多的事情需要提前做好计划,当你每天盲目的工作和生活时就会感觉到焦虑,因为你茫然没有秩序,如果能提前规划好自己的时间或许更好。
3、转移思想
把你的心思努力从所被焦虑的事情中转移出来,不要让自己成为焦虑的核心,解决事情才是缓解焦虑的核心。
4、适当降低自己的欲望
当一个人的欲望过高,而无法得到实现的时候,就会充满了焦虑感,适当的降低自己的欲望可以缓解焦虑感。
5、懂得生活的幽默
一个能幽默自己的人是智者,生活中要充满了欢声笑语,生活才会变得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