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9年分拆天士力医药赴港上市,天士力已经被视为一家投资公司,更像是复星医药的翻版
近日,瑞幸在美国造假,麻烦大了!一是中概股集体遭连累,二是公司负责人很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近期,又一家公司闯进投资人视野:运作去香港上市已近一年,天士力生物毅然放弃,坚决要回科创板上市。在股吧中,被大量网友质疑:这是觉得A股的韭菜好割,还是有什么别的难言之隐?
如果要把天士力近些年的经营和近期动作结合起来看,天士力生物急着要上市,事情果真没那么简单。
01
为何先去香港拟IPO一年后又盯上科创板
天士力生物筹划港股上市良久,近一年动作最频繁。但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回到A股来申请。
2018年5月,天士力将天士力生物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将公司的生物药相关资产划转给天士力生物,从而形成了生物药板块的独立平台,开始为上市做准备。
2019年6月下旬,天士力生物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上市的申请,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发行并上市申请资料。
当时,科创板已有数家公司成功发行,审批流程也飞快。例如,华兴源创从受理到注册生效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和天士力生物同行业的微芯生物,用时也不过4个月。
在科创板如此快速办理的情况下,天士力生物仍申请到香港上市。
天士力生物并非一块香饽饽。按照公司在港股招股书中叙述,自成立以来,公司已经蒙受重大经营亏损;过去经营获得的净现金流量为负数;此前没有派息,短期内也没有派息的计划。
确实,天士力生物2017年至2019年连续亏损,2019年亏损额同比增长了约7倍。
在这个招股书中,天士力生物披露了公司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占了招股书10%的篇幅。
招股书一般比较难懂。《每日财报》给各位看官归纳一下,天士力生物林林总总说了多项风险因素:如只有一项产品商业化;依赖上海的生产设施;是否能留住高级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是关键;依靠第三方进行部分研发活动;开发流程长耗费资金量大,无法获得知识产权通知获得专利保护导致第三方直接竞争,以及学术营销的风险等等。
那么,为何天士力生物又改弦更张了呢?据媒体报道,运作在香港上市后,天士力生物觉得香港市场估值太低,于是有了将在科创板上市的预案。
估值低,换成能听的懂的话,就是卖的价格低,香港投资人不认可。问题来了,第一,香港市场本来就估值低,公司应该早有准备,为何突然又打道回府呢?难道真的和瑞幸事件的压力有关?第二,香港估值低,难道科创板的投资人就会轻易认可公司的高估值?
这种如意算盘如果实现,接盘者就是A股市场的投资人,而天士力和天士力生物的高管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天士力生物股权结构
天士力生物的股权结构中,天士力是控股股东,成功上市收益自然丰厚。
另外,天津盛融、天津盛和、天津盛释是天士力生物的员工股份激励计划持股平台。企查查数据显示,这三个合伙企业最大股东都是天津智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而韩进、陈晓军和张瑜,各自持有此公司24%的股权。
这三位在天士力生物中的位置仅次于董事长闫凯境,都是执行董事。韩进是首席执行官;陈晓军是分管营销的副总裁,张瑜是分管战略投资的副总裁。
既然要在科创板上市,总得为上市增加砝码。《每日财报》注意到,不到一个月前,今年5月12日,天士力生物与日本宝生物工程株式会社签署了协议。根据协议,天士力生物引进一款药品,是治疗胰腺癌及黑色素瘤的溶瘤病毒产品。天士力生物向此公司支付总额最高为2750万美元费用。这项交易,将耗掉天士力生物1.94亿元人民币,占到了2019年天士力生物营业收入的88%。此药品商业化后,天士力生物还须向上述公司支付每年20万美元的维护费以及5-10%的销售提成。
在提出科创板上市后匆匆签署这个协议,定价公允吗?对公司长久发展利弊如何?目前难以考证。
天士力生物如此着急上市,或与天士力的整体战略有关。
02
净资产收益率创新低 仅4年股价近腰斩
对于天士力,此前留给投资人的印象是一家专注研发的公司,随着2019年分拆天士力医药赴港上市,市场评论已经变成了一家投资公司,更像是复星医药的翻版。
2019年12月天士力拟将所持重庆医药的股权全部转让,更佐证了市场的判断。
根据《每日财报》的统计,天士力股价已经连跌4年。从2015年末至2020年6月5日,天士力股价腰斩。是大势和行业不好吗?同期,片仔癀涨了2.33倍,以岭药业涨了53%。按照中信行业分类, 2015年天士力总市值在同类行业排名第4,现在降至第10,被白云山和华润三九等公司赶超。
这和公司基本面相印证。2015年后公司盈利能力下降,净资产收益率并没有随着营业收入增长而上升,反倒是越来越低。
天士力净资产收益率创出新低
为了提振股价,公司4月份发布了回购计划,但这也仅停留在公告上,截至6月1日,仍未入场买股票。
天士力生物弃港回科创板IPO,具体缘由是什么?天士力为何被同行赶超?出售子公司及子公司上市这一连串操作,有何长远打算?就这些以及更多疑问,《每日财报》致函天士力,但公司方面保持缄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