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最“差”基金榜:5年还在亏损的有191只,3年的165只!如何避雷?

由 纳喇晓枝 发布于 财经

导读:21资本研究院跟踪数据发现,有一批基金长期亏损,有的10年亏损、有的5年亏损、有的3年亏损。

作 者丨庞华玮、姜诗蔷

编 辑丨李新江、陈思颖

又到一年年末时,公募基金一年一度的业绩排名战亦将步入终局。

事实上,去年公募基金优秀的业绩表现给绩优基金公司、明星基金经理都带来了大量的流量,从而引发今年的爆款基金发行潮。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排名战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今年不少基金公司的爆款产品均是来自于基金经理的业绩支撑,又到年末,大家对业绩的关注自然也更高。这意味着明年谁家异军突起,谁家表现平平,可能就在这一月时间。”12月3日,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今年基金火爆,当我们往前看的时候,投资人希望选出最好的基金,但首先要避开最差的基金。

21资本研究院跟踪数据发现,有一批基金长期亏损,有的10年亏损、有的5年亏损、有的3年亏损。

最“差”基金榜:十年12只公募基金仍在亏损

统计显示,部分B类份额和商品型基金的长期收益最差。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经理更换较为频繁,以及基金成立在市场相对高位,对基金中长期表现有较大影响。

根据长期最差基金的前车之鉴,基金避“雷”的要点是:不要长期持有商品类基金,尽量在市场相对低点购买指数基金,以及选择超额收益获得能力较强且持续性较好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

10年还亏损的基金

投资基金无疑是理财的一种不错的方式。

2018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指导发布的《公募基金成立20年专题报告》显示,公募偏股型基金成立近19年的年化收益率为16.18%,超出同期上证综指平均涨幅8.50个百分点,公募基金近20年内,有10只基金平均累计分红超过100亿元。

然而,现实中比较遗憾的是,有一批权益类基金的持有人因为选错了产品,没有享受年化16.18%的收益,甚至是长期负收益。

21资本研究院跟踪数据发现,10年(2010-12-1至2020-12-1,以下同)还在亏损的基金有12只。

其中包括申万菱信深成指B(-56.30%)、国联安商品ETF(-22.98%)、国联安上证商品ETF联接(-22.52%)、天治低碳经济(-14.58%)、嘉实恒生H股(-12.31%)、金元顺安价值增长(-12.16%)、中海能源策略(-7.64%)、泰达宏利品质生活(-5.42%)、长城景气行业龙头(-1.47%)、大成财富管理2020(-1.19%)、民生加银精选(-0.86%)、东吴行业轮动(-0.46%)。

上述12只10年负收益基金中,包括4只被动指数基金,其中3只(申万菱信深成指B、国联安商品ETF、国联安上证商品ETF联接),位列亏损前三名,而1只QDII基金(嘉实恒生H股)同样是被动指数基金。

1只偏债混合型基金(大成财富管理2020)、3只灵活配置基金(天治低碳经济、泰达宏利品质生活、长城景气行业龙头)、4只偏股混合型基金(金元顺安价值增长、中海能源策略、民生加银精选、东吴行业轮动)。

它们囊括了除货币型、纯债型基金之外的主要证券基金类型。

可见“雷”基几乎无处不在。

那么,为什么一批基金出现10年仍亏损的现象呢?

其中,4只被动指数基金,基金业绩收益高低与基金经理关系不大。比如,嘉实恒生H股,2010年9月成立,成立在高点,H股指数表现最近10年不佳,银行股占比较高,而这10年是金融的熊市。

近10年,亏损最多的被动指数基金是申万菱信深成指B,10年不但没赚钱,亏损还高达56%,与其特殊的设置有关,B类份额放大了收益和亏损,作为分类基金在今年底将彻底清理,以后也不再有此类产品,因此可以乎略不讨论。

10年还亏损的基金,除了4只被动指数基金之外,还有8只主动管理型基金,它们的业绩与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有紧密关系。

比如,天治低碳经济。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总监曾令华指出,从2010年后,经历5位基金经理,同类排名都不佳,任职期排名都在后三分之一附近。

而中海能源策略也同样有类似情况,中海能源策略10年来有6位基金经理。

让人最感慨的是东吴行业轮动,当年的明星基金,在2008年4月发行时,规模达到了31亿份,当年这个数据相当高。可惜成立时即为规模最高点。

据曾令华介绍,东吴表现也是和人员的变动有关。

“之前,徐建平任总经理,王炯为投资总监。王炯靠低仓位在2008年一战成名,2010年又卷土重来,那几年,‘东吴三剑客’名躁一时,这也是当时东吴行业轮动首发能够力压众多大牌公司博时、兴全等的原因。2012年王炯、徐建平先后离职,几乎迎来了东吴基金最黑暗的时刻。”

3-5年亏损的基金

曾令华认为,人员变换较多的基金,很难取得持续好业绩。而双基金经理一般业绩也难有好的表现。

曾令华指出,基金经理如果做错了,最后表现只有一条,就是高点买,低点卖。对个股没有深入研究,容易追高,也容易在下跌时不敢拿,或者加仓。没有鲜明特点的基金经理,可能真是在投资上还没有想清楚。到底赚什么样的钱,自己的资源禀赋是什么,持续赚钱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值得永恒追问的。

根据21世纪资本研究院跟踪数据,5年(2015-12-1至2020-12-1,下同)还亏损的基金总共191只(A|B|C类份额分开计算,下同)。

被动型基金和QDII占比例最大。

排在前列的一批5年亏损基金大多为被动型基金的B类份额,占据前50名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中前19名全部为B类份额。

近5年亏损最严重的基金是创业股B,亏损高达91.52%。紧随其后的是传媒B(-89.60%)、体育B(-87.34%)、高铁B(-82.12%)、军工B(-81.17%)。

近5年亏损超过50%的基金32只,17只基金亏损在30%-50%之间,45只基金亏损在10%-30%之间。

而3年(2017-12-1至2020-12-1,下同)还亏损的基金有165只。同样是被动型基金和QDII占据前列。

近3年亏损排名前列的是中融钢铁B、鹏华钢铁B,分别为-78.65%、-64.37%。此外,高铁B(-62.65%)、煤炭B(-58.49%)、国泰商品(-54.08%)。

9只基金3年亏损超过50%,13只亏损在40%-50%之间,10只亏损在30%-40%之间,20只亏损在20%-30%之间。

格上理财首席策略师张婷总结,从目前亏损的基金来看,3年以上基金出现亏损主要源于几方面:

一方面,商品型基金随着经济周期会发生较大的波动,长期持有下来很难有持续收益,更多是坐过山车,导致长期持有收益较差;

二是基金经理更换较为频繁,甚至有10年更换10个基金经理的产品,这就会导致基金风格和业绩持续不稳定,超额收益难以获取,长期业绩较弱;

三是基金成立在市场相对高位,比如恒生H股这只基金成立在2010年,由于被动跟踪恒生H股指数,目前该指数尚未回到当时的市场高点,导致该基金一直都没有获得正收益。

曾令华认为,“买基金不妨看看后视镜。看排名买基金不靠谱,不看排名就买基金就是特不靠谱了。新基金经理还是要拉出来遛遛再说,不怕错过,就怕买错。”

张婷认为,对投资者而言,购买基金时避雷需要关注几点:

一是选择超额收益获得能力较强且持续性较好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一旦发生基金经理离职,要特别关注新上任基金经理的能力,一旦发现超额业绩下滑,就要进行赎回;

二是对于商品类基金不建议长期持有,更多可以根据经济周期,做阶段性机会的操作,商品类基金很难产生未来盈利的持续上行;

三是尽量在市场相对低点购买指数基金,尤其是偏周期属性的指数基金。

有人欢喜有人忧:还剩20个交易日,今年已诞生8只“翻倍基”

整体来说,今年权益市场表现不错,不少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突出。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2月2日,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回报为39.32%;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的平均回报亦超过30%,分别为34.64%、32.6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按照Wind数据统计,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中,目前已有8只基金收益翻倍。

8只“翻倍基”

Wind数据显示,目前主动权益基金中,今年以来回报最高的是广发高端制造A,该基金今年以来截至12月2日的收益为128.35%。

该基金超出了收益排名第二的农银汇理工业4.0基金约15个百分点。

业绩排名紧随广发高端制造A之后的则是农银汇理工业4.0、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农银汇理研究精选3只基金,其中农银汇理工业4.0、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两只基金今年以来截至12月2日的回报超过110%,为113.23%和110.33%;农银汇理研究精选为108.99%。

除此之外,还有工银瑞信战略转型主题、工银瑞信战略新兴产业A、工银瑞信新兴产业C,以及广发鑫享4只基金今年以来截至12月2日的收益翻倍,分别为106.26%、103.37%、102.62%、100.79%。

从基金公司来看,广发基金、农银汇理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包揽了这8只翻倍基。

“今年上半年市场热点围绕科技、消费、医药等等,相关主题基金收益表现突出,下半年以来,随着经济数据的修复,A股周期风格相对于成长风格以及A股整体都跑出了明显的超额收益,周期风格无论是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都累积了相当涨幅。在当前顺周期行情下,不少周期相关主题基金也挤进收益榜单前列。”华南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受访指出。

以广发高端制造A为例,该基金三季报中前三大重仓持股为隆基股份、锦浪科技、通威股份,均为光伏行业个股。数据显示,隆基股份今年6月以来股价飞涨,今年以来截至12月3日股价涨幅已经达到182.12%。

这只基金由孙迪、郑澄然共同管理,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表示,基金三季度新增了化工、电子板块的配置,在全球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低估值的制造行业有望获得较好的超额收益,同时科技类资产仍然有较高的性价比。此外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四五”规划将会是市场关注的重点,有望成为四季度投资的主旋律。

就下半年开始表现突出的顺周期行情来说,不少基金业绩已崭露头角。譬如创金合信工业周期精选、诺德周期策略等基金今年以来截至12月2日的收益已经超过了90%。

“当前中美工业周期筑底共振,支撑顺周期主线未来还有反复表现的机会,目前到来年二月春季躁动行情结束前,都是交易顺周期的窗口期。”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表示。

业绩与规模的取舍

2020年公募年末战局最终走向如何,尚有20个交易日有待考验。

不过目前来看,各家基金公司已经开始行动,“限购保业绩”这一操作多次上演。

譬如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中小盘基金公告称自11月26日起在代销、网上直销系统调整大额申购业务,单日单账户累计申购由不应超过5万元调整为不应超过5000元;中欧基金也表示为更好地保证中欧新趋势混合基金(LOF)的稳定运作,决定自11月30日起限制该基金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业务的金额。

事实上,今年的爆款基金发行大战仍在眼前,2019年业绩排名靠前的明星基金经理的号召力已经被市场证实,基金公司依靠突出的业绩转瞬间即完成了规模逆袭。

这也让公募基金年末的排名大战更受重视。

“今年很多公司都出现了爆款产品,来自公司的压力也很大,但没有业绩也很难出爆款,所以公司各方面都非常重视。”一家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不过公募基金的业绩与规模冲突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基金规模做大,业绩却跟不上,这在往年的排名战中也有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不少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规模并不大。譬如农银汇理工业4.0、工银战略新兴产业、广发鑫享,3只基金的最新规模均不超过10亿,其中工银战略新兴产业的规模仅有3.45亿元。

而基金规模超过20亿的,仅有广发高端制造A、工银瑞信战略转型主题、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3只基金,其中广发高端制造A规模最大,三季度末基金规模为71.22亿元。

而今年年中以来成立的不少爆款基金的表现相对平淡。

譬如今年7月份成立的汇添富中盘价值精选、鹏华匠心精选等发行规模在290亿以上的基金,其成立以来截至12月2日的收益均不足5%。而今年以来发行份额最大的南方成长先锋,该基金在6月12日成立,其A/C份额截至12月2日的回报分别为6.79%和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