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零产品零销售,三年巨亏5亿 艾力斯医药凭什么叩开科创板之门?

由 合永顺 发布于 财经

一家无产品、无销售收入,三年巨亏5.34亿元的公司正在冲刺科创板。

这家公司是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力斯医药”),4月17日,艾力斯医药携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而来,拟募集资金15.03亿元,用于投资新药研发等项目。

巨亏之下虽无核心产品在售,但对于创新型药企而言,研发管线却更能预示企业未来走向。而招股书显示,艾力斯医药仅有一款新药提交上市申请,其余多款新药均处于研发早期,公司未来发展十分依赖于艾氟替尼的上市获批进度及商业化进展。

而这款被艾力斯医药寄予厚望的艾氟替尼,其所属的第三代EGFR-TKI领域竞争十分激烈,已有两家实力雄厚的公司率先获批上市,且存在多家公司正大力研发。

先发优势全无,商业化实力薄弱的艾力斯医药何以扭转亏损,又将如何叩开科创板大门?

招股书显示,作为一家专注于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药企业,艾力斯医药成立于2004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目前已在非小细胞肺癌小分子靶向药领域构建了丰富的研发管线。

然而,虽经多年发展,艾力斯医药目前仍处研发阶段,尚未开展商业化生产销售,也未形成销售收入,因而尚未实现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2017~2019年,艾力斯医药连年亏损,三年累计亏损额达5.34亿元;截至2019年末,艾力斯医药未分配利润已达-2.18亿元。

而从产品管线进展上看,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艾力斯医药产品管线拥有5个主要的在研药品的10项在研项目,其中,1个项目已提交新药上市申请,1个项目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1个项目处于临床试验申请阶段,其余项目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其中,甲磺酸艾氟替尼片为艾力斯医药的核心产品,其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适应症已提交上市申请,预计于今年内获批上市;其针对非小细胞癌症的一线治疗适应症,已于2019年6月启动Ⅲ期临床试验,预计于2022年提交上市申请;同时,艾氟替尼在美国二线治疗适应症的开发处于临床试验申请阶段。

图1 艾力斯医药产品管线进展 图片来源:招股书

也就是说,除艾氟替尼针对非小细胞癌症二线治疗、一线治疗适应症外,艾力斯医药的绝大部分在研产品均处于研发早期,距离产品研发成功并获批上市存在较长时间,未来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从短期发展看,艾力斯医药在招股书中直言,其公司的价值将主要依赖于艾氟替尼的新药上市申请进度、获批上市后的商业化进展以及艾氟替尼在适应症扩展方面的临床研究和上市申请审批进展。

而从长远发展看,艾力斯医药还面临单一产品依赖风险,其指出:“若艾氟替尼的相关临床研究、上市审批和商业化进展不顺利,将对公司价值产生不利影响;若公司其他主要在研产品研发进展不顺利,公司长期的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也将受到单一产品的限制,前期大量研发投入面临短期内无法回收的风险。”

作为公司全力布局的核心产品,艾氟替尼对于艾力斯医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招股书显示,艾氟替尼是小分子靶向抗肿瘤1类新药,属于第三代EGFR-TKI,主要用于EGFR敏感突变、EGFR T790M耐药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为艾力斯医药核心产品。而之所以全力布局非小细胞肺癌小分子靶向药领域,是在于艾力斯医药看到了该领域市场需求巨大,发展前景广阔,赛道优良

数据显示,肺癌是2018年全球和中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种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发病数量约占肺癌总数的85%左右,而EGFR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主要靶点之一。

据悉,全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GFR基因平均突变率为35%,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率约为40%;从市场规模看,中国EGFR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已从2014年的22.5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65.2亿元,且预计2023年,其市场规模将达182.7亿元。

图2 中国EGFR小分子靶向药物市场,2014~2030E 图片来源:招股书

目前,针对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已有三代小分子靶向药物上市。据招股书披露,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TKI均为EGFR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用药,然而,临床发现,几乎所有患者在使用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TKI治疗后,最终都会产生耐药性,其中约50%的患者耐药的原因都是由于EGFR T790M基因突变引起的。

针对此类突变耐药患者,艾力斯医药正大力研发第三代EGFR-TKI产品,其针对EGFR T790M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产品(二线治疗)已提交新药上市申请,预计年内获批上市;其针对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产品,正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预计2022年提交上市申请。可见,若艾力斯医药首款艾氟替尼于年内成功获批上市,其市场前景还是颇为乐观的。

然而,“前有猛虎,后有追兵”,面对EGFR领域如此巨大的一块“蛋糕”,艾力斯医药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异常激烈。

一方面,从已获批上市的第三代EGFR-TKI产品看,已有两位“劲敌”抢占先机。其中,世界知名的跨国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已率先开发出第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其分别已于2015年和2017年在美国和中国获批上市,并于2018年通过谈判进入我国医保目录,可用于一、二线治疗;2018年,其在中国销售额约为25亿元。此外,背靠知名药企瀚森制药,豪森药业的阿美替尼也已于今年3月获批上市,用于二线治疗。

图3 第三代EGFR-TKI二线治疗适应症竞争概览 数据来源:民生证券

另一方面,国内市场还有多家公司,正加速研发第三代EGFR-TKI产品。

据招股书披露,针对第三代EGFR-TKI二线治疗适应症,艾森医药已于2018年6月提交上市申请,此外,还有包括倍而达药业、圣和药业、益方生物等14家药企处于不同临床试验阶段;而针对第三代EGFR-TKI一线治疗适应症,豪森药业、倍而达药业、艾森医药、江苏奥赛康、圣和药业处于临床Ⅲ期,与艾力斯医药进度相当;此外,还另有三家公司产品处于临床Ⅱ、Ⅰ期。

事实上,在第三代EGFR-TKI产品方兴未艾之际,市场上已有多款第四代EGFR-TKI产品正开展临床试验。

根据国盛证券研究所数据,2018年ESMO 会议上报道了奥希替尼的耐药突变:一线耐药主要机制:MET 扩增(15%)、EGFR c797s突变(7%);二线耐药主要机制:MET 扩增(19%)、EGFR c797s 突变(15%)。

针对耐药问题,已有多家药企开展四代 EGFR-TKI 研发,包括强生的JNJ-61186372注射液和浙江博生的ES-072 胶囊均已进入I期临床,正大天晴的TQB3804 也已获批临床,阿斯利康、诺华等外企也有临床前产品布局。

图4 第四代EGFR抑制剂研发进展 数据来源:国盛证券

对创新药企来说,技术升级及产品迭代对公司发展影响非常之大,而艾力斯医药亦在招股书中坦言,若公司在研药品相关领域出现突破性进展,或公司药物治疗领域内诞生更具竞争优势的创新药物,公司在研产品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失去商业价值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记者注意到,艾力斯医药就曾有一款重要产品因技术迭代原因暂停研发,这款产品名为艾力替尼,是艾力斯医药研发的第二代EGFR-TKI产品。早在2007年,艾力斯医药便对其进行了立项并于次年申请专利。然而,经研发多年,艾力替尼止步于临床Ⅱ期阶段。

招股书披露,“鉴于技术迭代原因,第三代EGFR-TKI已展现出更优的疗效及安全性,二代EGFR-TKI市场前景缩减,公司处于战略考虑,重点推进第三代EGFR-TKI艾氟替尼的研发,暂停推进艾力替尼的临床工作。”

长期以来,非小细胞肺癌领域都是众多领头医药企业的必争之地,而针对EGFR突变这一在中国肺癌患者中广泛存在的细分领域,竞争尤其激烈。

可以预见的是,当艾力斯医药的艾氟替尼获批上市后,在二线治疗市场,将与奥希替尼和阿美替尼直接“厮杀”,其中,奥希替尼在国内市场已有较长的销售时间,市场教育和销售渠道建设更为成熟;阿美替尼虽获批上市时间较短,但仍早于艾氟替尼,在“唯快不破”的医药市场上,已获得一定的先发优势。

对此,艾力斯医药在招股书中表示:

“若艾氟替尼上市审批进度不达预期,其商业化时间可能进一步落后于其他竞争对手。艾氟替尼获批上市后,若公司商业化进展较慢,艾弗替尼的销售收入可能会不达预期,进而对发行人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发展前景产生不利影响。”

一款创新药若想获得成功,除了需要快速研发的实力,还有赖于雄厚的商业化能力。那么,艾力斯医药商业化实力如何?

从销售人员数量看,截至2019年末,艾力斯医药共有159名员工,其中,销售人员仅3名,占比为1.89%,但是,要想支撑其新产品未来的市场开拓及学术推广工作,3名销售人员似乎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