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大事的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基础的富N代,这类人靠着父母或者祖上的积累,拥有着普通人难以比拟的资源,可谓青云直上,如王思聪。
另一类人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机遇,从白手起家,一点一点积累而成,如洛克菲勒、稻盛和夫。
这两种人最值得敬佩和学习的当属第二种,努力是成功的基础,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努力方法,即使付出再多那也不过是徒劳。
在这一点上,我最佩服的人是稻盛和夫,他被称为日本经营之圣,是马云常挂在嘴边的人,如果说稻盛和夫将京瓷集团带入了世界500强,靠的是勤奋,那么将日航集团扭亏为盈,靠的便是多年积累的能力。
稻盛和夫多次在公共场合说到:“卓越是99%的汗水加1%的创新。
而关于努力这个事,他在《活法》中提出了六个方向。
最近我再一次回顾了,收录了稻盛和夫经营智慧的书《活法》,洞悉了书中关于努力的奥秘,我对此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分享给你!
一个人要想成事,需要从“6个方面”努力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努力是一个虚词,而且是一个不可量化的词,曾经有一个非常火的“一万小时”理论,讲的是任何一个件事,只要持续不断地做一万小时,就一定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这个理论咋一听,特别有道理,但仔细推敲却发现它是毒鸡汤。
如:一个几十年的保安,他看门的时间早就超过一万时间了,但并没有成为专家。
所以努力,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经过刻意练习的,将一个简单的动作重复1000次、一万次。正如国家体育队一样,乒乓球运动员的刻意训练何止一万小时呢?
所以稻盛和夫在提出努力时,刻意强调:努力钻研比谁都刻苦,而且锲而不舍,持续不断,精益求精。有闲工夫发牢骚不如前进一步,哪怕只有一寸努力向上提升。
所以努力,并不是天天都去做这件事,而是钻研、持续不断、精准求精,这才是努力的本质,有目的的努力,而不是盲目的喊口号。
谦虚戒骄
这个观点相信大家都特别能理解,中国古语说:“满招损、谦受益”。只有保持谦虚、戒掉浮躁,才可能沉下心来,静静地做一件事。
第一点提到的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重视的是方法,而“谦虚戒骄”重视的则是心态,好的心态是基本前提。
天天反省
稻盛和夫所说的反省并不是单纯地反省自己今天的行为,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反馈。
所谓反馈,其实就是对自己努力的结果的一个点检,如同减肥一样,家里一定要放一个称,每天称一称,看看是胖了还是瘦了,为什么胖,为什么瘦,是吃过量了,还是运动不足等等。
每天检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状态,是不是自私自利,有没有悲切的举止,自我反省有错即改。
活着就要感谢
京瓷集团的核心理念是“敬天爱人”。
人与人之间要有感恩之人,活着就已经是幸福,滴水之恩也不忘相报。
稻盛和夫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日本松风工业,当时日本经济大萧条,稻盛和夫的工作也是老师托关系才给他谋到的,这本应该心怀感激之心,但稻盛和夫和当时的年轻人一样,对这一个即将破产,连工资都发不上的企业充满了抱怨。
一起入职的同学都陆陆续续辞职走了,稻盛和夫也通过了征兵考试,结果在向家里要户口本时,却遭到了哥哥的强烈训斥,大骂他是忘恩负义的人。
因为没能拿到户口本,他只能留在松风工业继续工作,而这一次哥哥的训斥反而骂醒了他,让他沉下心来努力,最终在他的带领下京瓷集团成了世界500强企业。
感恩是一个很容易被遗忘的事,稻盛和夫怀着对老师的感激之心,努力的工作,将自己做到最好,将企业扭亏为盈。
活着就要感谢,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伸了一次手,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就应该尽最大的力去回报。
积善行,思利他
稻盛和夫这句话的意思是:积善之家有余庆,利善利他。言行之间留意关爱别人,行善积德有好报。
世界上总会有许多巧合的事,在上班路上帮助了一个过街老人,而这个老人正好是上司的父亲;
下班时看见小区有一个破了的井盖,于是用警戒线圈了起来,恰好提醒了邻居的小孩。
善意的举动可能不会在当时见到效果,但积累下的行为,却能形成循环,让每一个受益者都将这份善意进行传播。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总是会有抱怨、焦虑、忧愁、烦躁的情绪,而且很容易被这种情绪左右,影响自己的言行。
记得有一次上班,我因为电脑速度反应特别慢,很焦躁,气急之下,我就疯狂的摔鼠标,而这一幕恰好被我的一个客户看见。
本来,当天是约了客户来签合同的,没想到客户早到了半小时,而我这个疯狂砸鼠标的动作让他认为我是一个浮躁的人,最终合同也没签成,奖励没拿到,上司也因为我的跑单对我印象极差。
不要老是愤愤不平,不要让忧愁支配自己的情绪,不要烦恼焦躁。
世界上的成功人士,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
第一:足够努力,而且他们都有一套自己的努力方法;
第二:都是修身大师,能够控制自己的心性。
稻盛和夫的”关于努力的六项精进“,总结起来就是从两个方面来修炼自己:
一:努力要有方法,要持续不断,要精益求精,要有钻研精神。
二:要修心,强化自己的内心,做一个善良、感恩、控制自己情绪的人。
果然成功大师,都是内外兼修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