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10月1日,年内市场共有2161只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进行分红,且多只基金进行了不止一次的分红。
前三季度基金累计分红总额超过1938亿元,而去年全年基金分红总额仅为1895.63亿元。
有基金业内人士分析称,基金分红有多方面的考虑因素,部分基金通过分红能对基金净值、规模进行一定的调控;在今年市场板块轮番交替的情况下,不少业绩表现良好的基金选择将收益分红“落袋为安”也无可厚非。
债基成分红主力军
“热衷”分红的基金中,不同于其他排名中权益类基金长期霸榜,债券型基金分红数量为全市场最多。相关数据显示,前三个季度1529只债券基金合计分红2847次,累计分红金额高达1008.79亿元,在所有基金分红额度中占比超50%。
其中,分红次数最多的是“华夏回报2号”基金,年内已累计分红16次。而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南方多元债基”、“鹏华产业债”、“广发景利”、“德邦锐泓债券”等多只债基在今年都进行了3次及以上的分红。
德邦基金旗下的“德邦锐泓债券”在9月28日公告分红,称此次分红方案为0.05元/10份基金份额,分红对象为权益登记日在德邦基金登记在册的该基金全体基金份额持有人。现金分红款将于9月30日自基金托管账户划出。
与此同时,在登记分红计算期间,德邦基金还暂停了上述基金的大额申购,限制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金额为最高上限5万元,德邦基金对此给出的解释是为保护“德邦锐泓债券”份额持有人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该基金今年进行的第5次分红了。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德邦锐泓债券 ”在近一年的收益率为5.25%,该基金在今年的1月、4月、6月、8月都分别进行了不同额度的分红,且回看2020年,该基金也进行了3次分红。
针对频繁分红的原因,德邦基金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属于正常的分红。“德邦锐泓债券”本身定位就是稳定收益型债券基金,我们的投资目标就是力争为投资者提供稳健增长的投资收益。基金经理应该是觉得业绩达到了预期的平稳目标就给大家分个红。
大型基金更爱分红
基金扎堆分红,分红额度赶上去年全年的额度的同时,《华夏时报》记者发现,在今年跌宕起伏的市场中,业绩表现优异的基金似乎更爱分红。
由基金经理姚臻管理的“农银汇理金穗纯债3个月定开”为年内分红的基金中规模最大的基金,截至2021年中报,资产管理规模达到746.02亿元,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657.66亿份。
“农银汇理金穗纯债3个月定开债”在今年以来、近6月、近3月、近1月的收益率均超62%,排在市场同类两千多只基金前列,业绩良好的同时,该基金今年已累计3次分红约90.10亿元。
除此之外,还有周应波管理的“中欧时代先锋股票A”、蔡向阳和林青泽共同管理的“华夏回报混合A”今年累计分红总额分列第二、三名,分别分红了约37.05亿元和27.46亿元。
虽然后两只基金业绩表现欠佳,但年内分红总额排在前三的基金都有一个相似的特征,就是它们的管理规模都在百亿元以上。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实施分红的所有基金中,基金基准日份额超过100亿份的共有50只基金。
基金业内人士分析,基金分红有多方面的考虑因素,部分基金通过分红能对基金净值、规模进行一定的调控,比如基金分红后净值会有一定的下降,更容易吸引投资者。
浙商基金分析师在一份基金分红的研报中称,基金分红虽然对投资者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但对基金的运作还是有一些影响的。一是基金的净值和规模会发生变化。由于分红的利润是基金净资产的一部分,如果有投资者选择现金分红的方式,那么基金的收益以现金形式派发后规模就会下降。
二是股票仓位和持仓结构会发生变化。因分红导致规模的变化也会对股票仓位有一定影响。这是因为基金的规模的下降,可能导致原本符合投资比例的持仓股票在分红后超出上限。由于公募基金投资比例的限制,基金经理在卖出股票筹备分红现金的同时,一般也会同步对持仓结构进行调整。
上述人士表示,在今年市场板块轮番交替的情况下,不少业绩表现良好的基金选择分红“落袋为安”也无可厚非。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