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财经天下》周刊作者 曾广
编辑/ 董雨晴
华为又扛过了一年。2022年3月28日,华为发布了2021年全年财报,和2020年那份收入微增、利润大减的年报相比,今年的年报数据迎来反转:收入略降、利润大增。财报显示,2021年华为收入6368亿元,同比下降28.6%;净利润1137亿,同比大增75.9%。
对于华为而言,2021年被认为是比2020年还要艰难的一年:随着麒麟9000芯片库存的逐步耗尽,消费者终端业务进一步收缩;国内5G基站普及的高峰期过去,运营商业务增速也开始面临下滑。与此同时,美国制裁所带来的外部环境依旧艰巨。
在巨大的挑战下,华为一方面选择收缩业务、降低收入规模,另一方面通过出售部分非核心业务、收取专利费用等方式大幅提高了盈利水平。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华为渡过了难关。相反,随着消费者业务和运营商业务的进一步收缩,华为未来的处境依旧艰难,“活下来”依旧是华为未来几年的主基调。
三个“活下来”
“活下来”三个字,贯穿了华为过去两年的目标。
2020年年初,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2020年华为的目标是“力争活下来,力争明年还能发表年报”。
2020年华为确实活下来了,并且还实现了一定的收入和利润增长。2020年的财报显示,当年华为营收8914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646亿,同比增长3.2%。但是当年华为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仅为352亿元,为7年内最低,为了扛住外部压力,华为付出了真金白银的代价。
2021年,华为的目标依旧是“活下来”,但是和2020年相比,徐直军表示:“我们发现活下来还是有希望的,但我们希望活得更好些。”
这意味着,在活下来的同时,华为需要追求更健康的财务数据,更持久的经营。
现在看来,2021年的目标也实现了。2021年虽然华为业务规模有所收缩,整体收入规模下降了1/4以上,但是全年净利润1137亿,同比大增75.9%,手中的经营现金流达到597亿元,同比增长69.4%,公司资产负债率则降低至57.8%。
正如华为CFO孟晚舟在财报发布会上所说,华为整体财务结构的韧性和弹性都在加强。
为了“活得更好些”,华为还在继续大手笔投入研发。2021年研发投入达到1427亿元,创下华为历年研发最高纪录,占全年收入的22.4%,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谷歌母公司Alphabet。
虽然2021年的整体收入有所下滑,但是伴随着净利润和经营现金流的大幅提高,华为的财务数据正在变得更加健康,扛住美国制裁的第三年,华为似乎逐渐走出了“水逆”期。
在3月28日下午的财报发布会上,回国后首次亮相的华为CFO孟晚舟表示:“我们的规模变小了,但我们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获取能力都在增强,公司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在不断提升。”
但是新的一年,华为挑战依旧无比艰巨,虽然盈利和现金流均有所改善,但华为整体收入下滑28.6%也是一大隐忧,净利润的增长也并非完全来源于主营业务收入。
拖累华为2021年收入下滑的主因,是消费者业务的骤降。2021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大幅下降49.6%,在手机行业的竞争力被极大削弱。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华为手机在国内的销量下降了73%,市场份额仅剩7%。
谈及消费者业务迅速下滑的原因,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美国连续多年的制裁,对华为消费者业务造成了非常大的下滑。”
除了消费者业务,被视为华为基本盘的运营商业务去年同样有所收缩,收入同比下滑了7%,这主要是源于国内5G基站普及的高峰期过去,市场整体的增量有限。
此外,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也并非完全来自于主营业务,其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出售荣耀资产,并不具备可持续性。财报显示,2021年华为处置子公司及相关业务的净收益为574.31亿元,占据净利润的将近一半。
如果将这部分收益剔除,华为2021年的净利润仅为562.69亿元,同比下滑了12.8%,和主营业务收入一样承压。但是和2020年相比,当期华为的净利润率提升至8.8%,经营效率有所提升。
虽然2021年整体赢得了更高的利润、更多的现金流、投入了更大规模的研发支出,但是在两大主要业务基本盘均面临收缩,主营业务利润也面临一定下滑的背景下,华为并未完全走出美国制裁的阴霾。华为2022年要想实现“有质量地活下来”,就要继续开拓新的业务板块,为公司赢得更多的生存空间。
在各方面的艰巨挑战下,华为2022年的目标,是第三个“活下来”。
在年前预披露2021年业绩时,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要多产粮食,做强根基,持续投入未来,通过为客户及伙伴创造价值,“活下来、有质量地活下来”。
继续打持久战
随着运营商业务和消费者业务的逐步收缩,在外部环境没有巨大改善的背景下,华为急需开拓更多新的业务来支撑起未来的业绩增长。
被寄予厚望的是电动汽车。2021年5月,华为手机的掌舵人余承东被派去开拓智能汽车业务,担任新成立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 CEO。截至2021年底,华为已经发展了70多家合作伙伴加入其MDC智能驾驶生态,并与北汽、广汽和长安汽车打造汽车子品牌。
2021年12月23日,在华为冬季旗舰发布会上,华为和塞力斯联合推出汽车品牌AITO,并发布了首款智能汽车问界M5。《财经天下》周刊观察到,华为线下许多门店都已经有问界M5的试驾车,据塞力斯微信公众号消息,2022年3月5日,AITO汽车在全国多个城市举办交付发布会,开始向车主交付问界M5。
除了问界M5,华为还表示,北汽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长安阿维塔11等车型也将在今年陆续量产交付。
但是目前智能汽车行业已经是一片红海,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传统车企、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外来和尚”、以蔚来小鹏理想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以小米为代表的手机厂商、以百度滴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都在搅局,而华为坚持“不造车”的模式能否从中胜出,目前还存在着非常多的疑问。
除了押注智能汽车,华为也在开拓新的业绩增长点。2021年10月,华为宣布成立煤矿军团、智能光伏军团、数据中心能源军团等五大军团,以智能科技去改造传统行业,开始啃行业最难啃的硬骨头。资料显示,华为五大军团由任正非亲自领导,和华为三大业务BG(运营商、企业、消费者)属于同一级别。
硬骨头要啃,蚊子肉也要吃。
2021年底,华为再次任命10名预备军团团长,涉及园区网络、数据中心网络、数据中心底座、站点及模块电源、机场轨道等十个领域。如果说此前的五大军团主要瞄准了具有广阔市场的传统行业,后来成立的十大预备军团则更加聚焦于行业细分板块的智能化改造。
但是在实际落地的过程中,硬骨头并不好啃,蚊子肉也没有那么容易吃,军团作战的前景,依旧处于一片迷雾当中。
《财经天下》周刊在此前的采访中了解到,煤矿军团成立之初轰轰烈烈,内部期待将标杆项目迅速大规模复制,推向地市,但过程远比想象中艰辛。
当然,手机行业的蛋糕也不能拱手让人。2021年,在芯片受阻的情况下,华为依旧推出了P50系列、纵向折叠屏手机P50 Pocket等新产品。尽管由于制裁只能采用阉割版的5G芯片,但华为依旧持续更新产品线,以等待外部环境改善,重新回归手机行业。
2021年11月,余承东在华为内部宣讲会的一次讲话流出,在该讲话中余承东表示“华为手机还会继续做下去,2023 年要王者归来,而且,你们最期待的华为 Mate50 系列将于明年初发布。”
《深网》此前曾报道,华为在芯片供应链领域正在取得关键进展,华为给运营商的时间表是“28nm明年就能够量产,14nm后年量产”。
但是如今2022年已经过去了将近三个月,华为Mate50系列并未如约而至。
对于华为而言,至暗时刻仍未过去,智能手机已经是高度饱和市场,而智能汽车和15大军团所涉及到的业务又都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华为的长征路,目前还只走了一半。如今华为需要做的,就是继续熬过最难熬的这几年,直到黎明降临。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