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结合近年来在数字经济方面所做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从数字经济的新要素、新组织、新格局等不同维度,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这是记者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日前举办数字经济前沿系列讲座上了解的情况。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7.8%,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国务院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指出,数字经济将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本次系列讲座主持人李稻葵和龙登高分别发言。李稻葵指出,目前人类的经济活动发生了深刻变革,出现了从第三产业中抽离出来的从事信息加工的第四产业,经济学理论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在数字经济的时代,经济学理论要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不断推进。龙登高指出,中国市场经济建设日益深化,数据要素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关键之一,数据要素的市场化和土地要素的市场化一样,需要把握“明晰的产权”“多样化的交易形式”“政府和市场的监督管理”三个关键。
在“新要素”主题系列讲座中,蔡继明围绕理论界有关数据要素参与分配的争论,阐明了包括数据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揭示了数据要素参与价值创造的机理以及数据要素参与分配的基本形式。戎珂指出,为了更好发掘数据价值,需要培育数据生态、推进数据确权和分类分级管理,在保证安全前提下畅通数据交易流动,实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汤珂提出从政策、技术、监管三个方面发展数据交易市场,激活海量数据资源,使数据能够像普通商品一样交易。
在“新组织”主题系列讲座中,王勇认为,需要在平台经济的监管体系中认可平台企业作为私人监管者的地位,发挥其在监管过程中的作用,提高监管效率。孙震分析了平台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问题,指出平台市场带来了经济组织形式和市场秩序的重大变化,依靠创新带来降本提效依然是经营者集中能够提升福利的主要来源,也应当是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内容。
在“新格局”主题系列讲座中,谢丹夏介绍了其研究团队提出的“数据创新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首次构建包含数据要素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刘涛雄从个人、企业、区域或国家等多个层面探讨数字经济影响经济差距的内在机制,指出应该更加重视落后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李红军通过对大数据和金融科技相关概念的探讨,展示大数据及其分析技术如何影响金融领域的科技进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