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货运量、港口的货物吞吐量等中国交通运输的主要指标均呈现同比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2021年1月,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12.9亿吨,同比增长17.4%,比2019年1月增长13.4%。集装箱吞吐量完成了2377万标箱,同比增长13.2%,比2019年1月增长7.3%。同时,港口的货物吞吐量自2020年4月起至2021年1月连续10个月正增长。
数据“开门红”只是一方面,从近日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对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开放安全稳定提出的要求可以看出,着力构建稳定、开放、安全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是当务之急,也是有关部门关注的重点。
破解集装箱供需难题
在3月1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谈及保障国际供应链稳定时表示,前期针对航空运力不足的问题,交通部增加了航空运力并加大中欧班列的运行力度。近期又针对国际集装箱班轮和集装箱供需矛盾,加强协调、优化航线配置、加快空箱回运、推动建立上下游企业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
2020年6月以来,随着中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复工复产和稳定外贸举措成效显现,集装箱出口运输需求大幅增长。但由于境外疫情蔓延导致港口拥堵、集疏运体系不畅、空集装箱回流困难,国际集装箱班轮运力和空箱供需矛盾突出。
这在国内集装箱工厂订单的连续增长上也可见一斑。自去年6月起,特别是八九月份,集装箱订单迎来爆发性增长的同时,中国外贸进出口也实现了连续7个月的正增长和全年进出口、出口总值均创历史新高的好成绩。
一面是中国外贸订单的大幅增长,一面是疫情导致海外港口效率降低、空箱积压,集装箱能出去却回不来,货运市场面临“一舱难求、一箱难求”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采取一系列举措,引导各班轮公司优化航线配置,增加中国航线运力供给,加快空集装箱回运。
2020年下半年,中国外贸集装箱出口运量超过4300万TEU,同比增长9.8%。中国大陆出口的主要远洋航线集装箱舱位数和运量同比增长明显。2021年1月,北美航线舱位数、运量同比增长均超过40%,欧洲航线舱位数、运量增长超过20%。
加快构建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
2月初,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会同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召开视频座谈会。期间,中国船东协会、中国港口协会联合主要班轮公司和港口企业发布的《关于畅通国际物流服务稳外贸工作的联合倡议》提出,优化运力,满足外贸运输需求;多措并举,提升空箱保障能力;强化合作,畅通集装箱物流供应链;创新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加强自律,依法合规收费;共克时艰,建立新型合作关系6条措施,以克服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做好外贸出口运输保障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给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带来严峻考验。为此,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部委成立了国际物流保障协调工作机制,并在加强顶层设计、加强调度和协调、加强供需对接、提升运力等五方面开展了工作。”李小鹏表示,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构建开放共享、覆盖全球、安全可靠、保障有力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使进口货物“进得来”、出口货物“出得去”。对国际海运、航空货运、中欧班列、国际道路运输、国际寄递物流等加强协调,保证供应链的畅通。
此外,针对《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对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开放安全稳定提出的要求。李小鹏表示,着力形成陆海空统筹的运输网络、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和健全运输保障体系三个方面将是后续工作的重点。(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