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 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哪些新变化?今年经济增速6%以上如何理解?“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中为何提出“五个更”?今年的宏观政策为何不要急转弯?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的考量在哪?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做客新华网全国两会访谈间,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一一解读。
新华社照片,空中俯瞰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汾口镇(2018年4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
报告中有三个新变化
新华网:今年的这份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新变化?
张立群:今年这份报告,有三个新变化:第一是站位更高,第二是格局更大,第三是文风更简明。
站位更高。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站在更高的基础上所做的回顾和总结,特别是2020年,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基础上所做的回顾和总结,使人感觉站位更高。
格局更大。报告是基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实践,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发展的重大事件,站在一个新的历史维度上,对中国经济发展一系列的内在特点,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更科学的认识,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样一个宏大目标所作出的安排,使人感觉格局更大。
文风更简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既有对过去一年工作总结,也有对今年工作的安排。既包括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简要总结,也有对“十四五”经济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的简明扼要说明,让人感觉一目了然,耳目一新。
GDP目标6%以上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济增速是综合性指标,今年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预期目标,体现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要求,与今后目标平稳衔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新华网:这份报告中有很多关键数据,其中一个是确定了今年的经济增速是6%以上,您怎么看待这个数据?
张立群: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2021年经济增速目标为6%以上,这个目标也可以理解是一个增长区间,为全年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个增长底线。对于这一目标数字的科学设定,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我国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国内经济恢复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稳固等问题。
此外,6%以上的经济增速将有利于各级政府在谋求高质量发展,谋求绿色清洁发展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抓经济、谋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可展现的舞台。
“十四五”规划中发展的“五个更”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物价水平保持总体平稳,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新华社照片,2020年1月11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成为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夜色中的“中国天眼”全景(2020年1月8日检修期间拍摄)。
新华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还注意到,“十四五”我国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有“五个更”,这五个关键词背后需要哪些相关的政策部署?
张立群: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这五个方面的要求,具体看:
更高质量是面向第二个百年的总体要求。在第一个百年中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第二个百年要实现从有到好的跨越,实现这样一个伟大的跨越,必须要牢牢地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发展目标。因此,我国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来不断地形成支持高质量发展制度。
更有效率是要提高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如何提高效率?需要加快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抓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建设强大的国内市场。
更加公平是需要政府在这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这其中包括各项制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需要各个部门真抓实干,使得整个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保证能够在均值化、全覆盖方面有大幅度的提升。
更可持续是要在绿色发展方面下功夫。我国现在的经济体量相当大,这个体量的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不可低估,就要求现在的发展既要谋划好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也要谋划好绿色清洁的发展。
更安全地发展是要围绕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持续的能力。
宏观政策不急转弯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
新华网:宏观政策方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对于“不急转弯”该怎么样理解?
张立群:2020年宏观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总体来看,有应急性的特点。今年,从宏观经济政策来看,是从一种应急的模式向着常态化的模式调整,这个调整要实现的另外一个目标就是要解决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下行压力。
对于宏观经济政策要求,要提高定向调控的能力、相机决策的能力、精准调控的能力、不能够急转变,如果政策转得太急,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也会有影响。这样才能不断地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不断地加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才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重大关键技术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健全稳定支持机制,大幅增加投入,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新华社照片,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新华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未来五年我国要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这些表述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张立群:当前,我国在关键核心领域还存在一些短板,形成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从技术要素供给来看,特别是在重大关键技术方面,要把新型举国体制的能力建设加快加强起来。
从各国的经验来看,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久久为功。在这方面,从长远出发,积极发挥我国的新型举国体制在重大领域突破能力的优势,从现在开始加快起步,扎扎实实,锲而不舍地做下去,一定可以取得重大突破。
监制:周红军
策划:邱小敏
导演:李 由
文字:杨晓波
剪辑:刘 厦、苏峥嵘
包装:陈 正
视觉设计:王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