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透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粉饰造假? | 财智干货

如何看透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粉饰造假? | 财智干货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是一个很专业、很复杂的国际性问题,其手段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推陈出新。粉饰会计报表的动机决定粉饰会计报表的方法,在此归纳了如下几点供大家尤其是审计朋友们在日常工作中加以重视:
 




如何看透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粉饰造假? | 财智干货

粉饰经营业绩的方法
 


企业经营业绩以利润指标表示,根据粉饰经营业绩的需要,操作利润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具体地看,有如下操纵方法:
 
①利润最小化。
 
利润最小化除了可减少纳税之外,还可以将以后年度的亏损前置于本年度,回避企业连续多年亏损的事实。比如我国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那么将被摘牌。如果公司已经预计到本公司将连续三年发生亏损,那么它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将以后一年甚至两年的潜在亏损前置于本年,使本年发生巨额亏损,而确保以后年度盈利,回避被摘牌的命运。典型的利润最小化的操纵方法有: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结转成本、使用加速折旧法、将应予资本化的费用列入当期损益等。
 
②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容易理解。它不外乎是希望通过提升企业业绩水平来获取本不能获得的经济利益。操纵的典型做法有: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结转成本、潜亏挂账、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等等。
 
③利润清洗(利润巨额冲销)。
 
利润巨额冲销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回避责任。比如企业更换主要经营者时,新任经营者为了自身的经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往往会采用这类方法粉饰会计报表。典型做法是:将坏账、积压的存货、长期投资损失、闲置的固定资产、待处理资产盈亏等一系列不良或虚拟资产一次性处理为损失。
 
④利润均衡化。
 
企业将利润均衡化的主要目的是:塑造企业生产经营稳定的外部形象,以获取较高的资信等级,为对外筹措资金打下基础。典型的做法是:利用应收应付账户、跨期摊提账户和递延账户来调节利润,精心设计出企业利润稳步增长的趋势。
 




如何看透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粉饰造假? | 财智干货

粉饰财务状况的方法



一个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与其资产负债状况密切相关。因此,粉饰财务状况主要是从操纵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入手。具体地看,有如下的操纵方法:
 
①低估负债。
 
低估负债可从形式上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有利于对外筹措资金。比如企业在争取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时,为了提高信用级别,就有低估负债来降低财务风险的欲望。典型做法是:将负债隐藏于关联企业、对或有负债不加以披露,等等。
 
②高估资产。
 
高估资产除可获得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有利于对外筹资的利益之外,还可获得股权方面的潜在利益。例如,当企业对外投资和进行股份制改造时,往往倾向于高估资产价值,以便获得较大比例的股权。典型做法是:编造理由进行资产评估、虚构资产交易业务等等。
 
总之,会计报表的粉饰动机决定了会计报表的粉饰类型。例如以业绩考核、获取信贷资金、发行股票和仕途晋升等为目的,会计报表粉饰一般以利润最大化、利润均衡化,以及高估资产和低估负债的形式出现。


而以减少纳税、推卸责任等为目标的,会计报表粉饰一般以利润最小化、利润清洗,以及低估资产和高估负债的形式出现。就粉饰会计报表对与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经济利益的影响来看,危害最大的会计报表粉饰是利润最大化或虚盈实亏,以及高估资产和低估负债等类型。
 




如何看透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粉饰造假? | 财智干货

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
 


1、获取外部投资者的投资;
 
2、获取信贷资金;
 
3、获取或者维护上市资格;
 
4、满足业绩考核;
 
5、税收策划;
 
6、推卸责任。





如何看透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粉饰造假? | 财智干货

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段
 


(一)利用实物资产、股权置换的手法调节利润
 
这种手法通常为上市公司与母公司或其他关联方所用,他们通过实物资产、股权置换的方式,达到其增加利润的目的。譬如,世茂股份公司与上海世茂建设有限公司进行资产置换的决议,同意公司以所持有的上海世茂国际广场有限责任公司18.375万股权及现金6792万元,与参股公司世茂建设所持有的上海世茂湖滨房地产有限公司50万股权进行置换。如此一置换,世贸股份2003年年度业绩同比猛增25倍。
 
(二)利用调节营业外收入或补贴收入粉饰年报
 

这是ST公司惯用的手法。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它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它不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对利润的影响是暂时的,所以,营业外收入常常成为利润的“调节器”。
 
(三)利用对存货价值的调节进行利润操纵
 
首先,存货计价的方法不同,对企业财务状况、盈亏情况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期末存货计价过高或期初存货计价过低,当期收益都可能因此而增加,反之亦然。所以,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可以产生一定的利润调整空间。


其次,有的企业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将产品定额成本差异在产品和库存产品之间分摊,本期销售产品却不分摊,以降低本期销售成本。更有甚者,故意虚列存货或隐瞒存货的短缺或毁损,从而达到虚增本期利润的目的。这样的做法,虽然使上市公司当年的财务报表好看了,但却为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四)利用调节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粉饰年报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被称为会计报表中的“垃圾桶”和“聚宝盆”,前者隐瞒潜亏,后者隐瞒利润。年报不实的上市公司在应收款或其他应收款方面做文章,从而达到虚增利润目的的手法屡见不鲜,一些上市公司往往把一些难以收回的应收款挂在账上,以虚增资产。
 
(五)利用计提手段结合会计估计调节利润
 
企业巨额计提秘密准备,使估计计提成了操纵利润的一种普遍手段。秘密准备的手段一般有以下几种:低估资产、高估负债、不反映某些特定资产的价值、搁置资产价值上涨时的机制调整。
 
(六)费用“减肥”,利润“虚胖”
 
上市公司对当期费用进行调整,也可实现虚增利润的目的。在实际处理中,一些公司往往利用“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进行调账,在以后年度逐渐进行分摊,从而达到平滑利润的目的。


(七)关联方交易
 
1、关联购销商品
 
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利用股东或者非控股子公司虚增销售、利用不同控股程度的子公司调节销售、溢价采购控股子公司的产品形成固定资产等。
 
我们核查公司的关联购销商品时,应重点关注的事项是商品的质量、单价、金额、交易方式、支付方式、是否是形式重于实质的交易、是否有持续性等因素。
 
2、费用分担
 
由于许多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存在接受劳务和提供劳务的关系,双方往往签订了有关协议,明确有关费用支付和分摊标准,但一些公司在利润水平不佳时,可能会改变费用分摊方式和标准,比如母公司调低公司承担的管理费用或是将其以前年度缴纳的有关费用退回等。
 
3、委托经营
 
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公司将不良资产委托给母公司经营,定额收取回报,以在避免不良资产亏损的同时,凭空获得一块利润;母公司将稳定、获利能力高的资产以较低的托管费用委托公司经营,以增加其经营业绩。
 
4、资金往来
 
资金往来包括以现金或者实物形式提供的贷款或权益类资金。我们应重点关注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的金额、性质、是否有持续性,双发资金往来成本公允性等因素。
 
(八)选用不当会计政策
 
选用不当会计政策是财务报表粉饰的常用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未满足收入确认标准下确认收入
 
手法多体现在提前确认收入和不适当确认收入,通常是提前确认收入(当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时就确认收入),比如委托代销商品在代销方尚未出售时就确认收入。
 
2、将费用递延处理或者一次性冲销
 
将费用递延处理主要表现为收益性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折旧或摊销非正常缓慢甚至不提折旧以及隐瞒资产减值问题:
 
(1)将收益性支出列为资本性支出,即成本费用被不适当地记录为可以分期摊销的资产(而非费用),比如广告宣传费、固定资产日常维护费等;
 
(2)折旧或摊销非正常缓慢,即通过对固定资产减少提折旧或者无形资产摊销期限延长等方式使当期费用减少。明显调整折旧方法或者折旧摊销期限还比较容易被察觉,但有些公司通过拖延在建工程的结转进程使折旧减少,则通过账面很难发现。
 
(3)隐瞒资产减值或者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充分。提取减值准备不足或减少准备都会虚增利润,特别是资产总额上升时相应减值准备反而下降,或者以前年度计提的准备发生逆转,都有被粉饰的嫌疑。
 
3、虚减成本、费用或负债
 
公司通过不记录相关费用及负债或者利用存货计价方式减少销售成本等手段,主要表现方式有:
 
(1)公司对期末存货计价过高或对期初存货计价过低;
 
(2)公司将产品定额成本差异于期末在产品和库存产品之间分摊,本期销售产品不分摊;
 
(3)有些公司故意虚列存货或隐瞒存货的短缺或毁损。
 
4、运用不恰当的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比如公司对于出现亏损的被投资企业,本应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但是却采用成本法。
 
(九)随意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方法
 
会计准则中关于减值准备等项目,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判断,而这些对职业判断的依赖也为财务报表粉饰留下了机会和空间。有些公司通过随意变更折旧政策、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合并政策、资产减值的估计方法等手段,调节公司利润。比如纯粹依靠主观判断来估计某项资产是否发生减值,比如随意更改存货的核算政策调节销售成本。
 
(十)模拟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模拟会计主体是指一些业绩不好、规模不够的公司为了符合IPO、重大资产重组、借壳上市等法律法规要求,在制作方案时,选择一个或几个被并购的企业,并将并购的日期做到1年甚至是3年以前(实质上并购是在制作方案时才开始进行的)。
 
(十一)资产重组
 
一些公司资产重组的目的,实际上是转移利润,即由非上市的关联股东将利润转移至上市公司,以达到配股、增发或者避免被摘牌的厄运。典型做法有:
 
1、由非上市的关联股东以优质资产置换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
 
2、由非上市的关联股东将盈利能力较高的下属企业廉价出售给上市公司;
 
3、将亏损子公司高价出售给关联股东;
 
4、将不良债权和股权出售给关联股东;
 
5、互购资产,哄抬利润和资产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978 字。

转载请注明: 如何看透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粉饰造假? | 财智干货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