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张晓翀 )讯,国家统计局9日数据显示,11月CPI环比和同比均下降,PPI环比由平转涨,同比降幅收窄。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或已经构成了“双通缩”局面,但物价通缩态势有利于未来货币政策结构化调整。
他们并指出,“双通缩”局面在历史上出现过多次,但只有持续的、深度的双通缩才会触发货币政策转向或大幅宽松。在此状况下,债市将进入较为确定的回升阶段,股市也将得到提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下降0.5%,创近11年新低,为2009年10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此外,11月PPI同比下降1.5%,环比上涨0.5%。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保持稳定,同比上涨0.5%,涨幅已连续5个月相同。在11月份PPI同比降幅中,新涨价影响约为-1.5个百分点。
上海证券宏观分析师胡月晓认为,物价“通缩”态势,有利于未来货币政策的结构化调整,使得货币当局降成本、下压利率曲线高度的空间增大。
他并表示,从环比数据看,当前物价运行仍较为平稳,更能体现物价真正运行态势的核心CPI也较为稳定。因此,尽管同比数据出现了下滑,但当前的”通缩“仍然是一种“伪通缩”,是对去年过高基数的修正。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预计,当前的“双通缩”局面不会持续过长时间。明年一二季度在基数效应下将出现通胀回升的态势,但总体通胀压力有限,并不会对货币政策形成强制约。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认为,明年一季度后CPI同比将恢复正增长,经济持续进入通缩状态的风险不大。短期内国际油价和国内工业品价格还将保持震荡上升态势,12月PPI环比将延续上涨,同比跌幅有望进一步收敛至-1%左右。
展望明年,业内人士预计CPI同比仍将在猪价下跌影响下维持一个季度左右的负数区间,PPI同比将在明年一季度基数效应下快速回正。
由于国内制造业投资需求有望逐步回暖,而地产和基建投资仍保有韧性,对国内工业品价格形成支撑。预计核心通胀指标将有望明显回升。
国君宏观花长春团队指出,2021年有“再通胀”,但难有“高通胀”。华泰证券研报也认为,再通胀形势逐步明朗,如果疫苗量产提前使得全球经济更早重启,则短期内可能导致大宗商品供不应求、进一步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