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三只松鼠业绩下滑,曾经的典范沦为反面教材:人性化管理错在哪?

由 完颜翠琴 发布于 财经

近日三只松鼠业绩预告显示,第三季度利润同期下降超50%,业绩拉响警报。

三只松鼠从2012年诞生以来一直不设置销售考核指标,推崇人性化管理。创始人章燎原的工牌上更是首席洗脑师。

这种管理风格和企业文化,使得三只松鼠短短几年年销售额突破40亿并成功上市。

然而相较于营销与文化的成功,三只松鼠产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产品竞争力逐步降低。

三只松鼠曾作为企业文化成功案例的典范,如今却反受其累。

对此,很多人开始说,短时间的业绩增量,不过是前期的昙花一现。

不设置考核指标,推崇人性化管理,是很大的弊端。它的企业文化,存在很大的问题。

真的是这样的吗?

三只松鼠,在零食坚果界比较有名。很多商圈街头,总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在它如日中天的时候,不设置销售考核指标,推崇人性化管理,被视为一种高级别、成功的企业文化。

可当它业绩下滑的时候,大家却又把它当做反面教材来学习。

先不说这种文化究竟好不好,单就大家的这种“两面倒”的作风,就挺可笑的。

典型的见别人好了,就捧;见别人跌了,就摔的心态。

甚至可以说,成功了,不管出于什么理由,大家都会找个说法。失败了,大家依旧要给自己找个说法。不然,面子怎么搁?

换句话说,大家也不一定深刻的理解了,企业文化究竟是什么。只是觉得它好像无所不能,所以“成也企业文化,败也企业文化”。

可是,三只松鼠业绩的下滑,还真不能赖到企业文化的头上。至少,并不是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因为企业文化不好,遭致了这样一种结果。

三只松鼠,推崇人性化管理没有错,甚至基于某些原因,不设置销售考核指标也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也狭隘了。

企业文化就是不设置考核指标,只通过给员工“洗脑”来提升企业效益吗?显然不是。

企业文化包含的方面比这种狭隘的观念大得多。

企业文化,放在以前,关注的只是员工、领导与股东。

可现在内涵会更加的丰富,不仅仅包含企业内部,还包含企业对外界,至少对产业上下游的关注。

对三只松鼠而言,下游是什么?是顾客。

而三只松鼠业绩之所以下滑,也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产品竞争力逐步降低,导致顾客没有好的产品体验,降低了购买率,最终失去了客户群体。

换言之,三只松鼠的挫折,不在于是否设置了销售指标,而在于它没有把客户融入到自己的企业文化氛围里。

在它的文化里,员工没有背上销售额的硬指标,企业氛围融洽,但是,却没有让员工深刻认识到,不设置销售指标,不代表产品质量也不高。

这才是它企业文化里缺失的部分,也是应该予以重点考察与反省的部分。

只要它能够把这一点准确的传达给员工,那么,销售额依旧会起来。

因为大家即认同了企业文化的轻松氛围,也意识到了想要让这种轻松氛围继续下去的前提是企业越做越大,而越做越大的前提,就是产品要好,讨顾客喜欢。

不能说目前的人性化管理不好,实际上这一点非常好。

人性化管理,是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具备的。它在团结员工、增强员工凝聚力、提高员工满意度和稳定性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只是,企业毕竟是一个经济体,是为了追求利润而存在,就不应该只盯着自己的员工看,让员工满意,还要懂得满意顾客。

企业要明白,自己的目标客户的诉求究竟是什么。讨好了客户,才能谈规模、成本与盈利。

三只松鼠客户的诉求,或者说客户价值,无疑是零食好吃。它应该在基于此点的前提下,再来考虑内部满意。

很多企业,都有类似的通病,寄希望于通过内部的严格管控来提升外部的效益。这一点不能说有问题,但中心点弄错了。

企业存在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继而带来价值增量。内部管控只是让价值增量更加稳定、可靠的一种手段,并不是出发点。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三只松鼠效益的下滑,不是人性化管理的问题,而是企业文化里,没有考虑顾客价值。这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