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集团副总裁佘海峰:做大尺寸有价值争议,降成本仍要靠电池效率提升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何明俊

尺寸还是技术,光伏业内一直争议不断。

近日,隆基股份和天合光能先后发布关于182mm与210mm光伏组件的白皮书,得出的结论截然相反。一时之间,182组件与210组件谁更有优势成为业内热点话题。

“所有的测试数据是一系列的东西,我们只是发出来其中一部分。”3月30日,隆基集团副总裁、全球营销中心总裁佘海峰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如此回应。

佘海峰负责隆基股份组件、电站等相关业务,他对182组件充满信心。“182现在已经成为主流尺寸,我觉得这个方向已经确定了。” 佘海峰表示,“后续,我们会针对大家疑问持续发布更权威、更全面的数据。”

他还认为,210作为一个补充尺寸,尽管应用场景相对狭窄,但会在市场长期存在。“如果是主流一线厂家,为满足更大的市场需求,它就不得不去做一些182,但是原来做182的企业就是坚定地走182路线而不会选择做210,这也是大家能看到的市场客观情况。”他说。

据PVinfolink统计数据,2021年182组件出货48.5GW,210组件出货 23.5GW。182尺寸今年出货量预计占比将持续扩大。

“组件业务或占越来越大的比重”

4月1日盘后,森特股份(603098.SH)公告称,拟以6848.89万元收购西安隆基绿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隆基绿能光伏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完成后,隆基股份和森特股份在金属围护领域新承接的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项目,均由森特股份承接、实施和交付,彼此互为该领域的唯一合作伙伴。

BIPV是分布式光伏的一个分支。有投资者猜测,这意味着隆基股份将不再参与BIPV业务。实际上,分布式光伏包括但并不限于BIPV。目前,隆基股份依然保留BIPV研发、生产制造和业务支持。借助森特股份在业务施工方面的专业性,隆基股份可以较好地发挥研发优势并形成互补,有助于进一步拓展BIPV市场。

对2022年的装机招标,佘海峰十分乐观,“中国市场和预期的情况差不多,大型项目因价格因素进展稍慢,但从一季度情况来看,包含户用及工商业在内的分布式光伏业务的成长非常快,和去年相比有显著的变化。”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业内预期2022年全球光伏装机总量约为200GW~220GW,同比增长约30%。其中,中国、印度、越南被视为亚太地区主要的增量市场;欧洲地区需求强劲,意大利、葡萄牙等地区有望成为2022年欧洲市场的高增长市场。有分析师预测,细分市场上,2022年全国户用光伏装机量有望达50GW。

“分布式光伏市场对价格敏感度并不高,但大型集中式电站对价格敏感度较高,所以有些项目会考虑收益率而往后推迟建设。”佘海峰表示,目前组件的价格约为1.9元/瓦。

组件在光伏产业链中处于中间环节,价格的走高源于上游硅料、硅片价格的传导。自今年1月5日硅料价格阶段性探底至231.8元/KG后,已出现十一连涨,涨幅约6.989%。据EnergyTrend数据,截至3月30日,整体单晶用料报价为248元/KG,部分料企看好4月料价,略微出现惜售现象。

硅料价格十一连涨,隆基股份的硅片价格也出现上调。3月25日,隆基股份官网调整单晶硅片报价,158.75mm、166mm单晶硅片价格分别上涨0.1元至每片5.35元、5.55元,涨幅为1.8%~1.9%;182mm单晶硅片价格则保持在6.7元/片。

全球光伏市场井喷式的需求增长促使硅料需求大幅增加,而硅料是一个大化工产业,扩产周期较长。因此,短期的供需矛盾形成后,硅料价格被大幅拉高。“硅料从2020年开始就大幅扩产。我们内部也做了一些测算,硅料产能释放的进度与市场需求的增长差不多,甚至产能释放的速度要更快一些。”他说,“经过几个季度后,硅料价格会逐渐回落,那么组件的价格也会相应地回落。”

从隆基股份的财报可以看出,公司硅片自用比例越来越高,业务重心似乎更多放在组件业务上。“隆基股份早期从硅片起步,推动了单晶硅片在业内的应用。在那个时代对行业的贡献比较大。”佘海峰表示,从今天技术角度来看,硅片的技术迭代空间已经不大,核心技术突破应该在电池技术方面,而承载电池技术的最终载体是组件,因此从行业长期价值角度来考虑的话,公司业务会从高效化电池组件为核心转变到围绕终端客户需求和价值创造来展开业务。

“从价值最大化角度来看,的确组件业务可能会占越来越大的比重。”他说。

隆基集团副总裁佘海峰:做大尺寸有价值争议,降成本仍要靠电池效率提升

“我们没有单独押注某一个方向”

2022年以来隆基股份已豪掷637亿元扩产锁料。

3月7日,隆基股份宣布上调硅片产能,将曲靖(二期)单晶硅片项目投资规模由年产20GW变更为30GW。

3月14日,隆基股份披露与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于12日签订的《投资合作协议》。协议显示,公司建设年产20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预计投资金额76亿元、年产30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预计投资金额103亿元、年产5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预计投资金额16亿元。上述各项目投产时间不超过6个月,达产时间不超过24个月。项目合计投资约195亿元。

3月21日,隆基股份披露采购合同,向通威股份约定采购20.36万吨多晶硅料,具体订单价格月议,合同总金额约442亿元,约占公司2020年度审计营业成本的107.42%。

隆基股份的扩产,则基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从2020年开始,全球市场对于能源转型基本形成共识,多个主要经济体从政策到立法都已有清晰的能源转型路线图。这意味着光伏整体装机需求至少有10年的高速增长空间,而技术因素则是推动隆基股份扩产的关键因子。

“一直以来,隆基股份在产能方面的战略是‘不领先不扩产’,最近大家看到我们在多个地方展开了扩产计划,说明我们在新技术方向上已经看得比较清楚。”佘海峰表示,在电池技术方面,隆基股份秉承着产能建设的战略,扩产的都是下一代技术。

在佘海峰接受专访的当周,隆基股份的电池技术连续2次打破世界纪录——P型HJT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5.47%、无铟HJT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5.40%。过去一年,隆基股份在不同技术路线上7次打破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基本实现在N型TOPCon、P型TOPCon、N型HJT和P型HJT等多种新型高效电池技术方向的全面领先。

“过去两年时间,隆基股份在不同技术路线上都实现了电池效率世界纪录的突破,这说明隆基股份在新型电池技术方向上的探索是开放的,我们没有单独押注某一个方向。”佘海峰解释隆基股份在电池技术上的发展策略。

他认为,技术选择是阶段性的,从产业化能力、效率可靠性以及成本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某一项技术可能成为行业一个时间段内最具竞争力的技术时,隆基股份就可以推动该技术大规模的量产。

佘海峰透露,隆基股份今年会陆续发布一些新技术、新产品,2022年四季度左右部分新产品可实现大规模量产。但在这之前,首要考虑的是综合效率和度电成本。

“尺寸的大小不是技术方向”

围绕光伏行业的永恒话题,往往是组件的大小和电池技术的选择,两者都对转换效率造成影响。

“过去在业内有这么一个说法,效率每提升1%,整体度电成本就能下降9%~10%。光伏行业回归到第一性原理来看,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于效率。”佘海峰表示, 过去两三年行业大举开发大尺寸,实际上存在价值争议。

尺寸只是物理变化,大小进化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有新的发展方向。佘海峰以手机为例,“早期手机特别小,然后越做越大,如今又回归到一个相对统一的尺寸上,所以尺寸的大小不是一个技术方向。”

佘海峰不否认大尺寸给行业带来的贡献。他认为尺寸的最优解找到后,这个方向上的创新也就结束了,但高效化会是未来整个光伏行业技术创新的方向,也是各家光伏企业竞争的环节。

光伏行业正在从平价时代踏入新型电力系统时代。新型电力系统时代意味着光伏会从补充式能源转变为大电网的基础性能源,化石能源或其他能源则成为补充性能源。

在佘海峰看来,光伏行业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0年前的示范补贴第一阶段;成为补充性能源进入电网的第二阶段;光伏成本具备与化石能源竞争的平价时代、度电成本进一步下降的第三阶段;新型电力系统建立、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第四阶段。

“我们正处第四阶段。”佘海峰说,“持续性地做技术创新是长期可持续盈利的保障,特别是中国光伏企业已经站在了技术突破的无人区内,我们在多个技术路线上都保持着世界纪录。再往前走,我们有清晰的规划,每年都会继续突破。”

“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技术的天花板。”他补充道。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405 字。

转载请注明: 隆基集团副总裁佘海峰:做大尺寸有价值争议,降成本仍要靠电池效率提升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