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盘面分化进入新阶段,四维度帮助股民“抓牛打熊”

正如6月30日分析的那样,创业板并不具备挑战历史新高的能力,相反正面临着构筑中期头部的风险。果不其然,下半年一开门,创业板就遭遇了连续2根中长阴棒,尤其是创业板成分股成为了做空重灾区。实际上最近一个月来,A股盘面正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那么,这些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接下来投资者又应该如何面对和操作呢?为此,上游新闻记者采访的海通证券高级投顾张亮做出了以下分析:

一是“白马核心抱团品种”内部分化。从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白马核心抱团品种也就是所谓的各行各业龙头股,几乎是共同上涨共同下跌,与所属板块没有任何联系,只要在行业中处于上游,都会齐涨齐跌。但3月份特别是最近一个月来,白马核心抱团品种根本没有之前齐涨齐跌的现象了,而是局部作战、各自为战、轮番涨跌,始终没能形成合力,使得上证50、上证180、沪深300与创业板指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景象。不仅如此,即使是在白马核心抱团品种的具体板块中,同样出现了一线个股与二三线个股跷跷板的现象。

二是“超跌品种”内部分化。今年2月以来,超跌股特别是超跌低价股走出了一波凌厉的大涨行情,尤其是ST板块更是在过去4个多月里涨幅高达50%,超跌次新股也在最近1个多月走出逼空式拉升行情。不过进入到6月下旬,超跌股开始分化,不仅超跌低价股与超跌次新股分化,而且在超跌低价股里的ST板块率先走弱,前期爆炒的超跌低价股、超跌次新股也相继走软;同时在一些低位横盘许久的超跌股里,有的在近期蠢蠢欲动,有的却有向下直奔新低而去的危险。

在我们看来,导致近段时间盘面剧烈分化升级的根本原因,是上市公司进入了半年度业绩检验阶段;主要原因则与一些新兴产业过快发展进入瓶颈期存在关联;直接原因则是流动性依然不够充裕,万亿成交金额下的滞涨或者大起大落反映出资金对后市分歧明显。因此,场外资金只能选择估值和股价相对偏低或超跌的品种,看起来这些超跌品种涨起来攻势凌厉,本质上却是以防御为目的的。

所以基于上述盘面表现和原因分析,我们为投资者准备了以下4方面的思路供参考:

首先、超跌小市值股若要逼空必须以牺牲创业板大盘股为前提。从技术上看,创业板指回补了上一轮调整的所有下跳缺口后立马掉头暴跌,基本上宣告一轮大级别反弹或者说小牛市结束了;创业板综固然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根据以往该指数与创业板指的运行规律来看,该指数能否突破3650点都要划个大大的问号。而当创业板指陷入调整的背景下,创业板综要想继续上行,唯一的可能就是小市值股普涨,特别是超跌小市值股快速补涨——而这必然以牺牲创业板指大盘股为前提,一如2020年三季度那样。

其次、业绩将成为超跌小市值股能否补涨的准绳。具体来讲分为以下4种情形:

1、倘若小市值股前期涨幅太大但有业绩跟进作为支撑,则后市将在剧烈震荡后以缓慢上行为主;

2、倘若小市值股前期涨幅太大且没有业绩作为支撑,则要根据公司涉足行业的成长性而定,若无实质性题材改变业绩窘境,则后市大概率震荡筑顶;

3、倘若小市值股前期没有表现但有业绩作为支撑,则可坚定持股待涨信念等待补涨的出现;

4、倘若小市值股前期没有表现且没有业绩作为支撑,则同样要根据公司涉足行业的成长性而定,若无实质性题材改变业绩困境,则要防范股价重心下移风险。整体而言,我们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超跌小市值股中有业绩支撑的股票,当然一些估值偏低且股价还在地上趴着的沪深主板中小板周期性股票更要中线持有。

然后、远离没有摘帽预期的ST、*ST股。随着市值退市新规的出台,首当其冲的必然是ST板块。由于今年以来ST板块的涨势某种程度上讲带有巨大的博傻色彩,因而随着退市新规的进一步完善和中报的临近,ST板块大分化将成为必然趋势,特别是连年亏损且今年中报继续亏损的ST、*ST股,肯定是价值回归路漫漫。如果投资者一定要掘金的话,那恐怕只能参与具有摘帽潜力的估值相对偏低的ST、*ST股。

最后、把创业板ETF作为短炒标的。原因很简单:如若创业板真的像我们这几天分析的那样存在着中期头部的风险,那行情向下拐点的出现,少不了一些上市公司股票闪崩或者停牌后补跌的情形。从这个角度讲,将创业板ETF作为短线操作工具,比选股更具有安全价值。其实,只要投资者密切关注“创业板指”“创业板综”两大指数的运行规律,便能在下跌市道中很轻松地通过创业板ETF实现比牛市、比抓妖股还要多的收益。

上游新闻记者 王也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785 字。

转载请注明: A股盘面分化进入新阶段,四维度帮助股民“抓牛打熊”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