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信托罚单盘点:重点关注事中、事后审查,最高罚没566万元……

  2018年以来,信托行业监管逐步趋严,进入转型发展期。这样的趋势在今年也得以延续。  

  记者梳理发现,以罚单公告时间为统计口径,今年第三季度,华澳国际信托(下称“华澳信托”)被罚最多,罚没金额共计566万元;中泰信托、昆仑信托和中信信托等公司亦因相关违法违规事实收到罚单。 

  而整体来看,四川信托在今年一季度因“十三宗罪”被罚3490万元,是信托业内最大罚单。 

  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信托公司除了注重内控制度、业务操作流程合规外,还需要对业务本身的合规性、项目后期管理以及项目风险予以高度重视。 

  “未来严监管将依然是主旋律,加强风险管理,依法合规经营将成为越来越多信托公司的诉求。”该人士进一步指出。 

  最高罚没566万元 

  7月28日,上海银保监局公布了对华澳信托的行政处罚信息,华澳信托被责令改正,并处罚没款共计566万元。 

  上海银保监局做出相关行政处罚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第六十条、《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第五十一条。 

  具体来看,华澳信托存在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有九项,分别为:2017年7月,该公司违规承诺信托本金和收益;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该公司开展部分关联交易未逐笔向监管机构事前报告;2018年和2019年,该公司未足额计提减值准备。 

  2020年1月至6月,该公司部分信托计划风险管控和后续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2020年3月,该公司某房地产信托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2018年7月,该公司发行分级信托计划,对优先级份额认购者违规提供保本保收益安排。 

  此外,2019年7月,该公司存在以贷收费;2019年8月,该公司违规引入非金融机构推介某信托计划;2015年3月以来,该公司未妥善保存管理某信托计划档案资料。 

  7月12日,上海银保监局公布了一张对中泰信托的罚单,责令其改正,并处罚款150万元。 

  罚单显示,中泰信托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案由)为2017年至2019年,该公司对委托推介机构监督管理严重不审慎;2018年至2019年,该公司未及时掌握某信托存续项目的风险变化状况;2017年至2019年,该公司对某信托计划未按规定进行信息披露。 

  对相关人员给予警告 

  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对昆仑信托作出三项处罚,处罚原因为: 

  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甬银处罚字〔2021〕8号,昆仑信托因未按照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被罚款20万元。 

  根据甬银处罚字〔2021〕9号:周江天(时任昆仑信托总裁助理)对昆仑信托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因未按照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被罚款1万元。 

  根据甬银处罚字〔2021〕10号:邵伟(时任昆仑信托风险管理部经理)对昆仑信托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因未按照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被罚款1万元。 

  8月24日,北京银保监局公布了对中信信托的行政处罚信息。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八条,责令中信信托改正,并给予5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对戴鑫栋给予警告。中信信托主要违法违规事实为信托资金违规用于缴纳土地出让价款。 

  7月14日,无锡银保监分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因徐春菁对国联信托信托业务投前调查、投中审查、投后检查不到位, 内控制度不完善负直接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二)项,对其给予警告,罚款人民币5万元。 

  行业规范更加严格 

  整体来看,今年一季度,四川信托因“十三宗罪”被罚3490万元,是信托业内最大罚单。那么,从今年相关罚单的内容上看,主要呈现出哪些特点? 

  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处罚缘由来看,主要涉及在以往展业中,存在尽职调查流于形式、管理不到位情形,呈现出重点关注事中及事后审查的态势。 

  金乐函数信托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罚单的内容和时间上看,主要是过去5年内发生的不合规情况,与监管态势的变化也有一定关系,可以追溯到2017年酝酿资管新规的时间点。 

  “在净值化、标品化转型的当下,信托公司在开拓新业务市场的同时,更需要提升自身合规建设,与时俱进推进内部管理体系的改革升级以适应新时期的监管要求。”廖鹤凯进一步指出,特别是在当下以改革为主旋律的政经环境下。 

  “伴随着资管新规落地,信托公司转型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加强合规管理,把合规运营作为公司经营的最重要的事项之一,实时把握监管动态,对监管政策和监管精神充分理解,如有必要甚至在部分方向可以有预判性的提前规划内控体系,以避免经营过程中违规事件的发生。”廖鹤凯分析称。 

  “可以说,近5年来,监管力度不断强化,处罚也不断细化,处罚事项涉及到具体业务中去,专业度持续提升,呈现出常态化和系统化的特点。”廖鹤凯告诉记者,可以预见今年以及之后,行业规范只会更加完善和严格,这也不只是针对信托,整个金融行业都是这样的态势。 

  “对于信托公司来说,近年来管理制度快速丰富完善,严格监管会延续下去,更多的或许不是更严,而是执行的细化,以实际情况为导向,动态监管。”廖鹤凯补充称。 

  打破依赖 严守底线 

  2018年以来,信托行业监管逐步趋严,进入转型发展期。 

  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从全行业来看,信托资产规模出现下降,但资产结构也有所优化,比如单一资金信托规模不断下降,主动管理信托规模有所上升等。而信托资产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信托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已取得一定的进展。 

  “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信托公司除了注重内控制度、业务操作流程合规外,还需要对业务本身的合规性、项目后期管理以及项目风险予以高度重视。未来严监管将依然是主旋律,加强风险管理、依法合规经营将成为越来越多信托公司的诉求。”帅国让告诉记者。 

  回顾今年上半年工作,记者注意到,不少信托公司提到外部环境、合规经营和风险化解;而对于下半年的工作部署,打破路径依赖、严守风险底线、推进新系统上线和进一步迭代升级则是重要的关键词。 

  对于下半年工作,中国外贸信托董事长李强指出,要深刻认识到转型的紧迫性,深入研究信托行业的商业逻辑,依托信托制度优势与公司的禀赋和资源,做好战略“填空题”与“选择题”。 

  在李强看来,创新转型就是要走出舒适区,打破固有风控思维模式和路径依赖,但绝不能因为创新转型就降低风控标准,而是要建设适应公司战略转型的风控能力。 

  “要真正按照市场的规律开放激励措施,鼓励担当作为,建立容错纠错的机制,打破条框限制,充分激发企业活力与动力。”李强进一步指出。 

  光大信托的相关会议则对夯实信托业务收入,创新发展力促转型;在确保流动性安全的前提下,多措并举,提升固有业务对公司的收入贡献;持续优化财富管理,主动谋求转型升级,进一步扩大资金来源并有效降低成本,继续认真落实集团部署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057 字。

转载请注明: 三季度信托罚单盘点:重点关注事中、事后审查,最高罚没566万元……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