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国有非常大的市场。第二,市场有很多很多的钱。第三,中国医药市场政策很有利。第四,这个市场有足够的人才。第五,技术应有尽有。综合这些因素,中国未来10年、20年将会成为创新药的黄金10年、20年。(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汪来)
“药王”恒瑞医药稳坐中国医药“一哥”宝座,总市值突破4000亿元稳居榜首,大约相当于4个复星医药、10个白云山。
10月23日-24日,第五届成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大会举行,本次大会由成都市博览局、成都高新区政府指导,由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联盟、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部共同主办。国内外重大创新药的顶尖专家、企业家、投资人齐聚成都,共同探讨生物医药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
成都作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一极,战略地位不断凸显。成都是国家级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产业基地,国家首批药品出口基地,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及医疗器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孵化基地。2019年成都规上生物医药企业营业收入685.5亿元,同比增长12.7%。
在本次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大会上,成都先导(688222.SH)、华西海圻、华西临床研究中心、海枫生物、药康生物、康城生物、博腾股份(300363.SZ)等成渝两地7家企业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生物医药创新研发领域开展合作。
国家药物筛选中心主任杜冠华:
视美国FDA为风向标要谨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院副院长、国家药物筛选中心主任杜冠华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大家现在一谈到生物技术药物,感觉到这是非常高大上的药物,它包含了很多先进的技术。但天然产物药物也是新药研发的一个重要来源,能给我们带来很好的资源和思路。
杜冠华说,行业内经常有人说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了一个新药,我们赶紧跟进。我可以这样告诉大家,当它批准的时候你跟进已经晚了10年,因为它在10年之前就做了。如果你发展再用10年,等你这个药出来的时候已经又晚了10年。
像阿司匹林这样的百年老药,从18世纪就发现了它的用途,一直到1898年上市,到现在用了100多年了,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药物。到了现在它依然没老,还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又被发现新的功能,包括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等。
还有糖尿病“神药”二甲双胍,虽然它命运多舛,但生命力顽强,很多领域都可以用。这个药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第一,它在糖尿病上的治疗,改变了我们的思路;第二,在现代研究当中,又开辟了一个抗衰老的新领域。
国家药物筛选中心主任杜冠华
杜冠华说,类似的药物还有青蒿素,中国人获诺贝尔奖我们都很高兴。但是我想至少还有两个领域还没有突破:第一,青蒿素抗疟它的机制是什么?如果搞清楚了抗疟我们就不再困难了;第二,青蒿素发现了很多其他用途,其他用途的机制又是什么?如果我们能够把它做出来,这也会是一种巨大的突破。
所以,天然药物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的一种药物,更重要的是开辟了新的治疗方向,开辟了一个药物研发的新领域,这个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美国工程院院士孙勇奎:
很多药物永远不会上市
美国工程院院士、原力生命科学董事长孙勇奎表示,因为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艾滋病的死亡率从峰值到现在已经降了85%。创新药对患者带来的巨大治疗价值,也使制药业蓬勃发展。
孙勇奎说,虽然某些药物分子是从自然界“发现”的,但大多数药物分子都是“发明”的。发明高价值的药物非常困难,估计需要15年的时间和数十亿美金。
每一个新药开发过程当中总会有一个危机,这个危机如果解决不了,就会把前面多年的研究浪费掉,而这种药物是永远不会上市的。做新药研发的人,像这类失败的例子看到的太多了。
尽管这些年创新药的投资一直在往上涨,但整个工业界真正的产出却一直往下掉。很多项目到了二期临床的时候,才发现一点用都没有,这时候的损失就非常大。所以在这个领域,立项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孙勇奎说,立项前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再漂亮的结果,也必须在实验室里面反复验证了以后,才能够进入立项。
“很多制药行业,因为前期盲目地选择立项,结果大量新项目到后来变成无用项目。”孙勇奎说,一些前期非常漂亮的数据,到了临床要看验证时,却在患者身上一点用都没有。这种情况太多了,不管是辉瑞、默克,都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进入研发阶段后,还会碰到各种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了,要么项目死掉,要么研发出来的新药没有竞争价值。很多药物的关键数据出来后,都会直接死掉。
只有极少数项目还能“死去活来”。孙勇奎举例他参与过的一个项目,每到关键数据出来,这个项目就会死掉一次。死掉以后又重新启动,前后死掉了三次,每次都会碰到巨大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就彻底死掉了。最后这个项目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才总算成功了。
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汪来:
生物制药黄金十年,煤老板都来砸钱
百济神州(06160.HK)高级副总裁、全球研究和亚太临床开发负责人汪来博士在演讲中称,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生物制药的黄金十年。
汪来说,目前中国整个医药市场差不多2470亿美元,是非常大的盘子。但是真正的创新药只占到小小的7%,而绝大部分是由仿制药,包括专利过期的原研新药以及中药等。
2015年以后,由于中国药政改革,大大加速了新药研发的进程。从新药申请时间看,这几年明显加快了很多,获批新药数量也大幅度提升。
进入国家医保谈判的新药数量大幅增加,可以看到药价快速下降,特别是这一轮谈价当中降幅更厉害。但新药研发成本却越来越高,以前一个新药平均研发成本10亿美元,现在是14亿美元。大家看到百济特别烧钱(红星新闻注:百济神州去年研发投入9.27亿美元),那是因为我们做了很多全球的三期临床试验,一个试验动辄要花掉十几亿人民币,所以研发投资非常巨大的。
10年后中国的医药市场,保守来看增加两倍很正常,预计能达到5070亿美元。这当中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预计创新药占的比例可能达到69%。所以这个市场非常巨大,未来可期。
汪来说,2014年以前中国很少有对创新药的投资,百济神州第一次融资也在2014年,这之后整个新药投资大幅增加,到2018年出现了小高峰,2019年市场变得冷静下来,本来以为2020年要持续下降,但是一场新冠疫情,把大家的观念都改变了。更多的钱纷纷投入到医药市场来,包括房地产、IT、汽车行业、煤老板等等,大家现在都想来投资医药行业。
“很多热钱砸在里面,我个人认为,这些钱也创造了一定的泡沫,如果疫情结束,会是什么样的情况?不妨思考一下。”汪来说,其实美国也跟中国趋势差不多,今年因为疫情美国也在疯狂投资,纳斯达克IPO数量大幅增加,医药股在今年特别受追捧,涨幅也特别大。
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汪来博士
汪来认为,目前中国的创新药市场非常好。第一,中国有非常大的市场。第二,市场有很多很多的钱,虽然这些钱也创造了一定泡沫。第三,从2015年开始,整个中国医药市场政策很有利。
关于人才,虽然目前还是很缺,但预计5年或者10年后,这个市场会有足够的人才。关于技术,生命科技在中国跟芯片不一样,芯片被人家卡了脖子,可能还需要时间才能攻克;但是生命科技咱们现在应有尽有。所以综合这些因素,中国后面的10年、20年将会成为创新药的黄金10年、20年。
汪来透露,其实2010年百济刚创业的时候,也有很多想法。我们想做第一,当时做了几个,后来都被我们干掉了,要么做不出来,要么觉得不靠谱。我们还买过两个药,但过了两年全部退回去了,因为觉得这些药还是不够好。
经过前期的一些折腾,到2013年百济就没钱了。汪来笑称,“最惨的时候,我们连房租都交不上了,满世界到处去找钱。”他说,别看百济神州现在市值超2000亿人民币,但2013年别人给我们的估值才4000万美金,也就是3亿元人民币还不到。
好在2013年百济神州做了两个产品,卖给德国默克,拿到一些钱熬过最艰难时期后,到2014年就做了第一轮融资,2016年就去了纳斯达克上市。
短短7年时间,百济神州从估值3亿不到,变成了2000亿市值的行业龙头。作为快速崛起的中国创新药巨头,百济神州今年7月获得创纪录的20.8亿美元融资,也成为全球生物领域最大规模的一笔融资。目前百济神州在美国纳斯达克和港交所双重上市,但汪来透露公司是否回A股并无时间表。
恒瑞医药副总经理陶维康:
100多家企业挤同一个赛道有盲目性
恒瑞医药(600276.SH)集团副总经理、研发中心CEO陶维康博士在演讲中表示,这几年国家的医政改革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新药研发、新药评审包括向国际化迈进、接轨,包括资金、人才等等,这都是我们所具有的很好的机遇。实际上这些政策,总结起来就两点:第一,规范仿制;第二,鼓励创新。
由于制度的改革,国外新药进入中国的速度大幅加快,这既可以惠及中国患者,也对国内的制药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企业在这个条件下做创新药,你的创新必须是从“中国新”走向“全球新”,立足中国市场也必须看到全球市场。
陶维康说,创新药一定要有临床价值,我们的药物要能真正给病人带来好处,跟现在已有的药物相比它有更好的疗效。
这些年经过业界的努力,中国的制药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要看到面临的竞争环境非常激烈,赛道非常拥挤。有些热门靶点很多企业都在做,甚至100多家企业挤在一个赛道,也有相当的盲目性。
目前在国内的新药研发中,同质化和盲目性还是非常明显的一个现象。陶维康认为,要避免研发的同质化和盲目性,要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选择地做,不是盲目地做。如果你跟别人一样,又比别人晚很多,没有更多的临床价值,也就没有市场价值。
同时,积极地拥抱新的科技、探索新的科技,特别是能应用在新药研发上的科技,从慢慢的跟跑、并跑,到最终能够在某些领域实现领跑,这应该是中国创新药行业追求的一个目标。
陶维康还指出,创新度越高,危险性也越大。一些首创的新药,在国内做还面临相当大的困难,因为基础不够,还有很多的门槛。但是这个目标我们还是要坚定,还是要向这个方向去努力。
红星新闻从A股医药板块看,“药王”恒瑞医药稳坐中国医药“一哥”宝座,总市值突破4000亿元稳居榜首,大约相当于4个复星医药、10个白云山。
陶维康表示,恒瑞医药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已经建立全球化研发的体系,整个研发人员超过3200多人,在中国国内包括在国外都有一些研发中心,有不同的功能。在成都,恒瑞已经建立了一个研发中心,接下来正在计划将成都的研发中心进一步加强。具体到每一个地方都有各自的功能、优势,形成一个组合的体系。
南京大学医学院刘宝瑞教授:
创新药研发跟不上病人需求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副院长、肿瘤中心主任刘宝瑞教授在大会上表示,作为来自临床一线的医生,自己有深刻的感悟,病人的需求是持续存在的,并且不断追求更高目标。但是医疗界的背后就是创新药物的研发,能够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手段,这个速度是否太慢了?
人们对疾病诊疗过程当中的一些要求也不一样,有的病人说“只要有效,我可以……”每当听到这样的话,作为医生就会担忧,“只要有效”怎么解释?有这样的药吗?哪怕医生非常精准地选择用药,敢说肯定有效吗?所以这里就存在一个认知上和要求上的明显差距。我们认为特别好的药,能够提高疗效,也有更好的底气。
第二种病人常见的表述,是“不能有明显的副作用”。比如不愿意做化疗,是因为怕有副作用会雪上加霜,这是很正常的思维。这部分的病人往往并不要求用药以后“必须有效”,因为他知道医生做不到,但是你不能添乱,他到医院看病反而加重,那不是他的愿望。
还有一些病人希望“不要太贵了,知道这个药好,但那么贵受不了”。只有医生、领先的制药企业等不同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尽可能按照病人的需求和目标往前推动。
刘宝瑞说,我也经常给我们的团队说,我们的“武器”还不够,我们的治疗手段、治疗水平能让病人达到90%、95%的满意度吗?做不到,就只有努力,医生要努力,先进制药企业也要努力。
红星新闻记者 李伟铭
编辑 白兆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