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四红)践行“双碳”目标、推动绿色金融,是不少金融机构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今年举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就有机构发布首份独立环境气候信息披露报告,还有机构现场展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建设成果,也不乏银行秀出绿色金融业务余额增长线。
多方推动,绿色金融服务圈正在不断扩大。而在9月4日召开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投融资国际论坛上,央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卜永祥就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的探索与思考,也给了业内不少新的思路和启发。
“双碳”之下,绿色已成为不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底色,但要实现“3060”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农业和中小微企业的绿色转型问题不可避免。
可以用一组数据来印证。卜永祥介绍,当前,我国农业和中小微企业这些普惠金融主体,在全国的碳排放量中的含量分别占到了30%和50%。换句话说,有将近1/3的碳排放和将近一半的碳排放是由农村地区和中小微企业所造成。
因此,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融合发展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其中一大关键是,要发挥金融对“三农”、小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使得这些普惠金融的主体,实现资金的可获得、价格的实惠以及资金使用安全。
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和中小微企业绿色转型仍处于起步阶段。卜永祥直言,这些领域仍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例如,首要问题就是认绿。
何为认绿?卜永祥称,和其他的绿色金融项目一样,在这些“三农”和中小微企业的领域存在非常显著的外部性问题,也就是说一个绿色项目不仅产生经济效益,也产生环境效益,还产生社会效益。“这样的话好像一个企业修了一条公路,大家都可以走,这样就会产生一个搭便车的问题。这问题产生以后,就会提高项目融资的成本,提高项目开发的成本,从而使得这些‘三农’领域、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变得更高,这其实也是绿色金融的共性问题。”卜永祥说道。
另从需求端来看,现在“三农”的主体还有中小微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意识仍然比较薄弱;此外在金融服务基础上,金融标准体系、信息披露、配套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和不足。
虽任重道远,但曙光已现。会上,卜永祥也提到,近年来,人民银行在浙江衢州、山东临沂、江西赣州等相关试验区积极探索,并在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激活绿色资产金融价值、建立融资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对于后续如何推进普惠、绿色金融融合发展,卜永祥进一步提出多个建议。
一条路径是自上而下进行制度设计、产品设计、金融服务模式设计。其中就包括,要构建完备的绿色标准体系,明确绿色普惠融合范围、转型的技术标准、产品服务规范等,且要构建适合农业和小微企业的碳排放核算机制,为它们建立一个碳账户,完善碳的核算方法。
同时要加强政策引导,可继续用好当前行之有效的现有政策工具,把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税收优惠、风险补偿、央行的再贷款再贴现政策落到实处;可制定农业和中小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持政策工具,例如建立农业碳减排的风险共担机制和小微企业的绿色发展基金,来支持小微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等。
另从自下而上方面,卜永祥强调,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培育市场,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用价格来引导企业,激励企业更多地进行绿色转型。可适时启动全国核证自愿减排市场(CCER),推动农业部门广泛参与碳汇交易;另外可推动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通过价格机制引导普惠主体低碳转型。
谈及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后续融合发展以及机构可行途径,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近年来,绿色金融逐渐渗透至三农、小微,相关金融机构首先要提高自身认知,认识到支农支小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价值;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产品创新,运用绿色金融的工具去支持小微和三农,可尝试通过绿色信贷、保险、绿色基金等手段以及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将绿色金融精准‘浇灌’至三农、小微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