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在该报告中表示,将保护我国经济免受通胀威胁,承诺避免大规模刺激和过度印钞,继续贯彻稳健货币政策。
央行在该报告中表示,从基本面来看,我国具备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的有利条件。一方面,我国有效隔绝了国际大宗商品和粮价上涨对国内物价的传导冲击,而且我国国内产业链、供应链运转较为顺畅;另一方面,我国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不搞“大水漫灌”。
上半年,我国CPI指数同比增长1.7%,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另外,上半年PPI指数同比上涨7.7%,涨幅较上季度回落1%。在我国加大保供稳价、基数效应等因素的作用下,PPI同比涨幅继续回落,从1月的9.1%,回落至6.1%。
央行分析,今年我国物价涨幅仍将运行在合理区间,预计全年CPI平均涨幅将被控制在3%左右。
在全球通胀压力上升之际,我国依旧能保持较低的通胀率,其关键在于中外经济政策的侧重点不同。我国将激活供给侧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重视稳住需求侧;而美国则延续罗斯福新政以来的需求刺激方针,希望通过扩大总需求来扩大总产出。
而美国一味刺激需求端的后果就是,美国成为此次世界通胀大潮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2021年,拜登政府推出了1.9万亿美元的“AmericanRescue Plan”,其中约47%的资金,直接用于发放个人救助和税收减免。
另外,美联储大量印钞购买美国国债,为美国财政部提供资金,大幅增加货币供应量。2020年3月2日时,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为4.2415万亿美元,而截至今年8月1日时,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为8.8746万亿美元,两年翻了一番。
如此大规模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行为,再加上美国高层对经济形势的误判,使自3月开始美国通胀升温迅速,如今美联储多番加息依旧难以有效降温。
而我国经济的总基调依旧是稳字当头。比如货币政策方面,我国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步增长。据央行数据,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2021年平均增速为11.8%,与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美国和欧元区的教训在前,人民“稳增长”、“控通胀”的需求在后,我国央行将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报告中,央行指出,今后将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同时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争取全年经济实现最好结果。
文| 魏来 题 | 黄梓昕 审 | 李泽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