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华:保小企业既是保增长更是保稳定 银行对不良资产容忍度提升

  5月16日,“2020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特别策划线上启幕。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在接受中国财富专访时表示,疫情对小微企业冲击较大,保小企业就是保就业和保稳定,银行需要为困难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而对于备受关注的信贷风险不能只是过度担忧,而是要靠创新风控模式,充分利用包括金融科技在内的多维度数字化风控体系来有效防范风险。

张健华:保小企业既是保增长更是保稳定 银行对不良资产容忍度提升
  (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 中国财富 李林摄)

  保小企业就是保国民经济稳定

  受疫情冲击,中小微企业面临较多的困难,甚至是生死考验。张健华表示,疫情对企业的冲击程度不同,大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而小企业要生存下去比较艰难,如果小企业活不下去,就谈不上国民收入分配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从宏观层面特别强调保护小企业的原因。保小企业既是保国民经济增长GDP,更是保就业、保社会稳定。

  疫情期间,很多小企业出现了流动性困难,甚至有些出现了清偿性的困难。张健华指出,银行针对这类企业采取的贷款延期后自动续期(不计入不良)、紧急流动性支持等措施都有效疏解了企业的困难。

  张健华还举例,在今年大年初二,华夏银行仅用5个小时,就为北京某企业提供1亿元信贷支持,满足其境外采购口罩的资金需求。

  银行数字化能力面临考验

  疫情期间,重点帮扶小微企业,放款额度势必加大,钱借出去还不回来怎么办?对此,张健华表示,风险肯定存在,即便非疫情期间的线下签约贷款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这就非常考验银行识别风险的能力。

  疫情期间,企业贷款采取线上申请、线上审批,倡导非接触式金融服务,风险看似加大,但其实新兴的网贷项目与此类似,也就是说,在疫情之前,银行就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系统,考验的是银行数字化的能力。

  数字化风控与传统信贷需要审查人员去现场实地核查不同,不仅要考核企业的财务性数据,也包括大量非财务性数据,例如法人代表的口碑、社会形象等,属于多维度数字化风控的一个方面。

  企业最难的日子过去了吗?

  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企业最困难的日子是否已经过去?张健华表示,还没有,因为一部分中小企业开始逐渐恢复,但也有部分企业在疫情过后可能面临退出市场的问题。我国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只有三到四年,即便没有疫情,很多小企业也会退出市场,疫情更会加速部分小微企业退出的脚步。

  银行需要辅助这类中小企业度过这段艰难时期。张健华指出,银行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进行帮助,一是应企业所急,对那些有真正需求、有市场潜力,暂时面临困难的企业,增加必要的融资支持。二是对于已有授信企业出现偿还困难的小微企业进行适当的贷款延期等。此外银行还应该帮助企业相关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包括服务企业的资金管理、结算服务等,这对保证银行资产安全也会有帮助。

  而对于那些无法偿还贷款确实需要市场退出的企业,银行也有相关的机制安排,前期计提的风险拨备此时即可派上用场。一季度银行不良贷款有所上升,对此,张健华表示,非常时期,对不良资产的容忍度也应有所提升。虽然不良资产对商业银行是损失,但从另一方面来看,银行核销机制的建立既保证了银行稳健经营和逆周期的调节功能,也以一种特殊方式维护了社会稳定。帮助小微企业有序地市场化退出,有助于支持鼓励小微企业发展,对于创业失败的小微企业主来说,也不至于影响其长远生计。银行的资产损失实质上也是承担了一部分社会救助和维护稳定成本,就此而言有其特定的社会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97 字。

转载请注明: 张健华:保小企业既是保增长更是保稳定 银行对不良资产容忍度提升 - 楠木轩